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好这"五化",空降就摆脱了现在时好时坏、亦敌亦友的局面。就不会出现一人空降一批人受伤;挂职变任职、朋友成对手的情况对"空降"干部制度的改进意见,归纳起来有"五化"。首先是要规范化,变无规矩的空降为有条件的空降。总的来说,空降一定要统筹考虑和统一安排。加强调研,在扎实掌握大量的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顶层设计,这样才能做到规范化。这种交流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度,应该根据中央干部交流总规划、地方可承受能力以及干部交流的实际情况划一  相似文献   

2.
"空降"干部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主要是指从上级部门或外单位调任某岗位的领导干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干部"空降"渐成常态,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部门中,"空降"干部群体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激发官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人民论坛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受调查者表示关注"空降"干部群体。然而,当我们试图深入走  相似文献   

3.
肖楠 《人民论坛》2012,(7):14-17
调查结果八成以上受调查者表示关注空降干部群体"反腐型"、"能人型"空降干部最受欢迎受调查者认为"避免山头主义,防止派系斗争"是空降的最大好处受调查者认为完善"空降"制度最需"增加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依据不同空降形式的分类:第一类可以分为中央的空降和地方的空降。原先的空降是从中央调往各地方的空降,慢慢地各省、市、县也在进行一些空降委派,随后一些系统的部门也开始对下进行空降了。第二类是军队的空降,是军队干部到地方的空降。主要是50年代的"三线建设"。这类"空降"干部的素质比较高,到了基层就能发光发热,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要空降那些能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开明的干部,要空降那些关注民生、德才兼备的、有能力的干部。有了这样的要求,才能促使空降干部成为一种推进民主法制和民生的手段一般来说,在民主法治充分发展的社会中,干部主要由公民投票选举而产生。如政务官员是各地自下而上选举产生,事务官员则是聘任;党内的领导也  相似文献   

6.
干部交流制度是我们党历经90多年风雨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法宝之一,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宝贵经验。"空降"干部大多是中青年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战略接班人。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空降"干部是加快培养优秀中青  相似文献   

7.
"空降"干部因为缺乏基层历练,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容易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一是水土不服,难以施展拳脚。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了解,在方言土语、民间风俗、人情世故、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对地方工作的特点特色、重点难点、问题症结等缺乏充分认识,要融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工作起来难免缚手缚脚,容易导致"桔生淮北则为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虽然"空降干部"的做法日趋见多,但还没有见到哪个部门或地方出台这方面的详细规定。因此,在实际过程中,人为操作的空间就很大去年7月份,我和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交流,他认为中国的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公务员充满了活力,改革创新的意识非常强,其中的干部交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干部对目前的"空降"干部做法颇有微词,社会各界也对此提出很多质疑?我认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刘昕 《人民论坛》2012,(7):34-36
哪些因素有可能会阻碍"空降干部"取得成功呢?哪些措施又有助于提高这些"空降干部"的成功可能性呢?在这方面,企业在使用"空降兵"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表面上看,中央"空降"干部的做法其实更像是在大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管理实践:即从公司总部的领导团队或管理团  相似文献   

10.
空降干部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历史渊源和历史经验,而且体现和反映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导向和未来走势,已经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如何谋划,如何完善,提升其科学化水平的问题2010年至201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后二次推出了"中央与地方干部双向交流"的重大举措,打破了"空降"干部的传统模式,出现了新的趋向:"空降"干部由过去的上级任命指派转向民主推荐和公开竞争选拔;由"自上而下"的单向交流转向"自上而下"和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19)
正干部双向交流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惯例性政治现象,"空降干部"是我党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法宝。8月24日,一批中央国家部委正司局长空降地方省区市,担任市委书记、市长等党政正职。譬如,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局长刘南昌调任河南三门峡市委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调任江西鹰潭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张德华空降云南玉溪市代  相似文献   

12.
人民论坛:您如何看待"空降"干部?"空降"干部是否限制了基层官员的上升空间?陈明: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到地方交流任职,是干部培养与选用的重要创新,有利于通过较为全面的实践,培养选拔熟悉国情、能驾驭复杂局面的干部,提高和改善中央国家领导机关负责干部的素质,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央国家机关加强与基层的沟通,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选用干部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把严格监督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坚持以德为先,必须正确把握"德"的内涵,做一名品德好的干部;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做一名有"德"性的干部;必须加强"德"的建设,树立正确的德性观。  相似文献   

14.
空降干部制度的改革是中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良善治理、巩固执政基础的积极努力,其所遭遇的问题反映了国家转型发展的两难困境"空降"干部是中共由来已久的重要传统,是中共进行革命和治理国家的有效策略。这一传统的形成与中共早期的组织性质和革命路径有关,与中共建政以后的目标追求和治理方式有关,只有置于特定的历史进程及相应的社会背景、制度体系之中,我们才能把握此项策略的生成逻辑与运作机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各级党委在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成效显著,干部交流已成常态化、制度化。但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区县乡镇班子成员的任用,上级机关"空降"或外区县、乡镇交流的数量多,比例大,从而影响了成长地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今明两年是换届之年,换届不仅是简单的换人,择人用人,有规律可循。区县乡镇领导班子有"一线"指挥部的特点,任用时交流的比例过大就会"弊"大于"利"。一、区县乡镇领导干部交流比例不宜过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袁国友 《思想战线》2012,38(1):124-126
云南民族地区的村党支部委会员、村民委员会干部(即村"两委"干部)是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者、带动者和促进者,村"两委"干部的素质能力影响和决定着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状况。对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大学生"村官"学员的调查访谈表明,一方面,云南民族地区的许多村"两委"干部,综合素质较高,工作经验丰富,实际工作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胜任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职责,引领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云南民族地区村"两委"干部的素质能力状况也参差不齐,一些村"两委"干部虽然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综合素质较差,领导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为此,必须针对当前云南民族地区村"两委"干部素质能力的实际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加以优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我们要更加注重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精准施策、从严从实,认真把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坚持政治引领、德能双修,把素质培养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重要指示,坚持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教育引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打牢从政之基、夯实廉政之基、强化能力之  相似文献   

18.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干部,是做党员工作的党员,做干部工作的干部,做人才工作的人才,要自觉地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就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当代组工干部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何锡英 《创造》2004,(2):47-49
去年八月,笔者有幸被组织选派到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挂职锻炼,任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这是中央三部委和各级组织对西部地区干部的关心和厚爱,也是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的重要举措.通过"跟班"学习、开展调研活动、查阅资料、座谈、交朋友等形式,对惠州市和惠城区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且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为了学习借鉴、推广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总结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工作,为自己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把事情做的更好更扎实,提笔感言颇多.  相似文献   

20.
沈干懿 《今日浙江》2014,(14):37-37
正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使命担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担当","党员干部要做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表率"。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肩负着为省委、部委选人用人当参谋、打头阵的重任,更要带头担当,以担当精神做好干部工作。胸怀全局,增强主动担当的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履行政治职责的根本要求。要充分认识到"用人权是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