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关于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若干思考──与张书印同志商榷胡连生张书印同志在贵刊1993年第5期上发表了《应否把公有制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一文。笔者读后,受益匪浅,并赞成文中的下述观点:其一,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看成是一个运动着的社会系统,而不是...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概念的辩证发展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张书印,才凤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一般的生产力概念特殊化、具体化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概念,并以此为根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一认识过程,体现为概念的由理性抽象向理性具体的辩证发展。这一发展是我们党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3.
1989年第2期《新华文摘》转载了高清海同志《重新评价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以下简称《重评》,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该文)一文,读过之后,感到文中的许多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有的同志认为,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过时了,高清海同志也持这种观点,他提出重新评价唯物论与  相似文献   

4.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辩证特点与改革实践张书印,赵延民1我们可以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特点概括为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对立统一。现实性源自于必然性,是必然性的展开;非现实性则是非必然性的表现。凡是现存的事物都包含着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两个方面,事物现实与...  相似文献   

5.
“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这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名观点,无疑是科学的,但是,目前一些同志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却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刊今年第1期刊出关于“身教重于言教”传统的一组讨论稿后,许多同志来稿来信,针对某些观点提出商榷意见。这里摘登几则有代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先秦人性论、义利观及现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张书印(一)先秦与现今的中国,都是工商业勃兴的时代,因此,先秦的人性论与义利观,对于现今中国的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二)先秦百家各有自己的人性论和义利观,但当时影响最大者,当推被并称为显学的儒墨两家,而...  相似文献   

8.
拜读了吉彦波同志发表于《理论探讨》1992年第3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在对作者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研究与探讨精神深感钦佩的同时,对其所阐述的观点却实难苟同。故谈点个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浅见,与吉彦波同志商榷,并就教于理论同仁。  相似文献   

9.
领导哲学基本原理等问题之探讨──与徐仲华、孙申、韩澍同志商榷陈祖耀徐仲华、孙申、韩澎三同志在1993年第4期《理论探讨》杂志上发表了《毛泽东与中国的领导哲学》大作(下面简称“徐文”)。拜读后,深受启迪,但不敢苟同。徐文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是涉及到...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全国首届领导科学学术讨论会上,对当前流行的关于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关系的五种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有的同志说:中国党只有领导艺术,没有领导科学。与会同志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们党过去虽然没有建立领导科学的体系,但是这不等于没有领导科学的理论。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是不能  相似文献   

11.
浅论党的基本路线在我国社会系统中的地位问题赵延民,张书印一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关系编织而成的自我发展的有机系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系统的社会。我们认为,当今的中国社会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会层次作为中国总的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第一,...  相似文献   

12.
《理论探讨》在1986年3期、1987年2期和1988年2期,先后发表了张万平、李树明、雷高岭和刘玉辉同志关于企业党组织监督权问题的文章,读后颇受启发。我们赞成张万平同志关于监督权的认识,不同意李树明、雷高岭和刘玉辉同志的观点。现将我们的浅见与李、雷、刘三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与法制》杂志2003年第1期刊登了洪春《抢劫欠条能否构成抢劫罪》一文,笔者认为洪春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也谈工人阶级的界定──与崔在莹、罗虹霞同志商榷徐志平《理论探讨》1994年第1期刊登了崔在莹、罗虹霞同志的文章《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的界定》,该文探讨了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的内涵,并划分了内部层次。笔者拜读后,受益匪浅。但有两个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商榷,...  相似文献   

15.
吴素香同志在《试论科学发展的社会动力系统》(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1987年10月29日《文摘报》摘登。以下简称《系统》)一文中。关于宗教对科学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观点和一些提法,我们不敢为伍,提出质疑,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16.
《理论探讨》1990年第1期刊登的张晓滨、赵福山二位同志的《净产值计算系数新探》一文,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即“利用产品成本系数计算工业净产值”。笔者阅后,深感其主要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赵履宽、杨体仁二同志在1986年8月23日《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是劳动力市场,还是活劳动市场》一文,提出活劳动是商品,劳动力不是商品,劳务市场是活劳动市场,不是劳动力市场的观点。虽有独到见解,但值得商榷。 首先,赵、杨二同志从如何“使活劳动这一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的生产力概念王荣杰张书印邓小平的生产力概念,是发展运动着的理性具体,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忠实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具有划时代的伟大理论意义。1.马克思恩格斯所制定的生产力概念是理性具体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也谈"腐败性质"问题──与杨三省同志商榷刘德明杨三省同志在《腐败性质辨析》(见《党校科研信息》95年第20期)一文中提出了"腐败乃权力自身滋生的一种异化行为……不存在阶级属性"的看法。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杨三省同志认为,腐败与剥削阶级政权并没有内在的必...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8年第12期发表的董少存同志《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办实事”吗?》一文,读后颇受启迪,同时也感到有些观点值得商榷。我同意这样的见解:把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办实事、简单地归结为办实事是不妥当的。但如果据此来否定做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