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威仪 《法制与社会》2013,(22):255-256
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的类型、手段也随社会的改变而做出相应调整,逐渐出现了与不同犯罪人群的年龄段对应的现象。而在其中,有关于青少年的犯罪情况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现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与环境污染、毒品等成为严重危害社会、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难题。我们在面对青少年犯罪时,不能对其本身抱有一种发至内心的抵触心理,青少年犯罪大部分是由于阶段成长中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因此,矫治的关键在于研究其心理特征。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高中建 《河北法学》2005,23(5):80-81
权益侵害是青少年犯罪的激活因素,权益侵害对青少年犯罪的激活是借助于心理机制来实现的,离开了认知、欲望、动机、情感和意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就不可能被发动。只有充分认识这一心理过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3.
有报告称,青少年犯罪已经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社会“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做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和预防就显得极为重要。青少年罪犯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本文重点探讨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质及其成因,旨在预防众多的青少年或儿童形成犯罪心理特质,从而实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终目的。一、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质研究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是一种极端偏离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触犯法律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指在其违法犯罪心理特质支配下所实施的反复的或持续的反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减少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出现,降低新疆地区整体的犯罪率,需要做好相关的预控工作。不同的预控模式对于处理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问题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路径需要从青少年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教育、道德与法制的动态平衡等方面入手,为这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彭清燕 《法制与社会》2012,(36):240-242
现有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实践可以概括地分为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情境预控模式、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社会预控模式、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社区预控模式,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实践面临道德教育困境、法制教育困境、心理预控困境、环境净化困境,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路径为道德与法制双元平衡,生理与心理相辅相成,立体化教育集合.  相似文献   

6.
彭子玉 《法制与社会》2012,(33):107-10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对社会秩序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从生理、心理等个人原因以及家庭、学校、网络体制等社会原因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并且根据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试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态度的总称,即人们对法律的看法及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程度等。本文通过分析法律意识和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联性,提出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各方面的密切配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本文论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然后具体分析了心理原因、家庭问题、不良网络文化等因素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多是当前社会治安面临的新问题。针对社区青少年管理教育上的薄弱环节,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笔者就社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机制的确立提些建议。1.设立青少年援助中心。青少年援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保护青少年权益的专门机构,应当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层层设立,最后落实到区和县,建立一个社区型的保护青少年的援助组织,经费由国家财政支出。“中心”工作人员在任用方法上,可任命也可聘用;在任用的时间上,必须既有专职的又有兼职的。所在工作人员应当受过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青少年犯罪在各类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大,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之所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是由青少年自身心理不成熟与外界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防与矫正,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是全社会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问题正在困惑着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社会,从心理学层面分析青少年的犯罪成因对于青少年犯罪的预测与预防具有显著的意义。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个人需求与社会供给以及意志行为和认识能力都存在着超前与相对滞后的冲突,因此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社会化障碍,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之一,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阴影。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以及青少年犯罪现象和特征出发,探寻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最后探讨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一直十分注意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和预防,特别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状况的发展,已引起党政领导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分析其犯罪的心理、动机、特征、性质、趋势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其成因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犯罪成因研究的主要领域.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相当复杂,已经广泛涉及到了生物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政策等层面,迄今还没有令各方一致满意的定论.作为犯罪行为产生的最直接的因素--心理层面的理论研究则是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中非常有特色的领域.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成因理论研究逐渐采取了科际整合的观点,结合各领域各个学科的研究对各类青少年犯罪进行研究.青少年危险模式包括了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因素,提供了多元化的取向.我国的学者长期囿于传统的横断研究,鲜有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纵贯研究者,需要进行青少年犯罪纵贯研究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应结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以此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自身等方面来改善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环境,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从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使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潘旋  季智明 《法制与社会》2013,(18):293-294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猛增,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学术界的关注。同时青少年无聊症候群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本文以时间顺序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无聊的研究及无聊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无聊可能从情绪、药物成瘾等多方面影响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从社会、学校、个人及心理矫治等多方面对无聊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扩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吕娜 《河北法学》2008,26(4):153-158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娱乐以及交往的重要工具,网络对我国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程度也正日益加深。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成瘾以及不良网友等四个方面。由于网络不良活动对一部分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确实存在影响,这就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重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在指导好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这一工具的同时,努力为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良性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青少年犯罪的数量日趋增多,而且青少年犯罪的性质也越来越恶劣,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如何规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以维护社会的和平稳定以确保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入手,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征特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浅薄之处,以为贻笑大方之言。  相似文献   

19.
蒋凤霞 《行政与法》2002,(12):93-94
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并且越来越“少年化”。除了家庭和社会等外部原因外,青少年自身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从青少年(岁)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产12-18生根源和表现形式。希望能够引起家长和教育部门重视,了解青少年心理,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尽量避免青少年犯罪的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犯罪群体,具有其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因此,应重视社会力量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过程中的作用,构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