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亦昕 《新东方》2023,(1):77-82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探索出的民主新路,以其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政治实践形式突破了西式民主话语体系垄断的民主理论,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本位理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政治实践、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双向协调以及民主集中制实现了对西式民主政党制度、个人本位理念、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资本主义精英民主、资本主义“高效无民主和民主无效率”的民主悖论、西式民主分权制衡原则的超越,为世界上陷入西式民主困境、渴望寻求民主新路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向世界传达了中国话语、传递了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人民民主与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准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实现路径。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笔者从四个维度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并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4.
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习和实践,要从制度化、法治化拓展到道德化、主体化层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理论上具有“三全”特性,同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伦理关系给予了理论回答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精神,主要有人民至上、公益为重、理性植根、平等奠基、权责对称等,它们符合人类普遍的道德理念。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德育;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身就是德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好的德育。民主制度之政治上的“好”、道德上的“善”与教育上的“行”,三者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贯。  相似文献   

5.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形态的最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深化和提升,是国家治理的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真实的参与实践,更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保障。经过不断摸索,我国形成了以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为主要环节的民主实践程序和机制,它是过程与成果、程序与实质、直接与间接等民主内容的有机统一。为使我国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地得到实现,应在逐步完善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以完整的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来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6.
袁功民 《群众》2022,(21):31-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作为全新的民主话语叙事,也为构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重器和思想利器。  相似文献   

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以民主选举、协商民主、基层民主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为重要实践形式,党的领导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全过程人民民主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引我国人民进一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继续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  相似文献   

8.
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程度还不够高,人民的民主权利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和实现,其中的原因无疑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9.
王荣 《群众》2023,(18):28-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近年来,盐城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要求,以贯通五个民主环节、履行人大四项职权、坚持三者有机统一为总抓手,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盐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南阳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河南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阳实践”,奋力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阳答卷”。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长葛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做到“党委有部署、人大有担当、代表有作为、民主有发展、工作有推动”,把有力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着力绘就葛天民生新答卷。——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2.
<正>牢固树立服务机关、服务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围绕机关干部职工所需所盼积极谋划、推进工作,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阐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我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机关后勤工作,是推动服务保障更接地气、察民情、惠民生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3.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作出的精准表述,是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标志。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要明确这种民主的主体是谁、民主权利主体参与民主管理的范围怎样、民主权利主体参与的程度如何、民主的效果怎样。笔者拟通过对比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美式民主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差异,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4.
张亚曦 《群众》2022,(6):51-52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对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海安市人大常委会深刻领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载体作用,确保贯彻落实到基层人大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守正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而提出的重大理念,对我国民主价值和民主形态实现了维度升华。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阐述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人民性、全面性、过程性的内涵特征,同时也是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民主政治的最新发展,是对人民民主的再创新。因此,解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内涵,梳理其推进路径,不仅在理论层面可以丰富重大理念,还可以正确指导我国民主政治实践,从而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领导制度塑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保障;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统合而成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解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理法治问题。以上三个有机衔接、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过程,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法治精神有机统一,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人民民主本质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践特点的新概括,是以人民为核心价值导向,强调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实践动态过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实践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特征揭示了中国式民主对西式民主的超越,也为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指明方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以及协商民...  相似文献   

18.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后推动中国式民主的新命题新理念新部署,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具有人民性、全面性、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全过程性等特点。人民主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是其理论逻辑的前提和核心要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由三项民主政治制度、五个民主环节、五项民主权利构成完整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9.
全过程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跨越式发展,是优越于西式民主的中国式民主,是人类民主政治的新形态.全过程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进行了扬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其精髓在"全",根本任务是巩固党的领导,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民主的当代构建可从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加强培育现代公民文化、推进网络民主健康发展、构建人民民主国际话语权这几点着手,从而开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把握其内在逻辑。事实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十分缜密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可以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得到具体表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逻辑,展示了中国式民主的特征,凸显了中国式民主的本质,道出了西方式民主断点撕裂性的弊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逻辑,既能通过广泛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根本政治制度得到体现,也能借助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予以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为起点、民主协商为方法、民主决策为重点、民主管理为关键、民主监督为保障,生动体现了全覆盖、全链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逻辑。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逻辑进行探研,不仅有利于深刻体悟其重大价值、制度优势和实践成效,也有利于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