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笔迹是通过书写运动形成的轨迹,由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所组成,承载着时间和空间信息。笔迹动态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速度特征、笔力特征、脉冲特征、节奏特征等。对笔迹动态特征进行研究,多视域地挖掘和认识笔迹特征,可为笔迹检验鉴定意见提供更全面、更深层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笔迹心理学是研究不同人的书写习惯所表现出来的笔迹符号的形态特征及其反映出来的书写者生理、心理状态和行为个性特点的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因该学科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已被西方国家广泛地运用于司法领域。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笔迹心理学在证据采信、事实还原乃至民事调解等方面与现行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存在诸多契合,将笔迹心理学引入民事诉讼亦有其必要性,应着重把握好案件筛选和笔迹采集两大环节。三大制度的构建是笔者对笔迹学引入后模式设计的具体构想:一是通过专家辅助人制度,辅助法官进行证据的甄别与采信;二是通过司法鉴定制度,助力法官明辨是非,还原民事案件的客观事实;三是通过委托调解制度,形成诉讼中司法调解和诉讼外心理调解的有效对接,力求纠纷解决的彻底性,实现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3.
对笔迹书写相对时间的鉴定曲新生笔迹书写时间的检验鉴定,根据检验对象和送检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笔迹书写绝对时间的检验鉴定。指应用科学的检验技术手段,确定某一检材上笔迹的具体书写时间;②笔迹书写相对时间的检验鉴定。指应用科学的检验技术手段,确定...  相似文献   

4.
笔迹细微特征,是指一个人书写字迹中那些不引人注目的、比较细微的、而又有规律地出现的特殊现象。所以笔迹细微特征具有分布面广、反映微妙、特征稳定可靠的特点,它是我们确定固有的书写习惯,区别不同书写人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笔迹检验人员要发现和充分运用笔迹的细微特征,这是文字检验工作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此,笔者就如何运用笔迹细微特征进行文字检验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李文 《刑事技术》2001,(2):42-43
如何搞好笔迹检验、避免错误结论是我们每一个文检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笔迹检验容易出错的原因除了现行文检管理体制不顺、多家经营、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外,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套完整的笔迹检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不具备完整的系统性。我们很多同志干了多年的文检实践工作,却始终不理解或表达不出笔迹检验的内涵,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正确的笔迹检验世界观,他们对笔迹检验的认识比较零乱、不系统,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现行文检教育体制和笔迹检验教材单一化,注重笔迹长短高低等形态特征方面的理论和实验操作,没有相…  相似文献   

