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网络空间领域大国博弈态势加剧背景下,欧盟调整网络空间战略,注重维护自身的网络空间主权,提出要建立数字主权和技术主权;加大对成员国网络安全的统筹协调,先后出台了多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进程,积极提升影响力与话语权。网络安全形势变化、网络空间大国博弈加剧以及"美国优先"对美欧网络合作带来巨大冲击,是欧盟调整其网络空间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欧盟网络空间战略的调整有助于中欧双方在网络空间领域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同时为双方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层面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英国"脱欧"给欧盟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后脱欧时代"的欧盟将不可避免发生重要变化,具体表现为保护主义加剧、内倾性上升、自信心下降。在"脱欧"背景下,欧盟不断调整内外政策,着力提升欧盟经济竞争力;建设所谓"保护的欧洲",以使欧盟免受所谓非市场经济行为的"不公平竞争";提升战略自主能力,打造"主权的欧洲";更多聚焦周边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欧盟政策调整可能导致中欧经济上的纷扰增多,但同时也会为双方深化经贸、国际事务等领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中欧加强合作仍将是主流。  相似文献   

3.
英国脱欧及更为宏大的逆全球化浪潮表明,再国家化正获得新的动力,欧盟研究似应更加关注其成员国甚至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在欧盟多层治理体系中,成员国始终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欧盟超国家机构与成员国地方政府的直接联系又使得后者在欧盟治理中的作用提升。对中欧合作而言,欧盟多层治理体系可能导致双方在治理目标、治理能力及治理机制上的严重非对称性,进而为合作设置诸多无形障碍。这在中欧气候合作中体现得相当明显,并在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集中爆发出来。为应对欧盟多层结构与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双方气候合作中造成的问题,应该探索一种以多层对多层的中欧气候合作关系。中国与欧盟目前在气候合作领域已初步具备多层次合作框架,这些合作分别在中国与欧盟超国家机构、成员国和社会主体三个层面展开。展望未来,中欧双方应推动具有相似特征的城市建立中欧城市气候伙伴关系,维持长期稳定合作,破解彼此间气候合作的非对称性难题。  相似文献   

4.
美欧对华政策协调既有历史基础也有现实需要.现阶段美欧对华政策协调突出体现为共同应对中国崛起,但双方应对方式方法的差异、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矛盾使得政策协调存在诸多障碍,中国积极有为的外交实践也对美欧跨大西洋涉华政策具有反塑作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达成是美欧对华政策协调的一个风向标,反映了美欧之间存在的深刻矛盾、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努力以及中欧之间寻求接触、合作和推行多边主义的诉求.美国仍会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后续批准施加多方面影响,协定能否顺利落地执行仍取决于欧盟协调成员国的能力、中欧战略互信、欧洲战略自主程度等,但中欧寻求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5.
在欧盟当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欧洲议会于2017年1—3月举行了领导层中期换届选举,其结果展示了欧洲当下的政治生态,并对政党格局产生了影响,也对未来欧盟的政策和立法走向产生了影响。第一,欧洲议会内部党团力量分散化,政党格局碎片化已成为普遍趋势。传统大党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的态势逐渐向多个中等规模政党势均力敌的方向发展,主流政党的权威影响受到了更大的挑战,欧洲政党竞争的性质被重塑。第二,欧盟政策和今后走向将受到影响。首先,欧洲议会中的主要党团未来能否维持稳定合作,在议会内部形成"立法多数"将面临困难,未来政策或更保守。其次,欧盟改革将得到深化,未来或推动谈判新的欧盟条约。再次,在英国脱欧谈判中欧洲议会的影响将得到加强,并使谈判的不确定性增加。面对复杂局势,中国仍可采取措施推进中欧关系继续发展,应重视欧洲议会及其他欧盟机构的作用,加强与欧盟各个层面政党的交往和互动,并与欧盟开展多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所经历的多重危机既对欧盟的合法性基础及一体化机制产生了显著挑战,同时也触动甚至破坏了欧盟的对外关系格局。危机影响之下的欧盟,在对内治理和对外关系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调整。其中,自英国退欧危机发生以来,欧盟机构及主要成员国通过多元化的沟通与决策机制,推出了系列战略文件与政治报告,肯定欧洲一体化的成就、设定未来欧盟的发展路径;通过签订系列自由贸易协定,强化欧盟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通过选择性修复伙伴关系,在对美、对华政策上做重点部署。危机之下的欧盟将会在全球、区域和国别三个层次开展对华政策的全面调整。欧盟在同美国关系面临分歧增多、对立增强的同时,对华的政策合作意愿也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对中国的"16+1"等中欧合作政策持犹豫怀疑态度。在中国坚持对欧积极合作的前提下,欧盟对华政策是决定未来中欧关系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昕蕾  郝俊逸 《国际展望》2023,(2):116-136+161-162
中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已持续30余年,双方气候能源外交协作诉求持续上升。中欧在清洁能源贸易中的相互依赖增强,在能源危机下绿色产业互补优势凸显。当前中欧清洁能源合作路径呈现新态势:中欧气候能源伙伴关系的制度化程度稳步提升,多元包容性创新合作平台日益增多,清洁能源合作新领域不断拓展。但同时双方的竞争面也在不断扩大,体现为“战略自主”下欧盟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绿色与数字双重转型下欧盟的价值观原则标准化趋势上升,欧美气候能源政策趋近且对华多边遏制不断强化。随着绿色竞合的复杂化,中国迫切需要从清洁能源生产大国转为清洁能源外交强国,利用自身结构性优势推进全球气候能源治理新秩序的塑造,在中欧互动中注重推进双方的良性竞争与标准协调,在绿色亚欧联通中构建包容、务实的清洁能源伙伴关系网络,并推进双方在多边气候能源治理平台中的议题性合作。  相似文献   

