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褚银良 《今日浙江》2012,(18):39-39
近年来,宁海坚持“产城一体、园城共融”思路,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市化为依托,以协调联动为关键,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联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王娟 《群众》2020,(4):48-49
产城融合示范区,是指按照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理念,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成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边界相对明晰的城市综合功能区。2016年9月,盐城市盐都区以盐城高新区为主阵地,成功获批全国首批、苏北唯一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近年来,按照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生产与生活空间整合、历史与现代高度契合的要求,重点探索开放式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产与城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发展质量持续向好,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大量园区在国内涌现,同时伴生出新城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弱化,城市经济功能与城市空间、社会和文化功能之间不平衡,新城区发展动力不足等产城融合问题。新加坡裕廊工业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注重推动经济发展主体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生活于一体的产业新城转型,成为产城融合型园区中的典型。本研究在对国内知名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经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各园区产城融合分离的现实,提出园区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克服规模失控、结构失衡与功能失调;以产兴城,牵住新城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加强空间环境治理,打造"空间聚合"的城市形态;推动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协同发展,打造宜居宜业活力新城等措施,加速推进我国园区向产城融合型园区发展。  相似文献   

4.
倪斌 《群众》2013,(9):50-51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面对周边城市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推进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三个名城”协同发展,强调在“双轮驱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多元协同,更加突出创新,更加着力相互联动包容,追求“三个名城”协同发展的最佳综合效益,探索出了一种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理念与名城建设综合发展相融合的全新模式,为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示范区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林强 《政策瞭望》2023,(12):31-33
<正>“产城人”融合发展对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是城市发展逻辑的重大变革,也是城市发展理念的重大升级。椒江区坚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贯通融入主题教育,锚定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协调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以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更高能级的城市品质、更高水平的人口集聚,构建“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徐晓军  孙权 《求索》2023,(1):158-166
在集中型城市化政策导向下,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边界快速向郊区蔓延。但这种作为城市外部扩张结果的“郊区”更多是以一种过渡形态存在于城乡社会之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中产阶层向“城市边缘”迁移形成的“生活化郊区”存在重要差异,其实质是城建思维主导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边缘城市”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人民追求低密度、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及时调整集中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关注和重视作为“城”“乡”社会“边缘”与“衔接处”的郊区,逐步将郊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由“边缘城市”转向“城市边缘”,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的生活郊区,是未来中国城—郊社会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封晓春 《群众》2023,(7):16-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年来,宜兴瞄准“强富美高”总蓝图,紧扣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走扩大开放之路。以科产城人融合奠定扩大开放的基础,坚持科创引领、产城互动,总投资超500亿元的陶都科技新城规划建设,招引科技项目、新增创新平台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8.
创新之变     
“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新转型的根本目的,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创新转型的强大动力,把培养、集聚和用好人才作为创新转型的关键所在,把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作为创新转型的政治保证,以制度创新保障和推动观念、科技和文化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俞正声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全面深入地阐释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转型背景下提出的产城融合新战略,它要求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相互协调,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产城融合也呈现了"四化"新趋势,即网络化、服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未来应进一步顺应这四大趋势特征,全面推进我国产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雪  苏承益 《重庆行政》2013,14(4):65-66
回顾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推进的30多年,产业和城市的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忽视产城融合,造成产业和城市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比较普遍,形成了所谓的"空城"或者"工业孤岛"等,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从目前对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认识和实践来看,"产"与"城"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配合的互动关系,而是要互相融入发展,是一项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是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是农村式的自然环境向城市式的人工环境演变发展的过程。人是城市的主体和核心。城市化的过程包括人的城市化和城市环境的城市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人在其中发挥着主导和能动作用,并且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重视自身的城市化建设。首先,这是由农村式的“自然人”向城市式的“现代人”转化的需要。特别是像许多中小城市,建市历史不长,加速发展形成现在的规模只是近20多年的事,城市居民中的大多数本身或…  相似文献   

12.
浙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创意经济的时代,以人的创造性和智慧为核心要素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世界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当前,浙江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功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对于集聚创新要素、创新强省;对于创建文化大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3.
刘璟 《岭南学刊》2018,(1):83-91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厘清广东制造业集群发展思路,进一步以专业镇的调查分析为基础,构建集群、园区化与城市匹配机理分析范式,结论表明:(1)广东的制造业集群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造业集群园区化阶段,其核心是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与转型升级。第二阶段为园区与城市互动阶段,是基于产业协同与产城融合的产城一体发展阶段;(2)产城一体机理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避免企业自发性发展而陷入边际效应递减与比较优势陷阱,为集群整体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创造条件;(3)匹配机理主要体现为:以竞争核心的市场机制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有针对性的配套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4.
推进重庆市奉节县产业融合发展,措施必须科学、全面、扎实,概括起来,主要有推进产城融合的对策路径和保障措施两个方面。
  一、奉节县产城融合发展的对策路径
  全力推进西区·白帝、兴隆·天地、工业园区三大产城融合体建设,构建奉节城市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驱动和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华迎 《人民论坛》2023,(2):76-80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的突破式发展催生电子商务模式业态不断创新,新电商成为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关键力量。新电商通过对“人、货、场”进行重构,以内容激发用户兴趣为起点,从注重功能型消费转向全面体验型消费,基于智能技术精准实现人货匹配、多场景融合创新,通过社交互动触发网络效应,实现效果转化。新电商模式缩短消费决策链和供应链,从消费端和供给端实现双向降本增效。新电商以需求端为入口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赋能中小微企业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通过新兴智能技术赋能以人为中心的资源整合模式,构建由链向网的数字化新电商生态,促就业稳民生,助力乡村振兴和国货复兴,畅通“双循环”,带动产业协同创新,加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省已进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以及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高新园区为核心载体支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也成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重要战略举措。更将成为推进浙江“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4,(23):I0007-I0008
正进入金华,很难区分哪里是开发区,哪里是主城区。通过20年的发展,金华开发区正成为一座"宜学、宜居、宜业"的新城,成为"产城融合"的最佳示范,承载起金华工业崛起的重要使命,为金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供巨大平台。产业集聚的新平台转型升级的新典范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是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通道。一号产业催生网络"传奇"。自2001年起步,金华  相似文献   

18.
应丽斋 《今日浙江》2012,(14):28-31
创新引领是嘉兴未采发展的战略选择,事关经济转型升级,事关城市能级提升,事关“十二五”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把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四城联建”、科技创新,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建成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同时浦东又站在了以调结构、转方式为特征的“二次创业”时代的起步阶段。浦东新区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在‘闯’和“创”上下更大的力气,切实做到改革当先锋、转型出功能、各项工作作表率。因此,浦东新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围绕政府工作重心,纷纷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5,(10)
<正>产城融合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客观要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常州的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站在两个"五年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站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常州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产城深度融合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