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推行村民选举村民自治的背景概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的分配方式,农户开始掌握了相当的农村资源分配权.过去,是集体掌握着分配的主动权,农民劳动后,年终向集体和国家要分配,现在则是国家和集体每年都要向农民收取税收和提留等,国家和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直接化了.这种利益关系的直接化导致了两种后果:其一,在广大中等以下经济地区的农村,由于乡镇企业不够发达,集体要兴办公益事业,如修路、引水、建校等,都需要依靠农民的财力和人力;其二,农民也更关注村务、财务的公开,这主要是大部分款项都要向农民收取,他们自然要关心这些资金的使用.城郊农村的农民通常还更关注土地征拨、土地租用款项的来龙去脉,有的农民常为此类事情上访等.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农村新旧体制转换,社会结构调整,利益关系变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农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也明显起来,并且在一些地方还比较尖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种。1、农村体制改革,使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矛盾集中反映在农村干群关系上。首先是千家万户向国家交售合同定购和集体提留粮由干部挨户催,还有计划生育、划分宅基地等许多工作,都要由村干部出面去做。农民则往往考虑和设法维护自家的利益,这就导致了直接矛盾与冲突。其次,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民主意识增强,对问题敢于揭摆,对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集体财产依次归属于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所有,立法以及实务部门也就将生产队视为了基本核算单位,农民集体财产就主要归属于生产队所有,但随着对人民公社体制的政社分离的改革,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就演变为各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管理范围内的农民集体财产就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管理,同时,政社分离改革的另一后果就是农村公共事务处于无人管理的境地,立法也就允许设立村民委员会而予以应对,在借鉴城市居民委员会内设居民小组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村民委员会就内设了村民小组。当然,乡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分别主要以原公社、原生产大队、生产队为基础而进行设立,因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并没有设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就担当了管理农民集体所有财产的职能,尽管村民委员会是否存续处于不确定状态,在没有独立设立管理农民集体所有财产组织的情形下,村民委员会就应当予以继续管理农民集体所有财产,村民小组享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就毋庸置疑。不过,现行立法关于村民小组的规定过于简单,有必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改革带来的新矛盾 一方面,由于农村经营体制的改变,国家对农民的生产管理由行政管理向经济指导转移,在国家与农民的两者关系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农民对国家和集体的依赖性减弱。农村经济体制的改变,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在国家和集体的直接干预下进行,而是按照经济利益的趋向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其利益的大小,绝大部分取决于他们自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必经途径,村民自治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因素和关键环节。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景规划,并最终步入农村和谐社会的蓝图局面,就必须实现由村民传统自治向村民整合自治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培育基于广袤农村的公民社会,整合农村中秩序、利益、意愿等多维度的内容,推动“和谐”价值导向的善治进程。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作为村民参与管理的农村政治制度,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形式。村民自治赋予了村民更多的话语权。在村民自治背景下健全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确保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关于村民自治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在农村面对的具体处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模式、村民状况、文化特征四个方面 ,它们都对村民自治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村民自治的性质 ,村民自治的功能应该是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民主要求 ,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满足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需要。要克服具体处境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功能 ,就必须对村委会选举、村民决策、村规民约、财务管理以及村务公开等制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是村民自治和农村社会变迁的客观要求。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是消弭村民自治进程中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矛盾、推进村民自治真正落到实处和加强村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根本解决办法。村级党组织功能转换的内容 ,就是要把直接管理生产和全面干预农村社会事务的功能转变为以农村“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为轴心的功能结构”。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委员会和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村社会里内生的两种组织形态,都是为了满足村民的利益需求和保障而存在的。要以利益为基点,建立两种组织形态的利益传输、动力、参与、实现机制,实现两者的联动。  相似文献   

10.
以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分布为标志,作为村民自治主要内容之一的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开始进入全面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村民自治通过民主选举,实现了村民在政治上的民主和经济上的平等,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之上的国家与村民关系,在逐步消除人民公社体制下村民服从国家关系的同时,促使民主选举由自发向法制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的权力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权力是政治学研究中恒久的课题,政治行为都是权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也受到农村权力结构的重要影响。多元的权力符号与代码是新的农村组织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在权力流的传播下逐渐形成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村民、县制与村政等良性互动的权力博弈与资源配置机制,达到权力分配与资源整合的最大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公司等现代农村经济组织形态和现代产权运行机制,其方法是将集体资产合理量化并以股权的方式分配给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使农民由原来抽象地行使集体资产所有权变为具体地行使公司(企业)出资人权益。农村集体资产除了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外,同时还是广大农民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同时着眼于合作社时期的农民投资关系、农民在集体资产中的劳动积累关系和集体资产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关系,才能保证量化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使改制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主要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形式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民自治的民主自治性表现为四个方面:从产生背景看,村民自治是维系农村社会稳定、弥补制度真空的自治性民主;从发展历程看,村民自治制度的逐步完善、推广觉醒了农民民主意识;从实践层面看,村民自治是实现国家行政与农村民众之间良性互动的缓冲带;从发展趋势看,村民自治作为基层民主载体是国家民主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从村民自治的发展困境谈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来,我国的村民自治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但体现了广的农民的利益需求,保持了农村的稳定,而且极大的推动了农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今的农村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作为人民公社替代制度的村民自治面对当前农村的一些新的问题,显示出了很多的无力,村民自治的发展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新时期村民自治制度出现了怎样的困境?现阶段乡村治理的走向?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一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其核心与精髓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村民自治实现了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 ,更体现为亿万农民的伟大实践。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行村民自治。在农村推行了直选村民委员会的制度 ,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这是加强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村委会直选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推…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依法治国、依法治村步伐明显加快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如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领导、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搞好村民自治的根本保证 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适应农村改革的形势,重新组织农民、团结农民、领导农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村民自治是在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的自治,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是相互统一的。实行村民自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也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坚持和实现党的领导是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广大农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10月17日,肯纪委向媒体通报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的l7个典型案件,50名基层党员干部已分别受到严肃查处。  相似文献   

18.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要把完善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抓实抓好。要大力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意识,着力推进村民自治中“四大民主”的科学化、法制化进程,努力优化村民自治中的各种关系,建立高效能的农村社会整合机制,为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村民选举权是法律赋予村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及农村利益关系的日趋复杂,村民选举权利在一些地方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这不仅挫伤了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也破坏了村民自治组织的合法性,进而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应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建构相应的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从而从制度安排上保障村民选举权利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20.
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完善基层民主,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已成为共识,只是在修改方案上存在分歧(小改、中改、大改)。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来看,农村集体组织包括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和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相应的组织法,实践中是否存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与村民自治组织关系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已经对基层民主的实现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障碍。因此,如何定性村民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成为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面临的前瞻性问题。本文以两者应该合而为一为出发点,阐述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