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海南省委党校大量批发“注水文凭”的丑闻被新闻媒体曝光之后,引得举国哗然,一时成为舆论声讨的目标。文凭已经成为担任领导职务的重要标准之一,相应知识层面的人担任相应的领导职务,这个规定的初衷,无疑是要提高领导人的知识层次,但“注水文凭”的贩卖,与这一切初衷严重违背了。其后果,就是拥有的文凭越来越高,但知识层次不见提高,而能力却越来越低,越来越不适应知识社会的需要。海南省委党校的“注水文凭”丑闻之所以成为声讨目标,依笔者分析,有两大动因:其一,党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其实际知识水平和此一学历应当具有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凭的批判     
文凭,作为一个人知识水平的象征,曾经是就业的敲门砖,晋职晋级的硬杠杠,甚至是身价的标签,特别是名校的文凭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然而这种不断膨胀的“文凭热”却导致了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惟文凭是举”,  相似文献   

3.
用人单位的“挑剔”使文凭有效期变短 在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上,一家公司的副老总对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你的文凭只代表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只有 6个月。要想在我们这里干下去,就必须继续为你的“知识仓库”充电,并将“知识仓库”转化为“智慧工厂”,否则,仅凭你的一张文凭在这里只会失败。 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文凭是敲门砖,进门之后,勤奋、敬业、继续“充电”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才是晋升的阶梯。同是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同校同届同专业,文凭虽相同,但几年以后,各自情景却大…  相似文献   

4.
应届大学毕业生跳槽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高校扩招的推动下,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市场也逐步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虽然对于大学生来说谋得一份职业并不容易,但大学生“跳槽”现象却越来越普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率达到70%,且就业过程中的违约大部分是学生所为。大学生匆匆就业,随后时常跳槽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产生了不少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知识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才资源是21世纪世界各国争夺的稀缺性资源。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更是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上却呈现出青年“知识失业”现象: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的知识性人才,有许多知识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为“贫穷的奢侈”。按照国际劳工局的定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知识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表现。青年“知识失业”可以表现为显性失业,即青年劳动者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愿望,却无工作机会;也可表现为隐性失业,如就业不足、人才浪费和“教育过度”;还可表现为知识青年理想与现实具有较大落差的自愿失业和“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摩擦性失业等。  相似文献   

6.
时下,一张文凭、一项技能吃一辈子已成为历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型社会迎面走来。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人才不“充电”就会“贬值”。不少高  相似文献   

7.
孙静 《现代领导》2009,(2):21-21
如今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在浙江省余姚市。却有这么一批大学生,来到一片广阔的天地,在同龄人还在为办公室的人事纠纷小打小闹的时候,他们已经抬起倔强的额头,踏上自己的人生大舞台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8.
真假文凭     
我们似乎又进入了文凭社会。文凭已成为进入社会或社会某一阶层的入场券。求职的人若是没有文凭,几乎是寸步难行。而且,对文凭——我把各式各样的证书都包括在文凭之内——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单有大学本科的毕业文凭在求职时已不具优势,虽然我们每一万人中还没有几个大学生,但招人的单位早已恨不得一个个都是博士,尽管那个职位或许只要中专水准就完全可以胜任。于是,为了在求职竞争中获得优势,人们便多多益善地积累“证书”——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等级;驾驶证、资格证、技术等级证,等等。据说,证书越多,竞争力越强。  相似文献   

9.
相较于农村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轰轰烈烈,在城市社区就业的大学生似平有些“寂静”。但我想,他们应当同样有一番“大作为”。社区日益成为城市治理的焦点,其中市民的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颇为重要。如何引导,让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认真研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10.
刘文涛  利爱娟 《前沿》2014,(11):190-19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国家和社会广为重视,在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和改革毕业生就业体制的过程中,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发展不断革新,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两难”现象,这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也是大学生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错位的矛盾。这种现象暴露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社会要求、个人取向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适应,需要我们在分析客观环境因素及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构建多个抓手的立体式指导方案,引导大学生提高就业力,实现最优就业。  相似文献   

