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现曙光 自2010年4月“国10条”出台后,国家2011年仍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其中重头戏是2011年1月27日“新8条”出台和实施,其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政策是要求各地确定房价增长调控目标和限购措施。由于持续坚持,房市调控的效果在2011年第三季度以后初现曙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的选择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鲲 《桂海论丛》2011,27(2):76-79
"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负"。尽管中央政府针对高房价展开了"暴风骤雨"般的密集调控,然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社会上甚至形成了一种"越调越涨"的心理预期。我国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中,行政体制不合理是其外部制约因素,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选择和调控方式不当则是政策本身的缺陷。鉴于此,厘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目标及内涵,根据调控政策环境的变化,科学、灵活地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与平衡,是保证房地产政策调控有效性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两次利用金融信贷工具调控房地产市场,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市场背景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调控在取得了积极效果的同时,也给房地产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切实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相应政策,积极进行房地产金融工具创新,才能使这次宏观调控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住宅空置率是当前热点话题,但有关争论至今对其内涵与意义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住房空置率在定义上是清晰的,在统计技术上是可行的,其数据对房地产调控方向与精确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传言中的中国6540万套空置房并不可信,但应尽快结合房价走势,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从可操作层面对待空置住宅,宜疏导结合,采取减税免税鼓励出租、组建公共租赁住房公司代租、拓宽投资渠道、规定新建住宅装修后才能出售等多种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2012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在今年的"两会"上,"房价调控"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政策调控究竟能持续多久?"、"地方经济是否已经伤及筋骨?"、"地产泡沫究竟有多大?"、"限购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百姓观望态度?"、"限购的‘篱笆'如何能够扎得紧?"等等问题,也是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楼市发展走向,可以说给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导向吃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市场调控已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也已成为民生问题的热点之一。学术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必要性、调控目标、调控原则、调控方式、调控的政策手段、调控制度以及调控效果等方面。现有研究成果既有对问题的解释,也有相应的政策建议,但歧见仍多。要为制定合理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尚需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主要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调控对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加剧。不调控,群众反响强烈;调控力度过大,出台过于猛烈的措施,不但房地产企业受创,对国民经济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上海人大作为地方立法机构,我感到可以通过立法为调控上海房地产发挥应有作用。为此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房地产调控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焦点,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在房地产调控方面主要有以下亮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日本、美国、俄罗斯和新加坡等国的房地产发展和政府对房价上涨采取的相关调控政策的分析和调研,以求将一些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控政策和运作思路提供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楼市带有浓厚的政策色彩,欲知后市如何,还需分析政策的来龙去脉。自2003年开始,我国房地产调控持续进行,其中2005--2007年尤甚。然而,调控效果却并不乐观,尤其是房价一直未能如愿稳住。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低迷的双重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亦遭遇冷局,当年10月,楼市政策大变,一揽子刺激性措施陆续出台。  相似文献   

11.
在日益增多的经济社会发展“两难”问题中怎样使用“平衡术”?怎样管住该管的、放开不该管的?这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经济中最大的“两难”是平衡房地产调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要有效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又要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本应作为民生、民意的代表行使权力,但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却在调控房价问题上犹豫不决,其症结就在于这些地方政府也是房地产经营者的一部分,房价的涨跌关乎地方政府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如何使我国房地产的发展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作者专门就国外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政策调控进行了专题调查和比较研究,并将日本、美国、俄罗斯和新加坡的情况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唐茜 《今日广西》2007,(24):49-50
国务院召开会议听取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隋况的汇报,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曾培炎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要继续贯彻国务院2005年“26号文”和2006年“37号文”部署,进一步落实调控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是加大住房供应力度。落实好住房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5.
进入5月份,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后,柳州市积极出台配套了细化调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2004~2005年国家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政策措施,目的是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改善普通民众的住房居住条件,但是这个政策的效果,因为缺乏整顿市场的配套措施和房地产商联合个别政府部门的强烈抵制,现在已经打了很大的折扣。房价领头暴涨的上海,房价仍在高位徘徊,同样是高房价的北京,一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官商勾结的腐败重灾区。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受贿的1亿多元,主要就来自房地产商。最近被开发商拉下马的还远远不止这一位:原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被双规,他帮亲属买低价房,牵涉京城地产业多人;北京原副市长刘志华受贿近700万而被判了死缓,他接受房地产商的大量行贿……贪官的怀抱温暖了房地产商,富裕起来的房地产商一次次反哺个别官员,这互惠互利背后的本质也不过两个字:权、利。  相似文献   

18.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国五条”强化了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房价调控政策,对二套房按差价的20%征税的这一规定,更是被认为是对投资、投机性购房的强力遏制之举。与此同时。社会上的质疑之声也是此起彼伏。有的认为新政存在一刀切问题,房地产区域性很强,很多二三线城市房价根本不高,根本没有调控的必要。也有人认为提高二套房贷,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11,(8):20-23
晋政办发[2011]1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精神,加强我省住房保障与稳定住房价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将有  相似文献   

20.
赵晓  陈金保 《人民论坛》2012,(25):54-55
除非政府真的能下定决心突破房地产调控中的两个奇怪逻辑,一个是目的逻辑,另一个是博弈逻辑,否则房地产市场困局很难突破建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之上的房地产迅猛发展为中国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