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谢再志 《桂海论丛》2021,37(2):114-118
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之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广西做好二者有效衔接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乡村振兴组织建设;发展产业扶贫,振兴乡村产业;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发挥乡村人才积极作用;着力扶智、扶志,振兴乡村文化;加强生态扶贫,振兴乡村生态等对策,以期实现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9,(5)
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并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联系的崭新而重大的国家战略。消费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中的新元素,引入了市场机制,对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脱贫攻坚是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因而做好消费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档案作为承载我国乡村脱贫和发展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信息资源,更是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见证。当前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仍然面临三大挑战——认知危机、管理困境和人才困境,需通过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实施科学规范管理以及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三方面努力,充分发挥精准扶贫档案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没有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无从谈起。本文结合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三个方面来推动黔西南州脱贫攻坚的进程,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真脱贫、全脱贫,改变贫困窘境。  相似文献   

5.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脱贫攻坚的任务虽然已经结束,但扶贫并未结束,脱贫攻坚的成果需要我们继续巩固,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在后脱贫时代,消除“包销扶贫农产品”的怪象,实现稳定和长久发展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扶贫农产品认证体系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相似文献   

6.
就脱贫攻坚战而言,产业扶贫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农户要脱贫,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要推力。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尽管产业扶贫是一个老话题,但产业精准扶贫是一个新课题。在当前精准脱贫攻坚背景下,产业扶贫策略是否需要进行调整?精准脱贫战略对产业扶贫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产业扶贫的实际成效几何?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乡村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毕节试验区自建立之日起一直致力于开发扶贫,扶贫工作的开展为试验区乡村文明建设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恰逢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将是新时期西部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当下挖掘毕节试验区乡村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联系显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产业扶贫到户:新阶段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扶贫攻坚新阶段的特征,中央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的新要求。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是在准确地识别出贫困对象的基础上,通过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将扶贫资源配置到户,扶持贫困户发展符合其自身条件的产业项目。当下产业扶贫到户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6个缺乏",即缺乏发展产业的市场信息、启动资金、技术基础、劳动力、奋斗精神和支撑条件等。只有破解这些难题,才能打通阻碍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9.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当前脱贫攻坚中,要做好帮扶对象工作,关键是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效能,解决帮扶对象的问题。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才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相似文献   

10.
牙韩高 《桂海论丛》2021,37(1):76-80
农村留守儿童既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题,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力储备。因此,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意义重大。结合广西百色市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的实际,分析并提出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从宏观政策、中观运行、微观操作、重点攻坚四个层面去系统构建和把握,巩固农村留守儿童脱贫成效,并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省委向全省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派出8083名干部组成2757支乡村振兴工作队以来,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向前推进,有了新的全面提升。然而,在产业扶贫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实际上,产业是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突破口,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长久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相较而言,产业扶贫涵盖面大、带动力强,可有效  相似文献   

12.
"85后""90后"驻村干部是脱贫攻坚的突击队,他们是当代青年的榜样,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驻村扶贫是当代青年的成长之路、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年轻驻村扶贫干部身上体现出来的脱贫攻坚精神必将凝聚起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3.
扶贫攻坚视域下发展广西乡村旅游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的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更是拓宽我国新时期扶贫事业的有效途径。广西在新时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有诸多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同时扶贫攻坚又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十三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广西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统领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逻辑涉及因果逻辑、主体逻辑、实施逻辑三个方面,在实践中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规范理念和产业思维。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是要精准规划乡村振兴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二是要精准识别客源市场和贫困农户,提升地方经济效益;三是要精准开发特色商品和"三农"人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对一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探索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接方案。一是乡村振兴可以借鉴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稳步推进:通过借鉴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人才储备、文化引领和生态修复几方面的经验,探索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二是统筹落实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体制机制的衔接:通过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优势、政策优势和战略规划优势,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顺利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以及将脱贫攻坚项目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和实施方案;三是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要素保障对接:不仅要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和新型农民培训体系,还要推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曙光  杞迪 《长白学刊》2022,(6):98-108
民族聚居特困区乡村振兴与减贫的有效衔接对于实现扶贫效果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凉山州作为典型的民族聚居特困区,长期存在区域发展障碍、贫困人群文化意识落后和社会公共品供给不足等严重问题。而其脱贫和乡村振兴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发展特色产业突破区域发展瓶颈、补齐教育短板实现扶贫扶智、实行易地搬迁走出贫困陷阱、保护和活化文化遗产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四个方面。未来民族特困地区应构建一个“产业—教育—生态—文化—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框架,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是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部署。在过去的一年,5年过渡期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新的一年中,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仍然是脱贫地区的底线任务,要在完善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的基础,实现乡村的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和有效治理逐步推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8.
王延杰 《乡音》2013,(8):22-23
河北省提出了"举全省之力,打造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各市、县也积极动员,周密谋划,制定了详细的扶贫攻坚计划。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各地结合实际,创新了扶贫开发模式,围绕搬迁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正在取得积极成效。目前,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扶贫开发虽已经取得了阶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指导思想。研究表明,科学发展观是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的内在理论支撑,是指导连片特困地区有序高效发展的方法论,是检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成效的理论工具,还是创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政策、制度环境的基本理念。为应对新阶段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挑战,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应坚持连片开发与具体扶贫项目的有机衔接,坚持各项利贫资源的有机整合,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并重,增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科学性、统筹性、公平性和人本性。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在海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乡村振兴推进大会上,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派员进驻的儋州市雅星镇陀骂村驻村工作队荣获"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过去,陀骂村耕地资源稀缺、产业结构单一,是雅星镇十二五规划整村推进贫困村。作为陀骂村定点帮扶单位,自2016年以来,海南高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扶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乡村调研,制定详细方案,确保尽锐出战、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