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近年来成为举国关注的新闻人物。“心比较狠,手段比较铁”,这是他的自画像,也是人们对他的直观印象。狠到何种程度?他的母校中央财经大学请他讲课,没想到他讲课完后,回头便组织人马审计母校。因为学校的问题“不幸”被他知道了。铁到什么份上?请看一份审计清单: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任期内国有资产流失45亿元;原中  相似文献   

2.
方永刚同志是我们沈阳军区联勤部的客座教授。他精彩生动的讲课艺术架起了联结听众的桥梁.让听众深切感受到创新理论的无穷魅力。当前,怀念方永刚同志。要学习研究他的讲课艺术,提高部队基层政治理论教员授课水平。  相似文献   

3.
前些目子,单位请曹锦清教授来讲课。他的一本《黄河边的中国》,在社科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天他讲的是人文概论。花甲之年的曹先生讲课激情四射,“气场”把话筒振动得数次“啸叫”。他还十分关注听课者的反应,后来我告诉他,那天听课的同志是很有感悟的。譬如,我就对先生关于“权”一字的今古解析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4.
申万胜 《黄埔》2009,(1):60-61
我是在国防大学上学时认识黄彬将军的。那时他是教研室主任,常给学员讲课。但知道他的书法也好,则是最近几年。与黄彬将军接触以后,才发现他对书法非常执着,而且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5.
教学不同于茶余饭后的讲故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讲课的字字句句都应该让学生听清楚。教师讲课时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使人疲于理解,教学效果就要受到影响。不能滥用高音和强音。有的教师整堂都是高八度和惊叹号,声嘶力竭,满头大汗,学生则替他吃力,笑他无能。相比之下,有的教师用低音、中音讲课,慢慢地道来,缓缓地诉说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叙事说理犹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轻轻流淌,学生唯恐把老师的声音滑了过去,听得更加聚精会神。课堂语言速度的快慢、音量高低,都要伟据内容不同而随时调节,不断变化。务使声音强弱起…  相似文献   

6.
刀尖     
谢明伟 《人民公安》2008,(20):20-21
王建军往旁边一跳,卖个破绽,鲁勇军不知底细,狠刺过来。王建军一下抓住他拿刀的手腕,一扭一拧,鲁勇军嗷地一声,刀掉在地上。  相似文献   

7.
在鹤岗,人们都叫他“张黑子”。这是因为他长得黑,还因为当年他在公社当公安特派员时对横行乡里的恶势力的处理比较狠,恶势力说他手黑;   他曾被人诬陷,判刑两年,就在现在工作的鹤岗市第二看守所服刑;后来,他刑满释放,组织上给他平反了,他又被安排到这个他曾在此服刑的看守所任所长;   演讲归来,他坐在我的对面,无声的笑从他脸上布满沧桑的褶皱中溢出。我的脑海中不断地闪映着他曾经的往事,从他宁静而安详的面容上,从他脸上那些或深或浅的皱着的纹路中,我努力地解读着他曲折的警察生涯。   秋天的北方,饱满而且丰盈…  相似文献   

8.
莫讲狠话     
领导也有生气的时候。生气时,切忌发怒、讲出狠话。讲狠话即讲凶恶的话,这难免不带有凶恶的貌。关汉卿《救风尘》中有这样的描述:则见他恶哏哏摸按着无情棍。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恐惧的  相似文献   

9.
田立 《文明大观》2001,(10):35-35
这里的榜样,特指传媒所“树立”的、供我们普通人学习的先进典型。我对榜样的怀疑,缘于初中时亲历的一次“树榜样”的过程。我的一位化学老师被定为省级先进。他口才不好,讲课平铺直叙,令人昏昏欲睡。好在他很善良又负责任,因为讲课质量不好,所以自习课他常常下班辅导,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不厌其烦。因为下班辅导花的时间多,所以他常常需要加班加点改作业,因此而成了全校最符合先进形象的人: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以校为家。所以他一直当着学校的各种先进。这次如果一如既往地评他当劳模也很正常,问题是这次评先进是在“四人帮”倒台之后,按形势的需要这次评先要突出业务成绩,这就麻烦了。  相似文献   

10.
易中天讲课能讲得这么火热我觉得很正常。别人的评价我不敢说,但至少我认为他讲得好,他讲的历史深入浅出,而且言之有物,言之有味,连非学术中人都听得懂,能这样讲课的老师还真不多见。如果不是他的讲课通俗易懂,估计一般人才不会去看《三国志》  相似文献   

11.
“早就知道现在办事好狠了(好多了),没想到好这么狠。”离开9号窗口,赵学林不由感慨。  相似文献   

12.
张灵 《今日广西》2007,(17):1-1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做个小测验。”然后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相似文献   

13.
颜穑 《就业与保障》2008,(11):31-32
认识杨云招的人都说:“杨云招啊,活脱脱就是一个城里姑娘,时尚、讲究,懂得生活。”但,当你真正坐下来与她谈天说地时,杨云招的朴实才会逐渐明朗起来。采访间隙,将乐县邮政局局长告诉我们:“你别看杨云招娇小柔弱,其实她是我们这里工作最有狠劲的员工。”“狠!有多狠?”局长开玩笑的说道:“特别狠!”带着这句话,我们走近了杨云招,走近了那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人。  相似文献   

14.
人生苦短。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理应爱惜自己、善八待自己才对,为什么要对自己“下狠手,,呢?这不是明摆着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么。非也。我这里所说的“下狠手”,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自珍自爱—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严于开展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5.
大石子     
一天,一位时间管理专家在向一批商科学生讲课。为了清楚生动地说明问题。他给学生做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表演。  相似文献   

16.
张宝良是复员军人,1988年经人介绍踏进了天津市红桥保安公司的大门,一干就是12年,如今是红桥保安分公司二中队副队长级班长。期间9次被评为分公司级先进个人;3次被评为市总公司级先进个人。多年来,哪个班组领导不得力、班组工作混乱不好管理、哪个班组与客户关系不融洽、不好开展工作,公司及中队领导首力想到的就是张宝良。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难不倒的班长”。张宝良当班长的秘诀只有一个字——“狠”。只有在“狠”字上下功夫,一切才会水到渠成。凡是班组中出现了问题,张班长都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即发生违纪苗头不放过;…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8日上午,云南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举办了“法治之光”系列知识讲座,马老应邀为法官们讲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来自云南三级法院的部分法官以及部分检察官和公安民警近500人齐聚一堂。马老的讲课幽默风趣,意蕴悠远,他还结合了云南法院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该案例当时被拍成《血色宽恕》电视片)进行讲解,在马老的讲课过程中,大家不时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8.
新事篇     
理论与实践七旬老人的爱国心 周口市年逾七旬的老中医普森,1947年从师于沈丘县世代名医孙文斋,解放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后,他又重操旧业,开办了普济方中医诊所。1980年至1983年,他在沈丘县城关镇自费创办了中医学习班,免费招生,义务讲课,为社会  相似文献   

19.
罗屿 《小康》2012,(9):36-39
正作为经济学家,他说自己不会从政,以期更为独立全面地观察社会;他亦不会讲些绝对化的"狠话"。他以下棋为经济学家作比,有的人看得远些、全些,但没有人绝对正确,都需不断修正自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省市纷纷立法“强制”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规定相应处罚措施,笔者通过阅读、比较相关惩罚条款,发觉辽宁省下手“最狠”,规定最严,最有力度,企业拒协商纳入不良信用记录,等于扼住了企业的生命咽喉,堪称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