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海南人大》2009,(6):46-46
王书成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宪法性质的认识主要着眼于其政治性,迄今为止宪法学的政治性和法律性的关系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事实上,以往中国宪法确实被笼罩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故而时下有学者呼吁强调宪法首先是“法”,而应该弱化其政治性。然而如果一味地强调宪法首先是法,则又容易陷入另一误区,即弱化了宪法本身应有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2.
宪法的不断修改体现了宪法与时具进,但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有些问题还值得思考.中国未来的宪法修改就内容来说,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从注重宪法建设的政治性逐渐地向注重宪法建设的法律性转变,从注重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逐渐地向注重宪法的实施转变,从注重立宪、修宪本身逐渐地向注重立宪、修宪的程序性规定转变.  相似文献   

3.
宪法的不断修改体现了宪法与时俱进,但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过程中有些问题还值得思考。中国未来的宪法修改就内容来说,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从注重宪法建设的政治性逐渐地向注重宪法建设的法律性转变,从注重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逐渐地向注重宪法的实施转变,从注重立宪、修宪本身逐渐地向注重立宪、修宪的程序性规定转变。  相似文献   

4.
宪法自身具有的政治性、法律性和文化性等多重属性彰显宪政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形成机理.宪法属性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与实际冲突.对宪法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开展必要的理论研究,实源于中国宪政发展的实践困境.认识宪法自身属性的不同方面,有助于加深对宪法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并为推进宪政建设开辟思维进路.  相似文献   

5.
理论前沿     
宪法观念的更新 朱炜在《政治与法律》2004年 第6期撰文认为,宪法观念在宪政 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人 们时宪法的性质、地位、作用的认 识。因此,在中国实现宪政过程中, 首先应更新传统宪法观念。他强调, 更新宪法观念,必须从以下四个方 面着手:一是从政治化的宪法复归 法律性的宪法;二是从宣言性的宪 法到保障性的宪法;三是从权力本 位的宪法到权利本位的宪法;四是 从修宪型的宪法到解释型的宪法。  相似文献   

6.
宪法司法化是指宪法规范由法院适用的过程,它是宪法法律性、宪法至上及违宪审查的价值目标的根本要求,对宪法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宪法司法化的总体思路应当是:赋予法院违宪(合宪)审查权和宪法的具体司法适用权,建立以违宪(合宪)审查和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宪法审判制度,使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得到认真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我国宪政建设的实践,对我国尚有争论的宪法司法化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着重从宪法的法律性、宪法的权威性及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等方面阐述了宪法的司法适用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重大成果,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具有统率全局的意义。法律监督是现代宪政国家的重要机制,对于保障人权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要实现法律监督中的公平、正义,法律监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实现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相统一,①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和检察机关执法的公信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 ,迫切需要将宪法引入诉讼 ,建立宪法诉讼制度 ,做到真正依法治国。宪法进入诉讼是宪法法律性的必然结果和司法实践的需要 ,是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前提。我国宪法不进入诉讼无据可查 ,根据宪法自身的特征 ,其也具有进入诉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尽管WTO争议解决中延续了GATT中的专家组形式,但在内容上作了相当大的改进,特别是在法律化方面.它以消极的全体一致代替了原有的包括当事国在内的全体一致的通过程序,也就是以准自动生效代替了原先的政治性过滤的方法,这就是它加强了法律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的这种法律性的加强是以上诉机构作为公正性的保障的.专家组程序法律性的加强对于WTO庞大协议体系的执行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性质犯罪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其特有的社会属性。它是因果关系最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刑事犯罪,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严肃的政治问题。认识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社会属性,对黑社会性质犯罪进行定性研究,是解决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宪法最高权威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应体现在实质上。然而我国的宪法权威却是缺失的。缺乏市场经济的支撑,宪法权威失去了经济基础的保障;政党制度可操作性的空白与发达民主政治的缺乏,使宪法权威失去了政治层面的维护;思想上宪法意识和宪法信仰的薄弱,无力支撑宪法权威;在法律层面上,违宪审查制、司法实践中的回避更进一步将宪法权威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远,缺失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合同的概念和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合同已成为现代各国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认为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职能的新型方式,能产生行政法上的效果,是一种行政行为,同时具有行政性和合同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宪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涉及了强调依宪办事,维护宪法权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制约权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方面的内涵。它明确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模式,阐明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指明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道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司法制度的核心是司法权问题。在人类宪政法治史上,司法权经历由不独立到独立、由政治上不存在到政治上存在的嬗变,最终使政治性司法权担当起守护宪法的职责。与域外规范宪法相比,我国宪法上的司法制度有两个明显特色,即法院无权解释宪法、检察权构成司法权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司法独立之核心——法官独立及法官身份保障,我国宪法均未做任何规定。近年来进行的司法改革,有淡化这种特色并补救此种宪法缺漏的功效,值得肯定和继续。  相似文献   

16.
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府作为最重要的权力主体,其政治权力在分配社会资源和调节、监督社会财富公平分配中具有巨大的功能作用,而政治权力也是制约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现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具体细节上也有可能出现与“科学的意识形态”不相符合的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样存在着“能否保持科学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党员的这种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党员的民主权利来实现的,党章赋予党员的民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因此确立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体现。用原因分析方法来研究党员民主权利保障现实问题,根据不同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分析其本质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助于从现实性的角度更好地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促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控辨平衡不但需要程序法的保障,而且需要实体法的保障。与两大法系犯罪构成模式与控辩平衡的契合性相比,我国的犯罪构成模式与控辩平衡之间具有一定的张力。犯罪构成模式的改造必须与我国转型后的刑事诉讼模式对控辩平衡的强调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党的纯洁性集中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等各个方面,其中政治纯洁是核心。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的结合上看,保持党的政治纯洁性,最关键的就是保持党的政治纲领的纯洁、政治路线的纯洁和政治取向的纯洁。保持党的政治纯洁性与坚持党的纲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辩证地统一于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中,坚持党的纲领是保持党的政治纯洁性的首要任务,保持党的政治纯洁性是坚持党的纲领的重要保证,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