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祖国大陆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台声》2001,(4):22-22
尽管台湾当局一再试图以“戒急用忍”政策来阻碍两岸的经贸交流,但自 1987年海峡两岸开始民间往来至今,已有近 5万家台湾公司来大陆投资,投资总额达 3万亿新台币。近年来,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呈现大型化、高科技化及上下游集体化的趋势。许多台湾高科技企业受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前景吸引并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突破台湾当局的诸多限制,筹措巨额资金,加快投资祖国大陆的步伐,设立大型生产基地,为企业发展创立新的根基。 台商投资大陆 高科技产业的原因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初期,投资大陆的台湾企业,多采用 “区域分工型”的经…  相似文献   

2.
受祖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潜力的吸引,台湾食品业无不看好大陆食品市场,近年来纷纷将经营重心转移到大陆。岛内食品厂商赴大陆投资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热潮,发展至今已成热络局面。台湾食品业上市公司中,“统一企业”、顶新集团已发展成集团规模经营的态势;另外“味全”、“卜蜂”、“中日”、“台荣”、“久津”、“大成”、“益华”、“福寿”在大陆投资事业皆已批量生产。1996年岛内多家食品厂商投资祖国大陆又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了群体台商逐鹿神州的形势。机会均等,大小企业争起跑一位北京台商说:“大陆是一个重新洗牌的…  相似文献   

3.
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实行限制性措施的“戒急用忍”政策,并不能阻挡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在经济利益和市场法则的驱动下,台商纷至沓来,投资势头有增无减。据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去年台当局核准赴祖国大陆投资案件为729件,比上一年增长了90.8%;投资金额为16.1亿美元,增长了31.3%。迄今台商赴大陆投资案累计已达15602件,总投资金额已接近100亿美元。台商赴大陆投资额已跃居台湾对外投资的首位。看好祖国大陆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是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因。由于祖国大陆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看好的经济成长地区,世界…  相似文献   

4.
几百年前,大陆人“从唐山过台 湾”,落地生根,建设台湾;50年前起,海峡两岸隔绝达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约15年前,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而今天,台湾人纷纷到祖国大陆当“台干”、做“台劳”,经商,工作,生活,寻梦。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台资企业越来越多,从台湾岛内到大陆台资企业工作的台籍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也不断增加,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台干”。目前在大陆的“台干”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过去,尽管大陆“台干”的工资待遇较岛内高得多,但毕竟是远离…  相似文献   

5.
在1992──1993年期间出现了台湾企业大规模投资祖国大陆的“大陆投资热”的形势下,台湾当局于1994年起提出并实施了“第一轮南向政策”,即台湾“行政院”颁布的“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经贸工作纲领”,该纲领实施的期限为3年,实施的范围为东盟7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文莱)。“第一轮南向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资本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而抑制了台湾资本对祖国大陆的投资。1996年该纲领期满后,1998年1月,台湾当局将纲领的实施范围扩大到柬埔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并更名为“加强对…  相似文献   

6.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7.
台湾商界最近表示,中国大陆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为两岸经贸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将出现新高潮,有利促进两岸“三通”、打破“戒急用忍”的限制。如果今年中国大陆正式加入WTO,台湾也有望在大陆之后以“台彭金马关税领域”名义加入。大陆入会后关税降低,限制减少,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有利于促进两岸贸易增长,使两岸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祖国大陆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台商进口原料与零部件降低成本,促进台湾增加对大陆出口,提高出口竞争…  相似文献   

8.
檀江林 《台声》2002,(6):16-18
从“亚太营运中心”到“全球运筹中心”1995年前后,台湾李登辉当局为阻挠岛内厂商大量转移祖国大陆设立生产基地,制定“戒急用忍”政策,采取种种手段限制厂商西进,而鼓励他们“南下”东南亚投资,并进而提出将台湾建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但随着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大批台商在东南亚的投资血本无归,所谓构建“亚太营运中心”随之成为泡影。相反,那些敢于到大陆吃第一份螃蟹的台湾厂商却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如统一、顶新、旺旺、汤臣等集团不仅在祖国大陆站稳脚跟,获利丰硕,而且也成为最受大陆欢迎的品牌。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樊宁 《台声》2002,(5):32-34
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来到祖国大陆工作、生活。江苏省苏州市是台商投资的密集区,其中,很多台资企业落户苏州新区。为了谋求产业的第二春,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阖家团聚,台商老板、台籍干部携带家属来到大陆这个全新的环境。他们怀抱怎样的梦想来到大陆?圆梦的有多少?带着诸多疑问,我走进苏州新区“台商圈”。“台商到大陆投资是挡也挡不住的”2000年9月当选为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的王勋辉,身材魁梧,很富有感召力。身为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1992年就从台湾来到苏州新区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10.
面对台湾当局一向内、内而三推行“戒急用忍”的大陆政策,台塑集团董事K卜永庆说过这样一句话:“已有3万多家台商忍不下去f。”台湾一位战略评论家也说:“戒急用忍,还要忍多久y忍过了头,让台商喝西北风去!”事实也的确如此。近些年来,许多台商冲破重重阻力投资祖国大陆,已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尤为可喜的是台湾大型石化业被阻挡多年以后,如今投资江苏沿江地区来势很猛。U前,台湾合成橡胶、和桐化11、国乔五化、奇美公司、南港化工、南亚石化等10多家大型石化企业相继在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等地落户,江苏沿江地区作为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1.
台湾有关方面发表的2000年10月份各项景气指标均呈现大幅下挫趋势,其中景气领先指标创近26个月来最大跌幅,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跌至3年来的最低点。当局不得不承认,这显示经济前景再有反转的可能性相当低。新发布的景气领先指标和景气同时指标,已经是今年3月以来第五次双双下挫。  目前在台湾岛内出现了一大特殊现象:希望到祖国大陆谋职的中高层主管大增,连不少单身女性也表示有意赴大陆工作。由于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台商对政局不具信心”。不少企业认为,现在不赶快到大陆“卡位”,将来就无立足之地。因此许多企业纷纷出走,大陆…  相似文献   

