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为传承和保护先人的智慧与文明所付出的努力和行动。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形态,具有较强的文化性、稀缺性和独特性。在提倡文化保护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以实现文化的延续性,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非物质文化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提出对其非物质文化性的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传统文化节日却处境尴尬。本文就如何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节日提出四点措施:通过立法对传统文化节日加以保护;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增设传统文化节日为法定节日;发掘传统文化节日创造力,促进传统文化节日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濮飞飞  樊嘉禄 《传承》2011,(15):60-6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类滋润心灵世界、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运用计量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统计出一般性规律,能更好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并以此提出相关性建议,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传统手工艺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除具有自身特点外还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点.由于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原因,传统手工艺等民族文化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树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识,明确保护和开发的范围,加强立法保护与发展创新,采取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我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市非物质文化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严峻形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巴渝大地各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是建设有重庆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和源流,是我市各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形象地体现了重庆各族人民的内在精神,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融民  相似文献   

7.
浅析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美术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权 《前沿》2010,(4):178-180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分,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其保护方面世界各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教育领域,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做得还有所欠缺。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教育之中,尤其是美术教育之中,它的意义和紧迫性很值得我们思索。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现状以及导致出现问题的原因,反思教育,结合美术教育的现状,城市与城镇学校美术教育的核心点应在国家教育宗旨基础上调动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民族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族》2007,(6):17-18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文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145号)的精神,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云南省成立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相似文献   

9.
宋效奇 《前进》2013,(10):49-5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展示的一项极具战略眼光的文化传承工程,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重大课题。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谈几点认识和想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在对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李红勃 《人权》2014,(3):56-60
一、文化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相似文献   

11.
张伟 《天津人大》2011,(11):22-2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竞争力,实现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云政发〔2006〕75号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为建立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加强保护工作,在各州、市人民政府申报的基础上,经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审核,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泼水节”等147个项目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将《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宛政[2015]4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就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只能临终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与在传承和开发名义下造成的文化破坏,这两个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乎成为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的矛盾体。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我们实际上不可能单纯以“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保护的标准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假如不承认那些从农耕和游牧时代流传下来的乡土文化传统可以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继续转换生成,不承认通过空间转换和发展了的各种文化传统可以为当代文化生态的良性化建设做出贡献,那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中所提出的使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就成为空谈,所要促进的文化多样性就只好被解释为博物馆文化的多样性。这种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就只能是对民间文化传统的临终关怀和挽歌。  相似文献   

16.
陈黎  徐功献 《传承》2013,(6):108-109
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封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从开封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让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及其元素动起来、活起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变成现代城市竞争所必需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硬支撑。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展示了不同少数民族的体育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时代的发展、生活境况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再加上面临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发展渐渐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境况堪忧,因此,破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当代转型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于浩 《中国人大》2011,(5):53-54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这部法律的出台,第一次从法律上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确定了国家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保存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方式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标志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历史时期,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段伟 《传承》2013,(4):108-109
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封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从开封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让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及其元素动起来、活起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变成现代城市竞争所必需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硬支撑。  相似文献   

20.
渝府发[2011]2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05]223号)精神,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评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际联席会议审核,市政府同意将《吴癞子的传说》等1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予公布。附件: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一一年四月七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