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今年“两会”期间、和一位代表聊天,说着说着他惆怅起来,称本届代表当下来,会上提过不下几十条建议.却没有一件被“重点”。见我不解,他说不是每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都将十几条建议列为重点处理建议吗。  相似文献   

2.
在近几年每年的全国“两会”上,西装革履、留着标志性的半圈络腮胡的韩德云总是格外受媒体“青睐”。“不留胡子,别人记不住。”他自我揶揄道。韩德云今年51岁,是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全国人大代表。其实,他想让别人记住的不是他的样子,而是他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建议。2006年至今,他已连续7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这项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的十年     
近8年时间,通过“区长在线”、“市长信箱”等,向政府提意见、建议800多条,平均三四天就一条,他叫姜学国。以往,老姜在盐粮店当过学徒,在煤矿做过教师,在基层企业担任过工会和车队的职务;如今,老姜退休已近廿载,独居杨浦,居所十多平米——无论退休前还是退休后,老姜都是普通百姓。然而他的意见和建议,养老保障、就业上岗、食品安全、外来民工、社区卫生、旧区改造、市政交通等等,都事关民生大事。关于姜学国的故事,不少媒体已有不少报道。去年底,我们如愿与老人见面畅聊,并约他自己写写自己,这便是以下这篇自述的源起。《书-大禹谟》日:“耄期倦于勤。”但姜学国先生于今仍勤于写作,更勤于“身退不忘忧国,言微照样放声”,向政府表达民意而不倦。我们衷心祝愿这位老人家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4.
900多人次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续8年对同一问题提出建议和提案,成为政协史上人数最多的大提案之一。虽然该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但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说白不说,白说也要说”的韧劲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两会”期间,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5.
今年两会期间,在媒体记者的注目下,陈光标身穿草绿色西装骑着自行车来到人民大会堂。他虽然不是两会代表,但已经连续13年列席旁听。他还给300多位委员赠送了来自无污染地区的"陈光标好人"罐装空气,并倡导大家绿色出行。如果不是"不小心弄丢了",原本他还有一顶绿色的帽子要戴。会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会坚持走我的创新道路。但是,今后两三年,我会稍微低调一点,我的媒体曝光率要减少六七成。"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1,(4):32-33
文章的标题来自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副会长胡有清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网上“晒”出的履职日志第一篇的题目。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人大代表就是要反映民意,当台湾省的人大代表,就是要把台湾同胞的意见建议带到全国‘两会’。”  相似文献   

7.
廉租房工作问责贵在动真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过去已有一段时间了,但这两条消息依然令人振奋:3月22日.建设部发布《关于各地落实住房建设规划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称,“廉租住房建设滞后的地区,要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建设郜部长汪光寿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今年年底,中国所有的城市,包括县城都将建立廉租房制度,对最低收入家庭。政府要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8.
徐燕 《中国人大》2009,(18):35-35
眼看代表们在“两会”上提交建议已过去半年,对这些建议的“命运”,代表们关心,精神上已融入“两会”的百姓自然也关心。虽然年底前常委会将面世一份详尽的办理情况报告,但“先听为快”还是吸引我们旁听了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徐燕 《中国人大》2010,(10):35-37
最早关注宋心仿是在今年的“两会”之前,因为他提交的建议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对一个行业来说,这是件功德无量的事,对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来讲,这是最好的履职见证。“两会”期间,我登门拜访,与宋代表聊了很多、很深。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有的地方“两会”已经胜利召开,但媒体关于“两会”期间的热点、亮点的报道却使人记忆犹新,今年的“两会”与往年相比除了更加开放、大会纪律更加严格、代表委员们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外,有关“两会”如何俭约的报道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办一个俭约高效的“两会”成为许多地方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汤镇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深受“信骚扰”和“信诈骗”之苦。他说:“虽然我没有受短信的骗,但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受骗。”因此他提出《手机实名制可治“信骚扰”》的提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手机买名登记制度的法律规范,正等待国务院审批。(6月4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2.
刘彦华  刘亚婷 《小康》2014,(8):54-57
虽然关乎国计民生,但无关他的产业,也无关他的个人利益。“中国能源梦”这个今年两会最精彩提案,或许就是对姜铁民“匹夫之志”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3.
陆鸣冈自2003年当选为江苏省十届人大代表以来,一向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民生,勇于探索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不渝地尽自己的力量为百姓大声疾呼、为政府排忧解难。2008年,他再次高票当选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更是成省内各媒体关注的热点人物,逢会必报,被中共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点名为镇江代表团的“议案大户”。七年来,他一共提出建议三十多件,由他领衔提出的议案有五件。  相似文献   

14.
翟峰 《中国人大》2009,(16):43-44
2009年“两会”期间,很多网民在网上热传一条人大代表建议,即“建议国家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保存和刹用的行为,有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利”。事实上,人大代表的建议和网民们在网络上热传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问题,已是一个“老话题”了,但也是当今社会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2010的全国两会上,有一位“美女记者”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眼球。她在3月8日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提问卫生部部长陈竺关于农民工“开胸验肺”的问题,一打激起千层浪,成为两会上的一大焦点。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都对她进行了报道,数百家媒体纷纷转载。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两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往往是媒体报道的焦点,有读者建议,对每年的“两会”热点问题,媒体除了聚焦代表、委员们外,也可以关注一下非代表、委员们的看法和建议。为此,本期“两会专题”我们围绕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看病难等“两会”热点问题,特邀、采访了一些非代表委员们,他们是如何从各自角度解读“两会”热点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从以往的“两会”消息情况看,人们虽然能在媒体报道中了解到相关的建议与提案内容,也能知道有关建议提案人的姓名,但有时并不能了解建议与提案人的职业背景,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有关会议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选民对相关建议与提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自己收集的有关公众利益的12条建议在通过常规渠道传递未见效的情况下, 深圳市民李红光女士便自己花费10万余元把这些建议以广告的形式刊登在5月24日的《南方都市报》上,希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引起关注并把建议在随后召开的该市“两会”上提出。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美而奇”酒店的经纪人爱德华·摩尔斯福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术。他虽然希望生意兴隆,但对那些嗜酒如命的人是极不赞赏的。他提出要将自己的酒店变成不出一个醉汉的酒店,而又能吸引好酒者。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两会万众瞩目,网络、报刊、电视,越来越多的媒体,对两会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真切地记录、解读和剖析。我们遴选出2010全国两会的“十大关键词”,试图将两会再现,并引发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