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晨 《法制与社会》2013,(22):122-123
在努力建设法制社会的今天,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欧洲等大陆法系国家,然而却忽略了我们存在了千年的本土法制文化。本文从法治与德治两个方面浅析了原心定罪原则从汉朝一直沿用的清朝的原因,剖析了法律的性质,将目光聚集在中国古代。并且简单讨论了在当今社会原心定罪原则的适用性。为法制建设的完善提出了一个有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概念在被害人学中和刑事诉讼法学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并体现为不同的范畴,本文先通过分别界定被害人在被害人学中和刑事诉讼法学中的含义特点,再立足于学科主旨来论述两者的区别,指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控制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其独树一帜的特色立于世界法律文化之林。在其众多特点中,"礼法结合"即伦理性特点最为突出,其在立法方面表现为君权神授、法自君出,亲属相隐原则等;在司法方面表现为春秋决狱、原心定罪,秋冬行刑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欧共体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中有关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中小企业的法律形态、中小企业法的含义等基本问题 ;其次还论述了有关欧共体中小企业的立法制度 ;最后论述了这些制度对我国中小企业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统天下,以"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原心定罪"为核心的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法律儒家化的过程。本文以此为着眼点,剖析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新闻发现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闻发现的含义和内容,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发现做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中世纪以来 ,自由就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和生存状态。本文从人权和公民权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权。在具体论述时从自由的含义出发 ,阐述自由和自由人权 ,进而揭示自由的法律意义 ,即法律上的自由权。在此基础之上 ,本文最后简要论述了自由与平等、秩序等价值目标的矛盾和平衡。  相似文献   

8.
论内幕交易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内幕信息和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含义和范围 ,内幕交易罪的客观方面及内幕交易罪的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采用逐层分析论证的方法,具体论述双关、反语、讳饰三种修辞格式中语词的双重含义分别同词义关系、特定语境以及表现风格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从而使人们对这三个辞格双重含义产生的原因及相互关系有个清晰的认识。只有掌握这三辞格双重含义的特点,才能达到语意深刻、含蓄幽默的修辞效果,并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宇 《法制与社会》2010,(24):142-143
本文主要论述了"严打"的含义以及刑事检察职能在"严打"中的作用,以期对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严打"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在"严打"中的作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习惯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过去的法学研究,基本上围绕国家制定法来进行,极少关注中国的习惯法。事实上,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习惯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习惯法的含义、习惯法的历史考察、中国习惯法体系、进行中国习惯法研究的意义等方面对习惯法作一初步探讨。一、习惯法含义 (一)什么是习惯法?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内法学界对此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如何在抢劫案件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从宏观上,首先确定刑事政策的定义。其次,分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含义。第二部分,介绍广州市以及该市萝岗区2006年抢劫案件的具体情况,并对这些情况作简要的分析。第三部分则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宽严相济政策的一般含义以及抢劫案件的特定,论述在抢劫案件中如何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释了公共危机管理中"平战结合"的含义,分析了战争与公共危机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应急与应战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应急与应战的一体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益平衡论及其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利益平衡——知识产权立法与司法的价值准则 (一)利益平衡的含义 利益是法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古罗马法学家到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再到现代法学家,始终把利益问题作为他们研究法律、关注社会的出发点和核心。何谓利益,纵观历史上关于利益问题的法律论述,多数只谈到利益主要包括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这两大类,并未直接界定利益的法律概念,只有著名法学家庞德对利益问题作过经典论述。庞德认为,法律的作用和任务在于承认、确保、实现和保障利益,或者说以最小限度的阻碍和浪费来尽可能满足相互冲突的利益。这些相互冲突的利益可分  相似文献   

15.
吕芳 《法律适用》2012,(4):14-18
一、国外对法院文化的研究现状国外英文著作中对于法律文化的研究论著很多,而关于"法院文化",笔者并没有找到专门的论述"法院文化"的著述。从英文"court culture"来找寻相关的著作,因为court除了"法院"、"法庭"意义外,还有"庭院"和"王室"的含义,因此很多冠以"court culture"名目的英文著述实际上讲述的某个时期王室的文化,因此,英文中"court culture"所组成的概念并非专指法院文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社会力量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社区矫正的本质特征之一。本文论述了社会力量的含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重要性、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若干原则和有效机制的主要特点,在结合中外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17.
藏臣 《法制与社会》2010,(18):119-119
本文首先介绍了表见代理的含义以及对其的理解,而后就表见代理中相对人的选择性救济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人权的发展是政治文明的一个巨大进步,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是实现人权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明确人权和人权保障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龚灿灿 《法制与社会》2010,(36):248-249
本文首先研究了背信罪的含义、范畴,从背信罪的内涵和外延上将背信罪区分为大背信罪和小背信罪,并指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小背信罪;其次,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刑法在背信犯罪上的不平等保护两个角度论述了增设背信罪的必要性;最后,从我国民事法律的否定性评价基础、背信罪可以融入我国现行刑法体系以及不违反刑法的最后性原则三个角度论证了增设背信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学在西方法学思潮中源远流长 ,为法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仔细梳理各个历史时期自然法学中“自然”概念的含义 ,可以发现古代自然法是从自然物质世界的属性和规律来确定和评判人的行为 ,神学自然法中上帝和神是人领悟自然的中介 ,自启蒙时代古典自然法开始 ,自然的意义就主要用来指人的自然本性 ,与物质的自然世界脱离了联系。“自然”含义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对待自然态度的变化 ,也揭示了法学对自然物质世界的疏忽和远离。现代环境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对自然物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古代自然法学尊重自然精神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