12.
“汪辜会晤”是台湾海峡两岸通过对话追求中国统一的表现。自1993年第一次新加坡会谈后,1998年实现了在祖国大陆会晤,有人预计下次会见的地点可能转到台湾。两岸对话不断进行是统一有前途的好现象。这次汪辜会晤,大家知道,不是出于台湾的主观愿望,而是国际上客观形势迫出来的。其主要压力来自两大方面。第一是经济上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1998年5月印尼暴乱,听信“南向政策”的台湾企业在印尼的投资,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台湾企业急于谋求出路,要到大陆投资去。且看国际大企业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台湾能不眼红?想到台湾经济发展的有…  相似文献   

13.
谢静 《台声》2004,(10):32-33
由台湾著名的民间工商团体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电电公会”)发起的《两力两度见商机: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以下简称“调查”)8月2719出炉,推出祖国大陆65个城市(区)的推荐度与竞争力排名。由于这份“调查”的公正与客观,已日益受到包括祖国大陆各级地方政府、已赴或有意赴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及外商在内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自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及台湾开放企业前往大陆投资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进展迅速,至去年(1994)年底,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的家数已超过两万家,投资金额估计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在大陆的外资中,台湾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而大陆也成为台湾企业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 依据台湾当局所制定的“国家统一纲领”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规定,现阶段只开放台湾企业以第三地企业的名义前往大陆投资,而未准许大陆企业前来台湾地区投资,同时大陆企业在第三地的合资企业如其股权超过20%以上,也不准许前来台湾投资。这样的政策,导致两岸的投资形成了“单向、间接”的关系,也造成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跛形形态。 最近,台北方面宣称,“两岸关系以经贸为主轴,以双赢为目标”,同时通过了“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迹象显示,台湾可望加强与大陆的经贸交流。同时,随着九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9,(12):42-55
第六章 原住民与祖国大陆的关系 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据考证,在远古时代,台湾地区和大陆本来是连接在一起的大陆板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陆地下沉成为海峡,台湾变成了海岛。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的石器、黑陶和殷代西翼式钢镞等大量文物证明,台湾与大陆同属一脉。因而台湾原住民与祖国大陆也就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十年来台湾企业界在祖国大陆投资近1000亿美元,现在大陆的台资企业逾6万家。大陆市场 已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地,约占台湾总出口量的二成五,同时也是台湾出口市场中增长最快的。  相似文献   

17.
祖国大陆与台湾均有望在1999年底前,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或达成加入WTO的框架协议。这不仅为台湾与大陆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而且将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推动直接“三通”,实现海峡两岸及港澳之间深层次经贸交流与合作。祖国大陆一旦加入WTO,市场将进一步开放,限制减少,关税降低,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目前台商已开始纷纷对大陆进行新的投资部署,为周世纪在大陆发展建立基础,预计未来几年台商对大陆投资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台商将进一步扩大拓展大陆内销市场。大陆有着庞…  相似文献   

18.
谢静 《台声》2004,(10)
由台湾著名的民间工商团体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电电公会”)发起的《两力两度见商机: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以下简称“调查”)8月27日出炉,推出祖国大陆65个城市(区)的推荐度与竞争力排名。由于这份“调查”的公正与客观,已日益受到包括祖国大陆各级地方政府、已赴或有意赴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及外商在内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3月17日至18日,山东省淄博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2周年庆典暨淄台企业家联谊合作恳谈会在淄博举行。国民党政策委员会副执行长、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来自祖国大陆各地台协会会长,岛内及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朋友200余人出席了庆典和欢迎宴会。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前主席马英九、台湾知名人士王金平发来了贺信,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为本次庆典洽谈活动题词。  相似文献   

20.
廖翊 《台声》2002,(7):13-14
企业有如一棵树,其成长、壮大有赖适宜的土壤及天候;企业家在苦心经营之余,恐怕更多的考虑和顾忌在于企业的生存环境,因为这攸关企业的命运。这是记者日前在苏州采访时,台湾企业家对自身纷纷出走台湾、落户大陆的解释。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岛内对企业家大量出走台湾落户大陆,一直存在不同声音,反对者以各种理由、并试图祭出各种“法令”阻止其“登陆”,但未能奏效。拿苏州来说,迄今投资苏州地区的台商多达近3000家,投资总额约150亿美元,占祖国大陆台资总额的20%。近来,苏州下属的昆山市,其台资企业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