8.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欧盟带来前所未有的内外压力与挑战,使其重塑自身定位。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明确提出将追求"地缘政治影响力"。其对非洲新战略将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双边合作的关键,展现出欧盟内外政策一致性增强、对非政策趋向务实以及非洲在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战略地位有所提升等特征。欧盟对非新战略看似雄心勃勃,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局限。具体合作与行动缺乏资金支持、欧盟对非洲的认知存在偏差以及政策目标仍坚持欧洲中心主义等问题,将折损非洲新战略的实际收效。在非洲新战略框架下,欧盟与非洲将在贸易与投资、和平与安全以及公共卫生等领域推进实质合作,移民难民问题仍将是重要议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欧盟对非洲新战略遭遇重大冲击,欧非双边关系不确定性陡增。  相似文献   

9.
丁纯 《当代世界》2024,(4):42-48
欧盟出于降低战略依赖、增强经济竞争力等经济关切,以及应对地缘政治格局骤变冲击、回应内部呼声凝聚共识等政治考量,于2023年发布首份经济安全战略文件《欧洲经济安全战略》,梳理欧盟经济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路径和行动计划。《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具有全面性、进攻性、保守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该战略实施以来,也面临财政资源限制、成员国分歧、企业界不满等多重障碍。该战略反映了欧盟对其所处国际格局、地区形势及所面临严峻挑战的新认知和因应,将对欧盟内部、中欧关系以及世界经济等产生深刻影响,也给世界带来更多变数。  相似文献   

