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是共产党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的理性把握,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和现实依据。新时代,坚持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对于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促进新时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实现民族历史伟业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提高人民主体性意识,培育人民主人翁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张晓玲 《理论视野》2011,(7):37-40,49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历史是为中国人民的权利而奋斗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权、怎样实现社会主义人权问题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观。在这一理论成果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人权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必将会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董节英 《理论视野》2012,(12):55-57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法治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依法执政的提出和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法治控权理念的逐步明晰与深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权入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权保障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所追求的崇高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谭辉 《学理论》2011,(24):47-48
以人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人权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实践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思想推动着我国的人权保障事业不断前进,并且取得丰硕成果,我们要不断深化以人为本思想,促进人权保障,充分体现我国对于人权保障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一、“三个代表”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今年新春伊始 ,江泽民总书记到广东和深圳视察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必须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 ,深刻总结了我们党近 80年的历史 ,以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也深刻分析了当今时代特征、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大趋势 ,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要能够站在时代的…  相似文献   

6.
惠晓峰  郭杰 《学理论》2012,(15):103-105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最为关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面对所处时代的现实,寻求原因提出对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面对中国政治现实,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方针和政治策略的与时俱进;运用一般与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原理和范畴分析中国思想现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直面中国经济现实,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了丰衣足食,推动了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价值作为一种选择取向,反映了人的需求和欲望.价值观念则是这种需求和欲望在观念上的反映.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共产党人对于人生价值或共产党人自身价值的根本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与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回答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根本问题,应该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权主体、人权权利、人权的经济基础、人权的民主法制保障和人权文明的多样性。其思想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权思想、国际人权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革命建设时期的人权理论等。中国社会人权发展中的内外矛盾是该思想发展的动力,全面认识这些因素是我们科学把握这一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回顾党97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学习是我们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阶段,制敌取胜、攻坚克难、战胜本领恐慌的重要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  相似文献   

10.
王俊  蒋楠楠 《学理论》2024,(1):53-5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形成、发展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源泉。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科学性不仅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检验,而且指引着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核心、坚信中国道路以及坚定渐进改革,是从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演进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启示,这对于高质量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胡之信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与前途,在当今,可说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最基本的政治纲要。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既是...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是对中国人处于"站起来""富起来"时期文化成果的进一步推进。回顾过往的每一个时期选择什么样的文化都处于激烈的争论中。借助20世纪30—40年代的学术界与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不同看法,便能够理解共产党人一直秉持着从纯粹文化争论进入文化的现实这一历史辩证法的思考方式。实质上,当我们进一步以历史辩证法的视域考察文化(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时,不仅验证了共产党人始终要求对文化现实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新文化建设要在社会主义原则内保持文化的开放性,从而以历史辩证法的批判性旨趣,在启蒙与传统之上寻找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权”概念,从基本内容来看,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古典人权概念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人权思想的批判继承。事实证明,对古典人权观进行科学的比较研究,认真分析古典人权观的历史价值,这对建设社会主义人权观的科学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一、“人”的发现和思想自由之权的凸现 人权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同时,人权原则又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旗帜。当然,这面思想旗帜的诞生是有历史前提的,它是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伟大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6,(8)
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既是历史的延续,又是现实的开拓。毛泽东同志曾着重强调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第一位,邓小平同志提出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也要有制度作保障。从思想建党到制度治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由来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数十年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项伟大事业,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与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立法价值的选择上体现出强烈的实证主义倾向。这种立法上的价值取向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法律作为维护秩序的手段而非自由与权利的保障。其形成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原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需要法的精神上的转换,"以人为本"应成为法的根本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应坚持以人的自由为本、以人权为本,并且立法要坚持私法自治理念。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斗争必须综合治理嵇华今年“七一”社论,要求共产党人为民造福。回顾我党的历史,就是为民造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七十四年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和人民共同经历了磨难和考验,建立起血肉联系,推翻了三座大山。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发刊词》是毛泽东建党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是党建的重要文献。本文阐述了《〈共产党人〉发刊词》这一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基本思想和重要意义,从而论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这一经典著作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毛泽东廉政思想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先后建立了井冈山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陕甘宁边区政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开始了廉政建设。1949年,毛泽东带领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相似文献   

20.
段建海  柯炎 《理论导刊》2004,1(12):44-45
“三个代表”是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系统阐释,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定位。它赋于共产党人思维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维、大局观念和战略思维、以人为本和目的性思维、生态意识和系统思维、主体精神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