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里的“围脖”可不是冬日人们围在脖子里用来保暖的物品.而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方式。“围脖”是微博的谐音。人们把微博戏称“围脖”,把更新微博上的日志等内容叫做“织围脖”。“今天,你织围脖了吗?”更是成为时下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2.
最近,控诉遭遇丈夫李阳家暴的微博一出来,网友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关心“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家事,而是去核实这条名为“丽娜华的Mom”的微博是真还是假。在该微博还没有得到新浪微博官方认证前,无人可以确定发博人是否就是李阳的妻子。因为在网络上,假冒的微博、博客比比皆是,尤其是名人,被冒名顶替的事时有发生,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3.
武杰 《政府法制》2012,(24):28-30
6月11日,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发布微博,怒斥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事情起因于,“崔永元公益基金”计划今年8月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但在向湖南省教育厅申请支持时,得到的答复是“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愤怒之下,崔永元在微博上对湖南省教育厅给出了上述“正式评价”。与以往网络热点事件一样,崔永元的这条微博,很快引来网友们的围观,并因此引发一场口水战,支持声与倒戈声响成一片。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观点 ,认为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因特网 )具有“三无”的基本特征 ,即无法律、无国界、无法管制。这种观点在国际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一度比较流行 ,但现在继续固守这一观念的人相信已经不多了。计算机网络上日益增多的违法犯罪活动 ,促使人们在有关要不要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管制的问题上逐步达成了一种共识 ,即必须对计算机信息网络 ,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进行某种程度的管制 ,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网络管制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所谓网络的“三无”性 ,其实只有其中的“一无” ,也就是“无国界” ,能够勉强成立 (前不久法国巴黎法院判决责…  相似文献   

5.
刘佳 《公民与法治》2013,(18):11-11
从秦火火、立二拆四到周禄宝……短短几天时间内,被公开的网络造谣者名单逐渐变长。“人心惶惶,风声鹤唳,现在大V们发微博变得更加谨慎。”在微博上,一位粉丝数量超百万的大V对记者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络营销人士对记者说,和5年前相比,网络水军不仅把造谣的主要阵地从网络论坛转至微博,更牵涉出一条大V转发谣言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尹朝存 《中国司法》2012,(5):104-106
随着网络社交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以微博为代表的交流平台正在成为新时期的信息资讯中心和社情民意集散地。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微博已成为仅次于媒体新闻的第二大舆情源头。政务微博在得到网民追捧的同时,政府的沟通和决策能力,以及行政管理能力也遇到了全新的挑战。本文以北京市司法局政务微博为样本,深入分析当前“北京司法”等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重点就政务微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探讨。一、“北京司法”微博平台的上线与运行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作为一种网络“时尚”,微博初现于网路。3年来,微博已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之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今年7月颁布的统计数字,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生活》2010,(7):22-22
“你的微博账户多少?” “什幺是微博?” “什么,连微博都不知道,你OUT了。” 这样的对话,如今在网络聊天中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9.
杨涛 《政府法制》2011,(22):32-32
“房卡怎么给我?我不到前台拿”“我拿好后送你”……6月20日,这一来一去的微博“打情骂俏开房门”成为了网络谈资,从头像上看,男主角“为了你5123”戴着眼镜,斯文模样。而女主角“Y珍爱一生Y”,年轻漂亮。据微博上的资料,女方有家庭孩子,他们约会在酒店,互相称呼对方为宝贝。而从对话看,男主角一句“正向市长汇报工作”,更暴露出他为政府官员,后经过核实,男主角为江苏常州溧阳卫生系统一局长。  相似文献   

10.
庄里 《法律与生活》2010,(19):17-17
201O年9月10日,又一起“钉子户”自焚的悲剧在江西省宜黄县发生。事件发生后,钟家被烧伤的三人在燃烧现场的图片等相关情况迅速被传到了网络上。此后,有记者在微博上“直播”事件进展,钟家最小的女儿钟如九也开通微博来公布最新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王一 《法治与社会》2016,(11):60-62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2016年8月2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评论文章如些写道. 适应群众“触网”新形势,近10年来,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有一批领导干部,在互联网上倾听民意、回应关切.有些人微博粉丝上百万,还开通了博客、微信公众号,甚至还建了个人网站,成为名副其实的“大V”.  相似文献   

12.
9月9日,两高关于信息网络诽谤等犯罪的司法解释,被一些人理解为给民间网络反腐套上“紧箍咒”。近期多个曾参与网络反腐的“大V”被抓。曾风光一时的微博、论坛等平台上网民反腐似乎遇到“寒冬”。  相似文献   

13.
吴冰 《政府法制》2011,(23):41-41
江苏溧阳卫生局局长谢志强因为不懂微博内容是公开的,在微博上把自己与情人约会调情的内容“直播了出来”,引发网络围观潮。6月22日,谢志强因为此事而被撤销卫生局局长职务。  相似文献   

14.
“微博反腐”是网络监督的一种形式.本文从语言和心理的角度对近年来一系列“微博反腐”案件中转发与评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认为:“微博反腐”在成为一种新兴的外部监督方式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非理性的隐患.其原因在于:微博自身及使用人群的特点,中国长期制度化监督的不足与民意的积存,集群行为的特点以及公众政治知识与民主能力和意识的欠缺.因此,通过建立和实施体制内外有效对接的制度化监督机制,规范民主程序,保障公众民主权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重建社会价值体系等措施,可以消解网络监督非理性隐忧,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体制外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新闻事件一发生,网络上就有图像,有视频,有报道。公众对这些“网络传播”将信将疑,时常在转发之时要求“求证”。微博更多地充当着“爆料”者的角色,记者则不再是新闻的发现者,而是“查证人”,如何通过深入调查求证事实,便是记者的责任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和渗透,其影响力正日益扩大。在2011年中国网络发展进程中,微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这一年深深烙下了“微博元年”的印记。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伍皓,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章剑华,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他们的微博吸引了大量听众的关注,受到网民热捧。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起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超过了其他任何高新技术。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网络(主要指互联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利(或便利)在于其开放性、兼容性、快捷性与跨国传播。而网络的“弊”,也恰恰出自它的这些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产生出应用网络来传播信息的重要问题——安全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需要以法律去规范的问题。国内外都曾有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展环境是“无法律”。这种观点仅仅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一度比较流…  相似文献   

18.
最近,某法学教授一条批评法官写论文、编书是“沽名钓誉、不务正业”、提出法官的主要任务是审案子而非审稿子的微博在网络上疯传,在广大网民中间掀起了法官该不该著书立说、什么才是法官立身本业的讨论高潮。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政界,如果还有谁不迅速从电视政客转变成网络政治家,他肯定会被选民抛弃。”不久前在一次有关网络对政治影响的研讨会上,美国一位记者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近年来,视频访谈、社区论坛、微博等网络新工具成为政治家竞相涉足的新阵地。被称为“美国第一位网络总统”的奥巴马一部上网手机不离手,  相似文献   

20.
到银行开户、到网吧上网、上微博发言、上医院看病、买手机卡、买火车票……我们的生存,已经越来越紧密地和我们的“身份”、和一种叫“实名制”的制度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