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部门的债务增长大大高于政府、非金融部门和对外部门,住房部门债务增长也大大高于居民消费、公司和政府部门,但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近十年来,抵押和资产方面的证券化工具扩张得最快;非银行金融部门的资产规模大幅度扩张,特别是货币和基金市场发展迅速,对美国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证券化过程缺乏透明性和信用评级机构的虚假评级,造成信用风险伴随证券化规模的扩张而增大.信用风险引发流动性风险,再由流动性风险引发资产风险,最后形成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2.
房建昌 《德国研究》2001,16(3):61-64
本文主要据笔者在德国搜集的天主教圣言会史料及在日本搜集的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对在华德国势力的调查资料 ,叙述民国时期德国在华外交机构、宗教势力及侨民情况。同时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编《中德外交密档 (192 7- 194 7)》一书作出一些补充和纠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填补绿色经济资金缺口,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政府面临的共同任务,而政策性银行发挥的引领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聚焦于绿色经济领域扮演关键角色的欧盟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典型代表——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 W)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GIB),基于现阶段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障碍与困难构建了一个简明的分析框架,进而梳理对比两者承担的绿色金融功能。分析表明,作为本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龙头"机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分别以独特的方式承担着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拉动私人投资以及从技术和规则层面推动本国构建与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比较而言,英国绿色投资银行发挥的政策信号作用更加明确,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在可投资金规模上更有优势。这两家银行在投资方式和所有权上的差异还体现了德国和英国在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路径。上述发现对中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体系稳定安全地运作是一国经济保持稳定和发展的前提,这是当今社会的共识。东南亚、韩国和日本发生金融危机后,引起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建立规范有效的银行监管体制的重视。德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完整、运作严格规范,是一个成功的模...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的非均衡发展与国家政治变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根本的关联。本文拟结合外部市场准入、国内政治经济联盟和政治变革等维度,对普鲁士(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欧洲三国进行历史考察,并阐释国际贸易发展对于政治变革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混业经营组织模式概述从国外的文献来看,对混业经营金融机构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如全能银行(universalbank)、金融联合企业集团(financialconglom erates)、一体化银行(integrated banking)、金融集团(financialgroup)等。在美国学者所写的文献中,提及混业经营时较多采用的是银行控股公司(Bank H olding Com pany,BH C)或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H olding Com pany,FH C)等,这是由于美国在实践中多采用此种模式进行混业经营,一些美国的学者也常使用universalbank一词,而欧洲学者与各国监管当局(如英国与德国)较多采用的是financialc…  相似文献   

7.
韩、中、日三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及其经济协作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绪  论汽车工业号称是集电器、电子、机械、化学等各方面技术 ,由两万多零部件组成的系统性综合体。德拉克 (Drucker)教授则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的汽车工业可以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得力工具。韩、中、日三国作为东北亚的核心 ,通过汽车工业方面的协作可以成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先进技术国家 ,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威望。许多跨国公司都将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全球化条件下的一个生存战略。美国、欧洲、日本的汽车公司已经在运作和组织方面通过共同管理 ,验证了其高效率性 ,而且正在逐步扩大。掌握世界最…  相似文献   

8.
刘湘彬 《法国研究》2001,(1):218-225
法国是世界五个广告大国之一 (其它四国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 ) ,年广告费超出 1 0 0亿美元 ,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 1 %。法国各大名牌企业广告费用惊人 ,如 :目前世界化妆品行业中最大的公司——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欧莱雅 ( L′OREAL )化妆品公司 ,每推出一种新产品 ,广告费高达 50 0 0万美元。法国广告业之发达 ,与其作为旅游大国、时装大国、香水大国、美食大国、文化艺术大国等密切相关。市场背景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旅游中心 ,其人文景观颇为壮观 ,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巴黎 ,它是法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荟萃地 ,有 70多…  相似文献   

