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溃。”怎么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屋建瓴地指出,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各类人才在海南各尽其用、各展其才。人才服务工作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才服务工作中,医疗保障是重要一环,它是通过增强人才安全感、幸福感从而增加引才、留才筹码的重要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30年前"十万人才下海南",创造出了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的恢弘图景;30年后"百万人才进海南",海南以诚意之心向全世界英才敞开怀抱。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海南,需要大量人才"南下"奉献,特别是在当下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时期,不能将引进人才视为"单向行动",既要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为人才营造可施展拳脚的大舞台。今年5月13日,我省正式发布了《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向天下英才发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并要求"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有突破",为海南人才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如何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建设海南自贸港,关键在于人才。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全面开局之际,海南人才工作部门将勇担使命、抢抓机遇、实干创新,坚决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部署要求,加快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战略,推动全省人才事业超常规发展,广聚四方英才,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中国伸入热带的名副其实的"热土".在这块富饶而贫穷的土地上,曾发生过"橡胶热"、"垦荒热"、"知青移民热"、"南繁育种热"、"汽车热"等等轰动一时的热潮.当时间跨入1987年的时候,伴随着一次次从南太平洋刮来的热带风暴,骤然间又一股股热潮从四面八方向着这片热土席卷而来."考察热"、"投资热"、"购置房地产热",一热接着一热,一潮追着一潮.而最热的一股浪潮,则是古今罕见的"人才流入热",也称"海南人才潮".海南人才潮起于1987年9月,1988年6月退落,前后十个月,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正从"长征精神"到"海南精神",贯穿其中的是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对今天的海南来说,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以"海南精神"不断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动能。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其历时之长、征程之遥、路途之险、困难之巨,举世罕见。红军长征是一部大  相似文献   

7.
<正>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省委书记刘赐贵多次强调,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不能光打自己的"小算盘",更要着眼大局、服务全国,做到"两个注重",即招商更加注重引进外资,引才更加注重引进国际人才。  相似文献   

8.
陈耿 《今日海南》2009,(1):42-43
在海南,海南中学赫赫有名。作为"海南教育事业的一块金字招牌",这所名校刚刚度过了建校85周年华诞。而提起它的前身私立"琼海中学",一个人物则不能不提起,他就是学校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钟衍林。  相似文献   

9.
<正>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如今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期,笔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行思考,提出了海南亟待发展的"七大新经济",即度假经济、生态经济、分享经济、美丽经济、海洋经济、人才经济、创意经济,以期助力实现"海南人民的美丽家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的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度假经济是海南新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10.
<正>对海南来说,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既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又是一次重大机会。作为东道地,如何借力论坛,唱响博鳌"海南旋律",加快海南发展,大有文章可做。唱响博鳌"海南旋律",海南不能满足于当"优秀服务员"。博鳌亚洲论坛是继北京APEC会议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又一重要舞台,海南长期举全省之力做好年会服务保障工作,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也责无旁贷。为此,海南每年都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嘉奖。与此同时,海南还要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示范力,挖掘和统筹运用论坛资源,借助论  相似文献   

11.
正人才是第一资源。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省委书记沈晓明指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要加强育才引才留才工作。省长冯飞也指出,人才问题是自贸港建设的核心问题。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安排,省委人才发展局认真组织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下称"活动"),广泛深入基层调研,着力破解海南人才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注重制度和队伍建设,形成人才领域"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长效机制,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共引进人才10.1万多人,同比增长274%。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12,(12):32
何为"美丽"?翻看辞典的解释就会发现",美丽"是指让人看到、感到美好的一切事物。从字面意义上不难理解,所谓的"美丽",不单单是要用眼睛看,同时也需要用心去感受。着眼海南,在眼睛看得到的地方,我们确实很美,也越来越美,随着全省上下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海南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赢得了一片"美"的赞誉。但相比较之下,我们的内在美却仍是一块短板。想要建设成"美丽海南",不但需要生态环境的自然之美,更离不开文明之美。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海南充分认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16,(4):2-3
正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是海南民族地区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2006年,海南黎族"三月三"节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多年发展,"三月三"已成为传承和弘扬海南黎族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族地区经济成就、促进商贸旅游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盛会。2016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主会场设在素有"养生天堂"之称的白沙黎族自治县。节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制约海南发展十分关键的因素。习总书记要求,“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5月6日,省委书记刘赐贵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刘赐贵强调,要充分发挥海南优势。加快构建符合海南实际、具有海南特色的人才发展机制,让各类各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在引才用才上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5月14日,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时强调,人才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因素,要以满腔的热情和细致的工作,把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细化、实化。本刊今起开设《人才战略》栏目,为我省“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更好落地实施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才断想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这是圣贤们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来强调人才的重要性的。眼下,有很多单位、部门正在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然而,一些领导却对"人才"的认识存有误区,忽视身边的"闪光点",一味强调"拔尖人才",眼睛向外,以求贤若渴之心"招贤纳士",结果造成身边各类人才的闲置,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海南教育也遇到了发展瓶颈,特别是近几年,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对海南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对未来10年海南旅游产业人才需求数量进行预测:到2020年,海南旅游人才队伍总量至少达到47.7万人,需求缺口超过20万人。发展海南教育,不外乎抓好"两个轮子":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比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视阈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变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巨大的人才资本,使发展的"包袱"转变为建设的动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之策。但我国长期以来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落后,农村人力资源大量积淀,开发面临的问题、困难很多。根据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的新的定位,结合农村人才的分布、主要表现和开发的现状,应从推进"四项工程",营造良好氛围;健全"四项机制",保证合理充分;夯实"四大教育",建立培训体系;构筑"四大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几个方面理清农村人才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二线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愈演越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流入二线城市的人才能够安心在城工作,中央政府要加强和优化对经济资源、人才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工作,地方政府应不断探索满足人才之"高级"需求的有效措施,真正让人才"把心留住"。  相似文献   

19.
正肇庆市秉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大力实施"西江人才计划",下好人才"先手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随着大环境的改善、大交通的支撑、大平台的承接,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旧称端州,有"中国砚都"之美誉的肇庆,迈进了大建设、大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刘宗周《人谱》归纳了人的六种"过(恶)",即"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和"恶",并设计了"改过"工夫步骤,即:针对妄惑微过,则"静坐读书",于闲居之地,明人禽之别、敬肆之分,体悟"本心"之"明";针对七情隐过,则"知几葆任",惩欲窒忿,当下廓清;针对九容显过,则"变化气质",以气质定威仪,由知礼而显性;针对五伦大过,则"随事体当",践履敦笃,常怀黾黾战兢之心,以尽伦常天道;针对百行丛过,则"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由尽吾之心而尽人尽物;针对成过之恶,则"克念始终",时时自讼反省,时时迁善改过,迷而后复,成圣成贤。《人谱》的改过六法表明,无论个体之人犯怎样的"过(恶)",其"本心"始终净洁澄明,迁善改过工夫本质是证"心"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