10.
姜琍 《当代世界》2020,(1):40-47
由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组成的中欧地区合作组织维谢格拉德集团于2004年加入欧盟后,致力于争取与欧盟老成员国平等地位并增强在欧盟的影响力。在经历了入盟初期的松散合作后,四国积极克服差异和分歧,在一些欧盟议题上形成共同立场,并持续推进优先合作议题,从而提高了在欧盟的声望。随着政治上愈益自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及与欧盟老成员国的利益分歧加大,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努力维护民族国家利益,在欧盟内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时有挑战欧盟政治正确性的举动。作为中东欧地区最具活力和最有成就的地区合作组织,维谢格拉德集团在政治、经济、安全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对欧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6年6月,欧盟对外行动署发布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其中提出了"战略自主"的愿景。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是欧盟提出这一愿景的背景。但是,由于欧盟长期以来在安全防务方面一直处于对美国的战略依赖之中,因此,在追求和实现战略自主上动力和能力不足。防务自主是战略自主的前提,建设可信的防务能力是欧盟谋求战略自主的必要条件。对于欧盟这样的超国家组织来说,防务能力的建设显然依赖成员国之间高效率、高质量的防务合作。通过对欧盟防务合作的具体措施和重点项目的分析,可以发现欧盟防务合作能够有针对性地弥补其目前防务能力的缺陷和短板,并促使其防务能力得以提升。但欧盟战略自主依然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制约,内部制约来自欧盟内部的制度因素,即欧盟如何通过一体化的深化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欧盟的战略";外部制约来自欧盟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态势,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对欧盟战略自主的牵制。这些制约因素使得欧盟战略自主的前景并不明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目前的确是欧盟实现战略自主的最好时机。对中国而言,欧盟实现战略自主利大于弊,中欧双方在促进欧盟战略自主、塑造国际多边秩序方面有合作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自欧盟确立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以来,欧盟独立防务与北约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和“相互增强”两种论调。争论焦点在于价值观念、威胁评估和战略文化、军事和民事能力、国防工业和支出。在过去几年,欧盟与北约的关系也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欧盟与北约之间总体上呈现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两者同步增强的发展态势。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承诺修复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包括进一步加强北约。同时,美、欧将在价值观念上回归“旧常态”,在威胁评估和战略文化上进一步靠拢,在民事和军事手段的运用以及增加国防工业投入上也会有更多共识和共同行动。因此,欧盟与北约的关系将进一步呈现相互增强的态势,但前提是欧盟的战略自主建设不只是出于做强自身,而是更多地为了使欧、美双方公平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2012年4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启动,标志着以中东欧16国为一方、以中国为另一方的"16+1"整体合作框架正式开启。双方基于共同利益进行总体规划,分领域、重点区域打造"16+1"利益共同体,以期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其中,波兰、匈牙利、捷克与斯洛伐克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在中东欧地区和欧盟内具有重大战略地位,对发展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中欧关系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关系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政治、经贸与人文交流合作不断升温,双边关系持续发展与巩固,但战略互信和深层合作仍需加强。未来进一步提升双边合作关系是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的共同需要,也是深化"16+1"机制并与欧盟发展对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英国脱欧派以51.9%的选票胜出。英国将退出欧盟。此次公投将对英国、欧盟的政治经济乃至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及欧盟的应对将受到举世瞩目。英国退欧事件或许能使欧盟其他成员国团结起来共渡难关,因为"危机"历史上就是欧洲一体化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在交通设施联通、金融合作以及贸易往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文献研究、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表明,从经贸合作视角而言,欧盟对"一带一路"创造的合作机遇、"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范围和执行计划、中欧投资的互惠性以及相关项目遵守欧盟原则等问题十分关注,但对"一带一路"认识还存在不少偏误。中国需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互利共赢理念的外宣,加快与欧盟投资协定谈判进程,充分了解欧盟及其成员国政策法规,以应对和化解欧盟认识偏误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的不利影响;通过与欧盟层面更紧密的政策沟通以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探索等措施,深化与欧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贸合作,更好发挥中欧双方在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对抗性"思维,联合美日,利用西方国家的整体优势,在市场准入、产能过剩、技术转让等议题上对中国施压,并且积极介入亚太安全事务,试图制衡中国。这加剧了中欧关系中的"失衡"状态: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要好于和欧盟的总体关系。这一方面是因为欧盟对国际格局的看法发生了改变,面对中国的崛起变得不再自信;另一方面在于一些欧盟成员国在对华关系上滥用欧盟体制的优势,总是试图在中国和欧盟机构之间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欧洲克服欧债危机对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欧盟于2014年底出台了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即容克计划。容克计划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在不增加公共债务的情况下增加投资;支持关键领域内的项目和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和研发创新;消除行业以及金融和非金融投资壁垒。容克计划的行动重点不仅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高度契合的特征,也与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一致。中欧在上述领域内具有各自的经验和优势,推动双方倡议的战略对接不仅有利于扩大和深化双方在多领域的互利合作,还可以增加中欧在第三方的合作机遇,实现多方共赢。当前,双方倡议的战略对接已具备现实的合作基础和先行的合作经验,并已制定了对接的短期路线图计划。但战略对接能否可持续地实现,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中欧能否加强战略互信,克服域外因素的干扰,在务实原则下切实推进合作。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后的欧美关系:欧洲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认为,美国对后冷战时代国际格局演变特别是欧盟崛起的无视或误读尤其是布什政府采取的“美国主义”或单边主义的国际与欧洲战略,刺激或促成了法、德等欧盟主要国家在伊拉克战争中对一种成长中的“欧洲立场”的理论阐释与政治表达。但是,欧盟的首要目标仍然是实现欧美双边合作关系的强化而不是弱化,在此前提下逐步将其从传统的“跨大西洋联盟”关系转变为一种竞争、补充和合作相结合的平等伙伴关系,因而并不希望看到双边关系由于某一议题分歧而出现实质意义上的分裂与对立。  相似文献   

19.
中欧关系是全球性的战略关系,中欧关系的战略空间并不仅由中欧关系决定,而是在全球格局之中生成。在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的B段,霸权衰落,多极化格局显现,同时全球性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及社会层面的失衡愈加显著。在霸权衰落时期,在全球治理以及维护全球与地区稳定方面中欧有着巨大的战略合作空间。但是,要进行多维的全球合作,尤其需要欧洲抛弃欧洲中心论,审视多元文化,理解多种发展模式,并能够理性处理大众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只有以战略视野透视中欧关系,才能在战略层面维护中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欧盟都是世界经济舞台和国际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进入21世纪,中欧贸易保持稳定发展,投资合作逐步增强,财金合作有所创新,科技合作和绿色发展合作日趋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在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贸易不平衡、贸易和投资保护倾向加重、经济问题政治化等挑战。当前,中欧经济互补性依然较强,战略对接逐步完善,第三方合作方兴未艾,经贸合作领域逐渐拓宽,经贸关系协调日趋机制化,这些因素为中欧深化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中欧双方需要抓住各种新的合作机遇,充分发挥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的引领作用,建设性处理分歧摩擦,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中欧经贸关系长期、稳定、互利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