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7)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及党的策略方针三大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二是毛泽东思想: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三是党的策略方针: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刘国成 《学理论》2013,(23):5-6
延安时期,我们党不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并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同时,延安时期,我党也不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采取了学校教育、学习运动、设立专门机构、大众媒介、创作文艺作品等途径,这些途径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推进具有坚持正确思想导向、注重传播方法和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成功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苏俄形态"向"延安形态"的转向,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范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延安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梳理和总结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有利于指导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工作,在坚定理论自信中,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证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的客观需要、重要基石和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面向生活、走进生活、指导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才能真正化为人民大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可圈可点.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掀起了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潮,并形成了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性;在党内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在党外通过开展对群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实现乌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泛性;注重结合党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各类对象的特点进行理论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回溯历史,总结经验,对于目前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花费了大量精力来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延安整风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对我们切实把握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逐步走向成熟的探索与学习过程,及时统一全党思想和智慧,进一步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健康发展和走向辉煌时期.探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6)
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其实现途径主要有系统地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搭建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构建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实现重大飞跃的时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任务,领导全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认真探讨延安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政治任务。列宁作为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推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前提是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路径是科学灌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灵魂所在是"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指向是"化于多质的大众"。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为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娟 《学理论》2010,(16):51-52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具体从延安时期党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和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条件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证分析,力图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的历史发展进程有一个科学性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大众化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这既是大众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大众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隐含着实现大众化的基本取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是通俗化、民族化和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范津文 《理论视野》2007,(11):34-36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引领了方向,指明了道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要求。为此,必须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共同开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8,(10)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历史成果,对其进行考察和分析,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新时代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理论创新、宣传教育、话语方式、传播手段和制度化建设等方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王燕晓  马明 《学理论》2010,(25):16-17
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次生动实践,并为此提供了重要启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组织保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惠晓峰  郭杰 《学理论》2012,(15):103-105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最为关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面对所处时代的现实,寻求原因提出对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面对中国政治现实,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方针和政治策略的与时俱进;运用一般与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原理和范畴分析中国思想现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直面中国经济现实,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了丰衣足食,推动了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