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取向、城市取向和家庭取向都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取向和个人取向的增强。本文论述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的主体意识和上升愿景、闲暇文化的时尚化与多元化、新老农民工层级流动的区别、社会结构特征区别,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等问题,并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有关新生代农民工文化供给机制的构建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体,在当前中国劳务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国务院一号文件提出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加快其市民化步伐。因此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是目前形势的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现状的描述,针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存在就业渠道少,竞争力差,缺少培训机会等问题提出拓宽就业渠道,改革户籍制度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玉辉 《法制与社会》2013,(33):235-236
20世纪80年代初,当农民工从农民阶层分离出来,以进城打工为主,以农忙时回乡务农为辅,以微薄的收入支撑个人及家庭的生活时,国家仅仅把他们当作流动人口——离开土地,四处漂泊的农民。一段时间里,政府没有认识到农民工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一历史作用和他们身份地位的变化,因此,没有通过劳动政策与法律对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各项权益进行确认和保护,致使他们胸前一致挂着“农民”的牌子,工作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游离于城乡的边缘,生存在社会的底层,增加了公共行政管理难度,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从农民工群体劳动和生活现状出发,分析立法缺失,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民工住房保障、最低工资保障等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民工子女违法犯罪问题。农民工子女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调查研究农民工子女违法犯罪现状,分析其犯罪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对于农民工子女自身健康成长有益,而且对于全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兴起而出现的特殊群体,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当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适合我国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李颖 《法制与社会》2010,(30):221-222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加强农民工队伍的安全教育培训,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明确提出,要强化职工安全培训。以此为契机,对涉及农民工安全培训的企业、政府等多方主体以及培训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剖析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安全培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机制入手,提出构建农民工安全培训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进城务工对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产生着很大影响,特别是农民工的代际转换和阶层分化使得传统养老模式的弊端更加凸显。本文指出一代农民工和二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正在改变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和未来,这正是农村社区养老发展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8.
家庭成员心理和谐的法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艳芬 《河北法学》2007,25(12):166-167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和谐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谐,应提高家庭成员的心理调适能力,减少家庭负性事件对心理和谐的冲击.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谐受到诸多法制因素的影响,婚姻法有关家庭义务、婚外恋和家庭暴力的规制将影响到家庭和谐心理的形成,并进而作用于和谐家庭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鄢广 《中国卫生法制》2020,(3):31-33,49
农民工从乡村到城市后,面对就业收入、子女教育、人际关系等剧烈变化的陌生环境,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过高压力可能带来诸多社会和医学问题,导致事故、酗酒、意外伤亡、自杀和家庭破裂,使社会蒙受巨大损失。解决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牵涉到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工业发展等工作,需要政府及卫生部门、安监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密切配合,供给有效保护农民工心理健康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我市当前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家庭的和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婚姻法对家庭全体成员权益的有效调整和充分保护,婚姻法律制度的要求对家庭关系的稳定具有特别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对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的角度,提出更有效地对家庭成员进行均衡保护、构建和谐幸福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在春节期间聚众赌博,严重的腐蚀着人们的思想,破坏家庭、邻里和睦关系,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本文试对农民工在春节期间聚众赌博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一词是二元社会结构、身份差别的产物。非农非工的模糊身份,带来的是农民工普遍的焦虑与不安,威胁的是城市的稳定与平安。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规,并在思想观念上逐渐消除对农民工歧视和偏见,共同为城市的平安和谐建设出力。  相似文献   

14.
秋天 《中国律师》2014,(5):24-26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是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开展的针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家庭权益保障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项目。法律援助项目由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该项目的实施,在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管理创新、提升法律援助事业的社会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北京隆平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就是律师法援队伍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5.
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不仅损害了农民工本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到农民工家庭的生活。此类纠纷还易引起农民工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的甚至导致了恶性案件,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依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建立。现实中,建筑领域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尤为普遍。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具体到法学语境考察,承认并正视农民工承受的不平等待遇,挖掘出农民工权益缺失的深层原因,以富有人文价值的法律来保障当代中国农民工的平等权利,乃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和稳定和谐之关键所在,亦系亿万农民工福祉所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民工打工经济潮起潮涌,"女耕男工"、"夫妻分居",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家庭最普遍的模式,几多牵挂,几多相思,成为农民工家庭夫妻情感的真实写照。由此衍生出的婚外情、婚外性,甚至强奸、情杀等等情感纠纷层出不穷。一些农民工为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进城务工的外来人口数量急速增加。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在城市里接受良好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和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造成对子女的家庭教严重缺失,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价值取向等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因此。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有利于促使其健康价值观和培养良好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有助于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进程。  相似文献   

19.
根治农民工欠薪的政府责任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欠农民工工资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总结这些年治理农民工欠薪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治理农民工欠薪制度模式的实效、弊端以及产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原因,提出政府在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具体法律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北郊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流动子女家庭教育在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等方面存在不足,其成因有个人与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文中指出社会工作可以从专业理念与工作方法上介入农民工流动子女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