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资本主义”一词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揭露新冠疫情中西方借疫生财与危机交织的“灾难资本主义”现象;二是对新冠疫情重塑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化总结;三是描述资本主义与新冠病毒的共生关系。新冠资本主义的运作机制包括:一是孕育灾难。资本主义不利于应对突发灾难、降低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与增加新病毒暴露;二是利用灾难。资本主义将疫情视为牟取暴利、强化新自由主义、扩大剥削和修复意识形态合法性的良机;三是扩大灾难。客观上资本主义加速病毒传播,主观上利益集团倾向继续维持、扩大灾难经济。为抗争新冠资本主义,西方学者们提出“绿色新政”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和构建“共同免疫”机制等对策。“新冠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科学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坚定社会主义信心等方面有一定借鉴价值,但也存在忽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夸大疫情效应、偏离资本逻辑分析框架与变革方案陷入空想等局限。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家务分工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伴随现代性变迁对家庭带来的种种变革,西方学界关于家务分工的研究呈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关注双薪家庭(异性恋)的家务分工模式,二是关注非传统家庭形态的家务分工模式。然而,我国学界关于家务分工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双薪家庭的家务分工,对非传统家庭的研究明显不足。通过对未婚同居这种非传统家庭的家务分工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未婚同居的家务分工模式呈现多元和复杂特征。综合来看,相比传统性别意识水平,未婚同居者的性别意识有了很大进步。但也要看到,不同家务分工模式之间的性别意识水平差距很大,传统性别意识、家庭结构与家本位思想依然是未婚同居家务分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除了一线抗击疫情的“逆行者”外,还有无数群众身边的“守望者”,他们坚守岗位、辛勤劳动,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其中就包括骑行的勇者--快递小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课题组又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对778名目前正在工作的快递小哥开展了结构性访谈,对疫情期间快递小哥的工作状态和思想动态进行了深度调研,同时提出了关怀帮助快递小哥群体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农村是薄弱环节。磐安作为纯山区县,将农村防控与城市防控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严防疫情向农村蔓延。截至目前,全县无确诊和疑似病例,成为浙中的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5,(6):36-37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总体框架下,以“建设学习型家庭、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家庭成员的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提升家庭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因入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继续倡导“上学去”、“上网去”、“学外语去”,进一步强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家庭生活和学习理念,引导家庭成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开发自身潜能、拓展家庭功能,使家庭与社会同步和谐发展,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大大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为了遏制疫情的蔓延,城市基层社区不仅要严格管控服务于疫情防治的需要,更要保障社会秩序和普通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由此催生了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的权利分歧、定居者与“外来者”的身份区隔、社区工作人员与城市服务业从业者的空间纠葛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冲突等矛盾纠纷。大多数涉疫矛盾纠纷因刚性管理与柔性治理的失衡、责任与资源的错位、个体权利与公共意识的张力及隔离与社会性的悖论而生,只有通过提升社区治理的专业性、统筹社区治理资源、激发社区共同体意识和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机制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型媒介对家庭的嵌入,深深影响着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本文聚焦于皖北D新村的留守家庭,通过数码民族志和田野调查法,观察一个三代同堂的留守家庭成员,特别是外出务工青年成员如何进行抖音实践。研究发现,他们通过抖音建构了一个根植于传统家庭又超脱于传统家庭的“云端的家”。这个“家”在家庭成员情感维系、青年成员家庭权利崛起、儿童媒介沉迷、原始家庭解体和青年核心家庭建立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这个角度讲,抖音不仅拓宽了“家”的概念外延,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家”的全新方式。同时,抖音“云端的家”的建构逻辑,也成为理解和研究新型媒介的重要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8.
汪毅 《群众》2020,(9):19-20
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强调,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引起了公众对“韧性城市”的关注,以“韧性城市”为着眼点静观当前我国城市群的建设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城市群已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空间形态,城市群之间的人员往来、经济联系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经济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9.