6.
笔迹作为一类检验客体和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其现象的丰富具体和本质的抽象概括决定了笔迹检验理论的基本范畴是由点、线、面的平面视觉表象与系统抽象的多维整体、相对稳定的静态结构与绝对运动的动态模式、书写目的单一与书写手段的多样以及笔迹真象与笔迹假象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研究笔迹检验理论的基本范畴,对于丰富笔迹检验理论和检验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迹检验是通过对可疑笔迹和嫌疑人的笔迹进行比较鉴别,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或确定检材是否为某人书写的一项专门技术。其任务是通过研究笔迹中反映的书写动作、习惯特征及文字布局和书面的语言特征等,加以分析为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贪污贿赂类案件的增多,票据类笔迹的检验在文件检验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作用也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全面说明签名笔迹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签名笔迹特征层次结构模型的核心内容,重点探讨开展签名笔迹量化检验研究用实验样本的方案设计,收集方法与范围。同时,提出实验样本的设计与搜集应本着“贴近实战,服务办案”的原则,并具体设计了签名笔迹量化检验研究用实验样本的设计方案与具体内容,提出广泛收集具有代表性实验样本的具体要求。另外,提出了研究用实验样本筛选方法和扫描输入计算机具体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收集签名笔迹量化检验研究用实验样本,才能确保签名笔迹量化检验研究具体分析与统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笔痕特征是文检笔迹鉴定的新方式,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获得了较突出的成绩.笔迹鉴定新采用的笔痕特征检验,解决了特定书写笔与书写人同一认定的检验技术难题,提高了对少量字及笔画、摹仿等疑难字迹的检验效率.近年来,签字笔的普遍使用,让“书写习惯对签字笔笔痕的影响”这一课题变得必要.本文重点研究个人书写习惯对签字笔笔痕的特定性和稳定性的表现,有助于掌握利用笔痕特征进行同一认定的具体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统计研究签名笔迹特征的数量规律,客观认识在签名笔迹检验鉴定中各层次特征的应用.收集30份案例的鉴定书,统计签名笔迹各层次各特征的使用情况,认识特征的内在价值规律及在检验鉴定中的具体作用.经统计发现在检验鉴定过程中,微观层次特征使用率高、中观层次特征使用率较低,宏观特征使用率最低.持认定与持否定鉴定意见的案例有不同的侧重特征,本统计研究为签名笔迹量化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摹仿笔迹的形成机制与正常笔迹的区别,分析了摹仿笔迹的特征,并提出了检验摹仿笔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罗燕 《刑警与科技》2005,(2):94-97,85
随意伪装笔迹是故意伪装笔迹的一种,具有故意伪装笔迹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它是书写人凭自己主观意识,不借助任何特殊手段,不追求某种固定形式,任意改变自己的笔迹。随意伪装笔迹具有伪装意识的不确定性、盲目性和伪装结果的欺骗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该笔迹伪装类型较多。检验时首先要注意区分是否为伪装,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摹仿签名笔迹检验是笔迹检验的难点,认定签名摹仿人更是难中之难;笔者通过正确确定签名笔迹的真伪,从签名笔迹的概貌特征和细节特征之中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定摹仿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抽取笔压特征的方法为签名笔迹鉴定提供有效的检验手段.方法 为了将笔压特征脱离其他特征而突显出来,通过实验考察了多种显现方法,包括体视显微镜侧光观察法、侧光红外影像法、静电压痕显现法、显微图像三维重建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法.结果 比较多种方法所获得的显现结果,实验表明五种方法在展现笔压特征上各有优缺点.结论 笔迹鉴定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可获得的多种手段分析笔压特征,来提高签名笔迹鉴定意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交流和商务往来活动的逐渐增多,涉及英文笔迹检验的案件数也逐年上升。英文笔迹客观反映书写人的书写习惯,对其的检验遵循汉字笔迹的检验方法。笔者结合已受理的英文笔迹检验案例,包括英语试卷、英语书信、英文签名等等笔迹检验,探究英文书写笔迹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签名笔迹检验一直是文件检验中的难点,案件涉及比例居高,并呈上升之势。此类字迹,字符特征少,书写习惯反应不充分,检验难度大。因此,通过对签名笔迹主要类型、特点、检验方法等相关问题的探究,来增强对签名笔迹的认识以及提高签名笔迹检验的实践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在笔迹检验中,合适的样本是笔迹进行检验的基本要素,是能否进行鉴定的先决条件。其字迹收集的质量、数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笔迹鉴定工作的顺利及鉴定结论的准确性。样本按时间分为案前样本及案后样本两种。案前样本即是在案件发生以前书写的,而案后样本则是指案件发生后,由嫌疑人亲笔书写的文字材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案后嫌疑人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写的文字材料,在被确定为嫌疑对象后,收集起来作为笔迹样本;另一种是在侦破工作开始后,因一时找不到嫌疑人现成的笔迹样本,或已收集的样本不足,在不暴露意图的情况下,通过某种…  相似文献   

18.
笔迹鉴定意见作为诉讼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证据类别之一,因其对鉴定人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倚重,证据科学可靠性易受质疑。量化检验范式引入笔迹鉴定具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试图撷取、梳理国内外理论实践对量化检验在笔迹鉴定中的成果,分析当下量化检验在笔迹鉴定运用中艰难性,从而探讨将定量检验和传统的定性检验有机融合的具体模式,以期为探索笔迹鉴定意见争议的庭审质证机制、笔迹鉴定争议解决模式与路径提供有益之借鉴,从而减少争议和重新鉴定的可能性,提升笔迹鉴定意见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伪装笔迹后部特征形成的原因判断特征的价值,并且对如何选择笔迹后部特征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使文检人员能够在检验伪装笔迹时正确地选用笔迹的后部特征,以提高鉴定结论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浅谈左手书写者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及右手笔迹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左手书写者的左手正常笔迹和其右手笔迹,进行比对检验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将左手书写者的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与右手书写者的右、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结果左手书写者的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在笔顺、写法、错别字等特征上保持稳定。结论左手书写者的笔迹检验应结合其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注意其与右手书写者的右手笔迹和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