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晓毅 《法制与社会》2011,(27):198-199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司法是一种向社会提供"正义"产品的活动。法院作为司法系统的终端,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司法资源向社会提供司法正义产品的社会机构。在特定时间内,每个国家的司法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相对稀缺和有限的。要处理"司法资源稀缺"与"司法需求激增"之间的矛盾,必须合理配置法院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结构,促进法院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
法院体制改革,是我国司法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在法院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当修改宪法,将法院独立审判制度宪法化;改革现行法院体制,重新划分司法管辖区域,使司法管辖区域与行政管辖区域相分离,以保证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整合现行法院结构,将中级法院、基层法院设置为初审法院,将高级法院设置为上诉法院,最高法院作为终审法院,以区分初审和上诉审,区分事实审和法律审,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赵典明 《法制与社会》2012,(20):204-205
司法正义是我国法律的价值目标,而法律的正义需要高素质的法官来具体实现,要最大限度的实现司法正义、维护法律权威,则需要对法院人员,尤其是法官的分类管理,以实现法院人员的合理配置,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法院人员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法院工作行政化是我国现行法院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审判权行使、法官考评以及上下级法院关系等方面。造成法院工作行政化的主要原因是院长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监督,法官缺乏职业尊荣感和独立判断的精神,上下级法院关系定位存在偏差等。法院工作行政化,违背司法工作自身规律,对于规范司法、公正司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切不可等闲视之。我们应该从约束院长权力、改革法官考评制度、规范定案权、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正确定位上下级法院关系等方面着手来解决我国法院工作行政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市某基层法院被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案件为实务样本,从中抽离些许数据为分析对象,可以直观昭示"合不若独"的现实悖论——合议案件出现差错的比例远高于独任审理的案件。回归至司法的内在品性处则可以寻得问题的内在症结及破解之道。应以现行法律、司法解释为文本依据,遵循"主体——行为——责任"的三分法理念,重塑合议庭的运行模式。最终可实现司法公平与司法效率、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司法民主与司法独立的制度性兼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院在理论上的司法属性并没有改变法院现行体制本身的行政化。要使我国法院体制适应司法审判的客观需要 ,实现我国司法的现代化 ,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就应当走法院体制非行政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浅论我国法院经费保障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院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是司法保障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司法保障体制改革又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下,各级法院的经费保障存在很大的问题,现行法院经费保障体制的弊端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经费困难,而《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实施又势必造成作为弥补法院经费不足重要补充的诉讼费收入大幅度减少,由此可能致使法院经费愈发捉襟见肘、雪上加霜。同时,这种严重依赖地方财政的法院经费保障体制也是造成法院难以真正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最主要体制性缺陷之一。改革现行法院经费保障体制,积极地探索和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人民法院经费保障体制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使法院逐步摆脱地方干涉,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维护司法公平、公正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8.
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宪法赋予人民法院的神圣职责。实现司法统一,则是人民法院履行其神圣职责的内在要求之一。然而,当前司法审判的现状表明,不同地区法院、同一地区不同审级的法院之间,甚至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之间,仍然存在裁判标准不一的现象,不仅影响法院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也影响了人民法院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法院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进行变更已是司法实践中的常事。对于法院是否有此权力,莫衷一是。本文抛弃非此即彼的观点,秉承“现实主义”之态度,通过考察域外相关制度的规定,根据现行立法状况提出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程序构想,寻求实体与程序正义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从而维护控辩审三方架构的平衡与和谐,以充分实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许多程序性违法行为已经危害到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存在现象的原因发现是我国缺乏必要的程序性制裁制度。文中指出和谐法治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正义的实现,更要求正义以公正的形式实现。在刑事诉讼法中引入程序性制裁制度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明确提出了司法改革的一大目标——司法的去行政化.本文通过对宿城区基层法院的实际调查得到一系列有效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主要讨论了当下中国基层法院行政化的具体表现、成因和弊端,希望藉此达到基层司法实现社会正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现行三大诉讼法中,只有《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权做出了规定,但该规定的范围严重狭小制约着法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立法规定的权限和范围,有效解决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成为近年来法院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我国法院司法建议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和完善法院司法建议工作进行了纵深思考,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司法是一种向社会提供"正义"产品的活动。法院作为司法系统的终端,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司法资源向社会提供司法正义产品的社会机构。在特定时间内,每个国家的司法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相对稀缺和有限的。要处理"司法资源稀缺"与"司法需求激增"之间的矛盾,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人力资源,才能加快司法权运作的节奏。  相似文献   

14.
法院名称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司法改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 ,现行法院名称的合理性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司法改革研究者的视野之外。也许法院名称是一个无关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宏旨的“小问题” ,不足以引起人们的热情关注。但是 ,笔者认为 ,法院名称是一种最形象、最直观且最具有隐喻色彩的司法符号 ,这种符号逼真地折射和映照出其背后所蕴含的司法理念和司法传统 ,是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程度的最显著标志。古人云 :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 ,法院名称这种司法符号的象征意义无论如何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国法院名称的官方表…  相似文献   

15.
能动司法的实践发端于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其本意在于法院应积极主动且不拘泥于成规地为社会不公提供司法救济。在我国,对能动司法不仅在理论上存在误读,在实务操作中更是被明显异化。如果概要地将能动司法理解为法院依职权运作,则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规则层面,不仅在部分诉讼行为的实施上而且在有关诉讼程序的启动上都已明确体现了能动司法之本旨。在我国当前的民事司法实践中,诉前调解之盛行、社区法官之派驻、巡回审判之复兴等均非真正意义上的能动司法,而是从根本上违背民事司法权运作规律以及我国现行民诉法相关规定的短视操作,故应予以摒弃。在中国当下的法治语境中,能动司法的前提必须是依法司法,其本质要求则应是积极司法。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进一步宣传法院文化建设,普及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近日,"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山东省莱阳市人民法院举行了"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的50多名大学生来到莱阳法院参观。这是莱阳法院开展一年一度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以来首次邀请大学生群体参观法院。  相似文献   

17.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将法院职权优化配置列为其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随之,各地法院涌现出不少围绕法院职权优化配置的举措,如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潍坊模式"、陇县法院的"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等典型事例。学术界分析上述改革措施,主要以审判权优化为内容,少有涉及法院行政管理权。然而,法院职权优化配置,如果不涉及法院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不明确审判权与法院行政管理权的适度分离,很难达到理想之效果,故此,本文以此为题进行一些论述,以期引起一定的重视,对司法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白俊华 《政法学刊》2003,20(2):21-23
法院应当在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立性和中立性,这是体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和条件。对照联合国关于法院为司法公正的应当具有独立性的通常标准,可以查找出我国法院在体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我国法院体制在实现司法公正方面应当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法院变更罪名权与辩护权的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直认为法院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确认与指控不同的罪名,并判处刑罚,是审判权行使的应有之义。如我国原刑事诉讼法第 120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作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什么罪,适用什么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判决。”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基本沿袭了以前的规定,现行刑事诉讼法第 162条第 1项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该条实际上就包括了只要…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法院以破解"执行难"为中心,瞄准要害,重拳出击,创新执行机制,搭建联动平台,强化执行举措,整合执行资源,共清理执行积案2683件,执结标的额1.8亿元,实际到位率66.7%,罢息涉执信访案件51件,有效地保障了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为全椒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执行工作连续五年在全市法院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