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课》2012,(20):46-46
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丰富历史经典向来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进入新时期以来,一批古典名著、红色经典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搬上舞台和屏幕,受到普遍欢迎。然而,近一段时间却出现了对经典文化资源滥挖乱采的现象,已经拍过多次的名家名著连连翻拍,一窝蜂地在做“改编”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富有新的内涵。“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和谐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辐射凝聚功能的载体,“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的身分认同,“文化创新”则是保持”文化软实力”在现代世界中产生影响力的经典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在牢牢把握前进方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当前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重大关系。一、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民族本身就是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所谓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共同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  相似文献   

4.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是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读了《为什么读经典》,我方明白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高树印 《学习论坛》2007,23(4):64-67
与经济发展一样,文化发展也是有路径依赖的。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民族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最能体现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是“中”,河南“中”文化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由河南“中”文化孕育出来的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河南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原崛起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河南“中”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有重要作用。但是,弘扬河南“中”文化,发挥河南“中”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的作用,必须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笔者认为必须突出把握三个重点:一、注重把握民族文化的建设方向。一是注重把握民族文化建设为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江华是中国最大的瑶族自治县,具有丰厚的经济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底蕴,但由于民族文化建设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在民族文化建设中注重了以“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充分…  相似文献   

7.
一项塑魂工程,在巴渝大地轰轰烈烈展开。融合官方意图与民间诉求、浸透人文风骨和文化情怀的“精神钙片”,在一片“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的铿锵节奏中,催生这座城市的“精气神”迎风而变。  相似文献   

8.
民族木人     
《当代贵州》2008,(6):F0004-F0004
严晓妮的“严晓妮民族木人”荣获2007“多彩贵州两赛一会”“贵州名匠”一等奖。欣赏严晓妮的民族木人系列,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那是”立体的诗,静止的舞蹈”。她的民族木人作品是植根于贵州民族之中、表现贵州民族风采的“艺”,是由地方文化陶冶出来的“艺”,是一种纯真的“艺”,是一种贵州本土的“艺”。  相似文献   

9.
《广东党史》2008,(1):51-55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为充分发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按照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分工与规划,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要求各地党史部门积极参与对红色旅游工作的指导。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指示精神,寓教于乐,发展我省红色旅游事业,真正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推动我省经济建设,推动我省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本刊从本期起开设“红色旅游”专栏,介绍全省各地的重点红色旅游景点。我刊愿作一名义务的红色旅游导游,陪伴亲爱的读者在南粤大地资源充裕而让人感喟的红色旅游天地中漫游。本期特推出《红色城市——广州》,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张柟 《理论文萃》2000,(5):38-45
雄赡浩博的“龙文化”以其独特的风神韵骨弥纶中华、赫奕天下。其博大,几乎可以囊括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其精深,似乎可以切到民族文化的血脉、民族精神的魂魄。试论“龙文化”,虽总是有“书不尽言”而“欲说还休”的惶惑,却还是按捺不住“欲罢不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龙的现代腾飞挥毫泼墨。  相似文献   

11.
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命脉。在建党百余年的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融入到建党精神的内涵中去,本质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具有必然逻辑。伟大建党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一系列核心理念的同时也就带上了中国特色的文化烙印。新时代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纵向深入,让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持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锐生 《新视野》2000,1(5):39-41
一、全球化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迄今为止,在学术界对全球化的研究中,文化方面的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在这方面有不少混乱的观念。  首先是所谓“全球化文化”的问题。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似乎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民族文化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与民族文化无关的(非民族的)全球化文化。但事实上,这样的全球同质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的文化特征就是文化同化趋势的出现。据说,文化趋同是现代化社会的特征。有人引证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教授墨子刻的话:“正在现代化的社会与已经现代化的社会,不仅在追…  相似文献   

13.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上去掉,应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引发全社会对教育方式的关注,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基因嵌入下一代人的心灵呢?为何要学习经典文化 “经”就足经常,“典”就是典范,“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  相似文献   

14.
李成 《兵团党校学报》2011,(5):58-60,80
综观新疆文化的发展史,多种文化的并存、交融与互补是其显著的特色。本文在分析新疆各民族大学生的“四个认同”与新疆绿洲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认为西方大熔炉、马赛克民族政策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存在利弊,提出了通过基于“四个认同”的“文化整合”构建新疆绿洲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弘扬民族精神 建设先进文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深入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审视天下大势,纵看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的人的共同体。纵观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阐明“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时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里实际指明了先进文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先进文化的发展过程实际是“人的文化、文化的人”的现代化过程。一文化的概念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文化为…  相似文献   

17.
范静波 《共产党人》2009,(16):53-54
一、海原“花儿”的历史渊源 “花儿”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民歌,是流传于西北地区一种独具风格的高腔山歌,它不受地域、民族、宗教和语言的限制,传唱于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四个省区的回、汉、土、藏、撒拉、裕固、东乡、保安等民族。“花儿”融汇了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及阿拉伯文化的精髓,西北“花儿”是世界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突出特色。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实现“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族文化认同提出了内在要求:其一,社会经济体制全面转型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双刃性:既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又存在自身困境,而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国家凝聚力增强;其二,文化认同实质是一种“自我认同”,是以核心价值为原则的民族归属意识。民族文化认同的方式和程度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合力、统一意志、遏制分裂、消除政治歧见提供了最坚固的精神堤防。倡导与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需要处理文化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形势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新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刘宇 《支部生活》2011,(10):38-39
“云南丽江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很好,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都应适合民族特色”。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对丽江基层党建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作为滇西北一颗闪亮的明珠,丽江市有汉、纳西、彝、傈僳、白、藏等23个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一直是党委、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丽江市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优秀民族文化互补互融、党的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新机制,促进了丽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