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隐性课程的创新是提升大学生的心理人格、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有效性的重大突破口。文章对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具体从物质、精神、制度、活动和网络五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创新进行了论述。从理论研究着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化进行有益探索,以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开篇就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根据中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维护他们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心理健康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以公寓为阵地,不断深化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寻求并积极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公寓的积极作用,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构建和谐的公寓生活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秦晓晶 《世纪桥》2013,(3):57-58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团体心理辅导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共同分享生活经验,提高对自我的接纳,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健康心理是形成艮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文章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提出了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善于在各学科教学中对青少年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行政效率的提高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在公务员队伍中,女性在心理素质、职业发展、社会角色等方面都与男性有所不同,并且,处于不同职位级别、不同年龄的女性公务员面临着不同的心理问题。本文从女性自身、组织管理、社会环境影响等角度探究了女性公务员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女性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在了解中专生的心理现状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其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相似文献   

8.
李桂林 《学习月刊》2009,(18):100-100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一代新人,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构建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已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梁阳 《理论导报》2012,(1):44-45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其自我心理保护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其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开设心理咨询和辅导三个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心理素质是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要内容。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这对于增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范畴,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哈密地区的驻村干部为研究对象,对103名驻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驻村干部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心理压力过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访惠聚"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驻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四个方面:繁重的工作任务、社会环境、体制机制缺乏对干部心理健康的关注及干部自身的心理素质。紧密结合"访惠聚"活动工作实际,提出了提高驻村干部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对策建议,倡导建立有利于驻村干部心理健康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驻村干部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驻村干部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访惠聚"驻村工作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改变教育主体单一化的模式,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多元主体模式,既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和同辈辅导与互助活动,各教育主体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主体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改变教育主体单一化的模式,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多元主体模式,既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和同辈辅导与互助活动,各教育主体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李岩 《世纪桥》2010,(7):86-87
随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是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通过整合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的资源,面向所有学生实施心理成长指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章肯定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详细阐明艺术治疗的概念和音乐疗法、绘画疗法、舞蹈疗法和表演疗法等具体艺术治疗方法的机制,提出高校开展实施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7.
鲁晓静 《山西青年》2023,(2):187-189
当前,我国需要新青年的奋进,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决定了我国的发展速度。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想展现出“强国有我”的精神风貌就必须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心理品质。本文从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意义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与原则,通过打造“54321”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搭建新渠道,切实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助力护航。  相似文献   

18.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1.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它以心理保健、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己任,以达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黄青 《新湘评论》2003,(2):39-39
人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在这三者中,心理素质是基础。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大学生维持有效的智能活动,更好地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保证。大学生心理处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时期,心理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选取积极教学题材等策略,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