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二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二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根,也是现代社会无法消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集合,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最优良文化基因,凝结着亿万中华儿女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并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发扬。剖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文化精髓,使它更好地实现现代化转换,是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亦是助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是中国社会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与复兴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不仅在选择上是科学的,在价值追寻上也是有益的,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演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开放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更加突出了中国文化在新时代的优势特征,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中国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却能够持续几千年,还在于它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类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能走宗教化之路,或者借助中国文化自身的宗教作用而实现,因为这是与现代化的道路截然相反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基础上,与我们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同步进行,并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周希贤 《探索》2000,(4):60-62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根本。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决定了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新知识技术,创新思想、创新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6,(6)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且得到延续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稳定的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有机复合体,注重和谐统一、伦理道德和以人为本。传统文化的保守封闭性与现代文化开放性的冲突,根深蒂固的血缘宗法思想与现代化的冲突,重农抑商的经济发展观与现代化的冲突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困境的主要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道路,只能是继承、借鉴、创新三者的融合,并在传播中国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驰入世界文化大潮。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5):7-8
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高对中华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振兴中华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挖掘和研究阐发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家庭的"伦理显示器"。随着中国社会当代转型快速推进,受消费文化、假日经济、社会意识等因素的驱动和冲击,过年的传统意蕴与历史镜像正以悖逆的姿态稀释全社会的节庆理念、文化意识和伦理规范。富有经典色调的过年已然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实现年文化的本位回归是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社会面临的一道重要文化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总书记讲"科学发展的理念,是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它是在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系统回答新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生成的。这一新思想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剑 《求是》2013,(11):26-27
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衰落,折射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与衰落。复兴中华文化中的"复"是"重新"、"再一次"的意思,是文化的更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造,创造出新的文化,即古老传统的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中华文化。一、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文明,通过现代化来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近代以来,多少先哲为中华文化承续和创  相似文献   

1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在多种动力的综合作用下前进的。精神文化动力是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步伐,必须从以厂几个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建设有中国待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只有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必要的因素,才有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我…  相似文献   

14.
庄严 《求是》2015,(2):47-4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托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自"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重视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并以此来提升中国文化自信,进而彰显中国文化特色、传递中国文化声音、提升中国文化影响、构建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文化力量。从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带一路"的相关系列论述出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作用发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应有的地位,在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影响力的同时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以更好在"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中促进中国文化、中国文明与各国文化、各国文明的交流碰撞、融汇合作,推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服务世界各国的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和服务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5,(9)
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取得不错成绩,这与全国人民坚定的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和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我党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阶段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明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它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单方利 《理论学刊》2007,(11):113-116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大量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有阻碍社会发展的成分。从当代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直接通向现代化;东亚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国近代以来传统文化的演变告诉我们,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经济的现代化为基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涉及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传统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杨明清 《理论学刊》2005,3(12):15-17
中国历史上的用人思想和用人实践十分丰富。同毛泽东一样,邓小平非常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批判和发展。邓小平用人理论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用人思想的精华,抛弃了其中的糟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造,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用人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用人思想体系。一、继承和发展了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人才难得”的思想,把人才问题提到战略的高度,当作百年大计来思考尊崇贤能,重视人才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是中…  相似文献   

19.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24,(16):78-79
<正>通过弘扬优秀贵州历史文化传统来加速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我们在了解贵州历史文化的历史成因、文化内涵、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应充分探讨贵州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弘扬优秀贵州历史文化传统来加速贵州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做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范式提出来,是一种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基础相契合,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和合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累。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合文化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取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合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吸收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养分,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整合功能。要切实把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渊源,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借鉴和继承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