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在学生中的具体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实施过程中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绝对自由"、滋长个人主义以及方法论上的唯心主义等不良倾向,对于形成学生的理想人格,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是格格不入的.本文拟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出发,试对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剖析和构建.  相似文献   

2.
该文认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本,高校的改革发展应以教师为本,高校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高校应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新型的学生管理观.教师是高校发展的真正主人,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应树立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的教育管理理念.高校只有确立全面的“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加以实践,才能促进学校内外各种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而言,“期望效应”的良好运用对于影响辅导员对学生的情感、推动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引领学生积极上进有着很大的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恰当运用“期望效应”,辅导员要树立运用“期望效应”管理学生的管理理念、运用任务效价的方法管理学生,并确定合理期望值,引领学生积极上进。  相似文献   

4.
学生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其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功能日益凸显,在繁荣校园文化、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高校已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了学分制等教学改革以及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当中。艺术学院要遵循"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和自身的特点,通过不断总结、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把社团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其招录对象在公安院校学习期间身份仍应是学生。从公安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招录培养对象特点来看,对其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应加强不应减弱。公安院校招录培养对象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做相应调整,实行“一元管理”还是“多位一体”管理体制,公安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体制,同时创新方法、创新途径。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干部是专职为主还是专兼结合取决于其实行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同样,在教育中,要实现和谐教育教学,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发展。要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和谐教育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社区青少年是上海城市市场经济改革中出现的边缘化弱势群体,具有群体结构复杂、活动方式结群、活动方式边缘等特点。对社区青少年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事关上海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事关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社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要确立“以人为本、依法维权、热诚服务、促进发展”的科学理念,要从改变社区青少年的消极心态入手,以解决实际困难为突破口,同时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教育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不断充实和改进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手段,“教”、“管”配合,以“教”为主,形成配套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着力探索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战略转变。去年,学校正式在2012级本科生中实行教师班主任制度,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动学校的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向学生教育管理资源转化。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自主管理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主管理工作对于推动整体学生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转变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和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抓好学生自主管理的队伍建设;同时加强社团建设,发挥社团功能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也为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以学生为本”,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能本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实施“能本管理,”对于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潜能,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中体现“以能为本”基本原则,进行“以能为本”工作实践,对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或风格,明确公安政法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特色的基本内涵,探讨其不足之处,并对构建公安政法院校学生特色化教育管理机制作进一步思考,有助于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实现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构建以学生宿舍为载体的学生工作进宿舍新模式,全力推进学生工作干部队伍进宿舍、学生党团组织进宿舍、学生工作督导进宿舍、学生导师队伍进宿舍,即“四进宿舍”,实现了学生宿舍物业管理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化与全员化、全程化,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与加强学生“三自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四个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问题学生”是高职院校班级教育管理中的特殊群体,几乎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学生”,虽然他们所占比例较小,但对整个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却很大,是班级学生工作的隐患。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笔者结合班级管理的案例,分析了班级“问题学生”的主要特征,并就如何管理“问题学生”提出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大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以一个实际案例,分析了大龄学生在心理和行为特征上具有自卑和自尊的心理交织,存在孤独感、代沟,学习勤奋努力等特点,提出对大龄学生的教育管理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宽容之心、耐心浇筑,强化管理制度的弹性安排和立足大龄学生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16.
学生社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各种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有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功能逐渐钝化 ,越来越呈现出其弊端。而基于学生社区 ,以学生宿舍为基本细胞 ,以学生宿舍形成的社区为单元 ,以管理、服务、发展为工作重点的条块分明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则能够适应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亟需变革的主要因素(一 )教学管理学分化。以教育思想转变为先导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高等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服务为本,加强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在给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特殊群体学生的成因,提出了加强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得出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分析,创新管理,与时俱进,必将对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工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本教育”理念,对实现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素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强调分享的叙事教学、基于对话的互动教学、重视体验的情境教学、提升综合能力本位的“工作坊”教学等综合教学新模式,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