9.
失业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上个世纪末,世界失业率总水平达到7%,而美国、日本失业率均低于5%。相比之下,西欧一些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德国等都已达到了两位数。然而,日本的失业率决非看起来那么让人心慰。考虑到统计口径的差异以及隐性失业的未被记人,日本这一指标可能要高出很多,情况不容乐观。自90年代泡沫经济危机至今,在严重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度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一度的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2008年7月发表,副标题是"风险中的日本经济",重点分析了日本经济面临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风险,认为短期的风险在于美国经济下滑、石油价格及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外部风险,而中期的风险是日本经济的脆弱性,家庭和企业不能积极地应对各种外来风险,长期的风险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财政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功能性金融理论考察欧元区金融体系在一体化进程中的绩效表现。欧元区的金融一体化是一个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具有使欧元区金融体系功能更充分发挥的潜势。本文在考察欧元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构建经济指标体系来比较、评估欧元区国家及欧元区整体与欧洲内外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表现。指标评估显示,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欧元区金融体系的绩效也在不断改善,但仍逊于美国和英国,同时不同欧元区国家金融体系的表现差异相当大。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欧元区尚未实现充分的金融一体化,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措施解决现存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英国学院制与德国研究所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系统课程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日本则在引进德国讲座制和美国研究生院制的基础上,形成了“附庸式”和“工业实验室”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变革中,美国衍生出协作式和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日本则加强了大学的基础研究和科研训练地位,“附庸式”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向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刘学成 《当代亚太》2001,(12):21-28
本文分析了中俄印三国未来关系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一部分简述三国相互关系的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影响三国关系发展的域内外的两个关键因素,即美国和巴基斯坦;第三部分探讨了三国关系中的利益交汇和冲突;最后就三国关系未来发展的模式和步骤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4.
日本实施FTA战略的进展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颖 《东南亚研究》2006,(3):60-64,73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日本政府在1999年发表的《通商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要在坚持多边主义立场的同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定自由贸易协定(FTA)或与亚洲大多数国家签定经济伙伴协定(EPA)。日本实施FTA战略在经济上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看到了美国欧盟都在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感到自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政治上的原因是要抵消中国的影响。目前日本正在实施与新加坡和墨西哥的FTA,同时又正在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进行FTA谈判,并考虑与澳大利亚、越南、瑞士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进行FTA谈判。日本实施FTA战略对国内农业政策和人员流动政策提出了挑战,在国际上对美国尤其是中国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日本实施 FTA战略进展作出较为全面的概述,使我们更加感到中国实施FTA战略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15.
日本、美国是图书馆事业相当发达的国家,在其文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图书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美国图书馆以丰富的藏书,高素质的人员和现代化管理手段闻名世界。研究日本、美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有启迪和借鉴的益处。本文侧重于三国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从几个方面作一比较,以便从中找出差距,吸取经验,加速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一、图书管理人员的学历与知识结构 日本私立图书馆录用职员时,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大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学习过图书馆学,具有三年以上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经验并懂二门外语。日本国立图书馆录用职员时,要求必须一律通过人事院“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考试内容为图书馆学,考试合格者,才能被录用为图书馆职员。 美国图书馆非常重视管理人员的学历。美国图书管理人员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据一次对208人的抽样调查统计显示:208人中,188人有图书馆业务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占总数的90.3%;获得两个硕士学位的56人,占总数的26.8%;有博士学位的7人,占总数的3.3%。馆员申请工作时,与教师一样,需要资格审定,一旦被录用,图书馆尽一切可能为他们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人的特性及其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柏思 《美国研究》2001,15(1):124-131
我是个职业外交官.在过去大约25年里,我的工作就是介绍美国,向亚洲、欧洲和南美洲的民众,说明美国的社会、文化、历史与政治. 除了担任外交官,我也当过老师.1971到1973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过英文和美国文学.所以说我在教育方面也有一些经验.本文所要谈的是美国的教育制度,以及美国教育制度如何受到美国人的特性所影响,但是我要用迂回的方式来说.首先,我想问一个简单但是与教育不太有关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美国人?美国人与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甚至中国人有什么不同?而美国的文化与社会特性,又如何影响美国的政治制度?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主题教育,谈谈美国的生活方式如何影响到美国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的德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新 《德国研究》2005,20(3):44-47
公司治理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德国的公司治理与英美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从公司治理的内涵出发,在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视野下,将德国及英美的公司治理模式纳入公司治理的一般框架之下.将德国的公司治理视作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的一种机制设计的尝试,主要从制度视角考察德国公司治理的特质,关注于控制权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肖刚 《德国研究》2001,16(3):14-19
联合国外交是战后日本和德国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战后两国均先后提出谋求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本文从国家认同、联盟关系、军事结构等角度对日本和德国的联合国外交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其特点、相似之处及差别。  相似文献   

19.
李靖堃  刘立群 《欧洲研究》2005,23(4):152-153
德国资深政治家、现任外交部“德美合作”协调员福格特先生(Karsten D.Voigt)于2005年6月1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做了题为“新地缘战略背景下的跨大西洋关系”的演讲。他主要从德国地缘战略变化的角度,对跨大西洋关系即欧美关系的变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一)跨大西洋关系的变化对于德国而言,1989年11月9日和2001年9月11日是两个关键性日期,先后改变了德国、欧洲与美国的跨大西洋关系,乃至整个世界。对美国来说,冷战已彻底结束,如今转向反恐斗争,而对德国及欧洲而言,冷战的后果远没有终结。自1990年德国统一以来,驻扎在国内的军队…  相似文献   

20.
仇朝兵 《美国研究》2006,20(1):41-58
在伊拉克扩展美国式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在伊拉克的重建目标之一。本文以美国在日本和伊拉克战后重建为案例,对美国对伊拉克和日本的重建政策、重建进程等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分析影响伊拉克重建的诸多因素,如战争的性质、处理旧政权的方式、所处国际环境,以及伊拉克和日本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差异。文章认为,这些因素对伊拉克的重建进程都具有一定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伊拉克内部的政治分裂、宗教和教派矛盾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经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