刑法第330条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而被激活,成了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犯罪的利器。然而,因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中的“传染病”是指甲类传染病,而新冠肺炎只是采用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故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适用于惩治造成新冠肺炎传播的行为,虽具有充分的实质合理性,但新冠肺炎并非甲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台情扫描     
台当局持续以疫谋“独”,民进党再掀“去中国化”恶浪近期,新冠疫情威胁日渐加大,蔡英文当局主要精力不放在防疫上,却醉心于政治操作,极力将滞鄂台胞返乡过程波折归咎于大陆,并继续谋求利用疫情制造两岸“脱钩”,部分绿营“立委”借机鼓噪“正名”和“台独”。  相似文献   

11.
近日,河北、辽宁等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趋于严峻,有的部门及平台在发布信息及评价某些违法行为时动不动缀以“战时状态”,甚至宣布当地所采取的某些应急措施是“战时管制”措施。那么,当下的情形使用“战时状态”与“战时管制”的表述是否正确?我们认为,当下使用“战时状态”以及“战时管制”是不正确的,是使用者对应急法律知识的缺乏所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20,(2):147-148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上海支部生活》2020,(6):22-2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坚持在防控中发展、在发展中防控,以辩证思维处理好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危”与“机”、“常”与“变”的关系?本刊摘编人民网有关文章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14.
家务劳动与两性就业,一直是女性主义学者考察两性平等的核心内容。旅游经济在西江千户苗寨的发展,使当地参与旅游服务的家庭中两性所承担的家务劳动发生了变化,女性家务劳动的参与份额在下降,两性在家庭内的地位渐趋平等。女性在旅游中获得的经济资源,加上技术的进步、性别平等理念的出现及女性时间意识的觉醒,使当地女性具备与丈夫进行家务协商的能力,形塑了多元的家务分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叶红 《湖湘论坛》2002,15(1):39-40
一、封建社会儒家的“德治”与今日之“德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德”的内涵也不同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一家一户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人们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从事生产劳动。个人从属于家庭,不是独立的生产者、管理者,只能依附于家庭或家族才能生存。家长对家庭成员享有特权并承担对家庭成员的义务,自然血缘关系纽带是人们从事劳动协作、进行社会合作的主要凭藉①。由于个人经济上对家庭、家族的依附关系,与之相应的伦理道德也就强调个体从属于群体,讲求整体和谐。人与人之间不是相互争斗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服从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下,妇联组织将"五好"活动从职工家属扩展至城市家庭妇女,以独特的角度触及了家庭内部,用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改造家庭内部关系和邻里关系,同时将互助组这种集体主义合作形式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妇女的家庭负担。"五好"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中国化的探索。然而,家务劳动在"五好"宣传中成为妇女们的职责所在,无疑强化了家庭内部性别化分工。在服务于生产的"中心任务"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而获得肯定的前提下,这一时期的"五好"活动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基建中的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都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相连,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基础与平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新基建尤其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应急状态下智慧城市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4月,  相似文献   

18.
程卫东 《人民论坛》2020,(14):126-129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欧洲一体化的一次全面检验,既暴露了欧洲一体化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与内在局限性,也证明了一体化自身的价值。检验结果表明,欧洲一体化存在与持续的基本逻辑仍然成立,不会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或消失而被推翻,但一体化的逻辑将有所修正,实用主义或将成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指导原则。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国际秩序变化,将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外部动力与压力,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选择与未来走向将产生重要影响。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将不再局限于欧洲内部的和平与繁荣,而是加强欧洲整体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林利民 《人民论坛》2020,(14):40-43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巨大破坏性,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非"人对人"的世界大战。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安全观、发展观、国际观、政治观,也将促使国际格局重新"洗牌"。疫情过后,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世界力量对比将发生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变化,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将出现有利于非西方国家、有利于亚太国家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是我国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关键之年,但猝不及防的是开年就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从城市到乡村,一起打响防控疫情保卫战,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给全面脱贫攻坚工作的实现也带来巨大影响和新的挑战,需要及时加以分析并尽快采取措施,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新冠疫情对实现全面脱贫工作的影响分析一是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受阻。部分企业特别是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家庭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园林绿化、道路桥梁等需要大量农民工的行业企业复工延后,导致农民工延迟返城务工,直接影响贫困人口外出务工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