1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看似热闹、互动的课堂最终又归结到教师的授课之中;师生之间的问答其实质是在步步落入教师事先设好的“圈套”之中。令教师们困惑的是,他们仿佛已经理解了现代教育改革的理念,也想在实践中实施,但最终却仍不知不觉地回到旧式窠臼;令学生们感到疑问的是,他们在课堂上已经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知识却很难转化为他们的实际能力。究其根源,在于人们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受其知识系统所支配。在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里,除了可以用言语表述的显性知识之外,还有着另一种更深层次的默会知…  相似文献   

12.
曾骊 《青年探索》2013,(6):62-68
网店是依托网络技术进行的新型商务活动,是消费和创业的新途径,也是全球经济竞争的新课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摆在我国就业的首要位置,大学生创业状况还不适应扩大就业的需求。通过对浙江省42所高校的调研,探析大学生网店创业现状,认为鼓励大学生网店创业,应将培养创业就业能力作为职业生涯准备的一个最优予以考量,最后提出“大学生网店创业生态圈”。  相似文献   

13.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倒逼大学生在校期间尽早进行就业准备。就业指导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但多数高校就业法律指导比较薄弱。劳动法体系的内容对大学生求职和就业有很大的帮助,高校有必要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把其开设为全校通识课。劳动法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应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应以就业和劳动权益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热点研讨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劳动法通识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扩大毕业生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报载,时下大批的各级官员们纷纷以各种名义走进校园,在职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已成为社会上的一大风景,对这其中部分官员们所取得的文凭,有人戏称为“官员文凭”。在职进修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提升知识更新进程,本无可厚非,尤其是各级官员利用空余时间推却各种应酬坐下来充实自己,则更是难能可贵。但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官员文凭”和官员学习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对称的问题。细品“官员文凭”,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特”。不少官员入学时不需要经过统一考试,而是经过各…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生求职难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青年就业已经成为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接受过较高的知识教育的青年,即大学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就业更是成为人们以及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也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热点。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理论界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对此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社会各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注意力大都放在“结果”上,而对就业前的“求职”环节注意不够。本文从就业前的环节“求职”入手,试图以经济学的视角,对青年就业的难题求解。同时也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工作重点是否应当前移,以争取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实习制度:鲜花可否结出饱满的果实? 随着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提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也成为当下的“焦点议题”。作为就业之前的一个“缓冲期”,实习业已演化成了就业的一个重要“砝码”。强化实习已成为弥补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你好。近年来,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热。确实,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村官”,但大学生“村官”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8.
从"高级家政员"再看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女大学生就业更难也是公开的秘密。笔者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有一个致命的硬伤,那就是对工作岗位的观念问题。大学毕业生希望找到一个工资比较高、又与所学专业对口、工作性质比较稳定、有发展前途、工作地点又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作,即收入、稳定、地点、前途是大学生们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笔者以为,有些工作岗位其实是能满足大学生们以上的首要因素的,只是由于受社会的观念限制,一方面供求之间矛盾尖锐,市场紧缺,另一方面大学生却找不到“就业难”的出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干部在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干部的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有些干部的文凭含有“水分”。这些“泡沫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些被百姓戏称为“真的假文凭”有不少是采取非法手段“骗”来的,比如违纪动用公款、请老师吃饭等。这些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儿,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文凭腐败的出现,既有干部个人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诱因,同时高等院校学籍管理松懈也是一个原因。比如有的干部向老师家打个电话…  相似文献   

20.
获得成功是每个青年人所期望的,更是大学生所期望的,不少大学生也尝试从“成功学”中获得成功。虽然部分大学生对“成功学”有认识上的误区,但是“成功学”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矛盾,“成功学”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成才目标的实现。高校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素质拓展计划中应用“成功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