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循序渐进式”是侦讯实战中常见的用谋方式之一,其一般体现造势类谋略中常规推进的意图。“循序渐进式”的一般条件是:侦讯意图已经暴露,案犯抵赖,有罪不供。其步骤为: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次后主;先客观后主观,先事实后动机;由表及里地讯问,由弱到强地强化攻势。对“7·2”谋杀案的侦讯进行实战分析,包括寻找适合侦讯情势的适应性目标;阶段性目标转向欠条,揭露了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非同一般的关系;追讯赃款下落,固定图财害命的证据;寻找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痛点,激其自尊,诱其悔悟。论及“循序渐进式”的一般性与特定性。  相似文献   

2.
"循序渐进式"是侦讯实战中常见的用谋方式之一,其一般体现造势类谋略中常规推进的意图。"循序渐进式"的一般条件是:侦讯意图已经暴露,案犯抵赖,有罪不供。其步骤为: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次后主;先客观后主观,先事实后动机;由表及里地讯问,由弱到强地强化攻势。对"7·2"谋杀案的侦讯进行实战分析,包括寻找适合侦讯情势的适应性目标;阶段性目标转向欠条,揭露了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非同一般的关系;追讯赃款下落,固定图财害命的证据;寻找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痛点,激其自尊,诱其悔悟。论及"循序渐进式"的一般性与特定性。  相似文献   

3.
侦讯提问可以限制对话的范围和方向,使侦查员处于主动地位和进攻态势。它们具有探测、控制、揭露等功能作用。侦讯问答要求具有谋略性、中立性、针对性和合理性。提问准备包括研究案情、了解疑犯、制定提纲。侦讯问答的表达方式,有精确与模糊、平实与含蓄、言内意与言外意。侦讯常见的提问方式,有点式问和组合问、试探问(定向和不定向、正面和侧面)和突入问、跳跃问和原题问、命题问和漫谈问、借言问和回避问等对立统一的五大组。除此,还需研究对话内容的技巧。有问有答,才是对话。侦讯应答方式,有见"势"应答和攻防应答两大类。它们与提问一起,共同构成了侦讯对话的技巧内容。侦讯对话,应注意计划性与灵活性结合,照顾疑犯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4.
侦讯对策是侦查对策母系统中讯问子系统的效益原理.侦讯对策的特征表现为:智谋手段的中介性;行为模式的整体性;形式规律的创优性.从我国侦讯与教学的情况出发,主要论及谋略思想的特征:概括与抽象;综合与辩证;侦讯谋略的基本特点:意困隐蔽、表现迷惑;侦讯谋略的类别:虚实类、时机类、造势类.侦讯谋略的分类是相对的,不可截然分开的,这是谋略思想中的辩证本质.侦讯对策千变万化的灵魂在谋略,有了谋略之魂,其他手段的动用才有活力,侦讯对策的效能才能集于一点——取得真实口供.  相似文献   

5.
侦讯言语论     
侦讯对策效益要通过对话来实现,研究侦讯对话就是研究其言语。侦讯言语活动应从普通交际言语“合作”“礼貌”原则中吸取营养,在侦讯对话的现实背景与它们之间寻找调和。侦讯言语具有依法对话的强制性、侦讯语境的可操作性和策略对话的多样性等特点。侦讯言语涉及言语主体、语境、内容和形式等要素。侦讯应答和用语的表达方式、发问技巧,也是侦讯言语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科研究的基础是相关概念的界定。本文分析了对策、谋略、策略、方式、方法等侦讯术语使用的混乱现状 ,从界定其概念入手 ,分别阐述了它们在侦讯理论体系中的构建。并提出研究侦讯学科的方法 ,要从把握犯罪与侦查的大系统着手 ,从概念奠基。  相似文献   

7.
学科研究的基础是相关概念的界定。本文分析了对策、谋略、策略、方式、方法等侦讯术语使用的混乱现状 ,从界定其概念入手 ,分别阐述了它们在侦讯理论体系中的构建。并提出研究侦讯学科的方法 ,要从把握犯罪与侦查的大系统着手 ,从概念奠基。  相似文献   

8.
技术侦讯论     
侦讯的科技含量,通常体现于技术侦讯中。当前的技术侦讯还较单一,主要是刑事测谎。文章着重讨论了测谎侦讯术的作用、一般步骤、主要测试法等,旁及其它技术侦讯,提出了运用技术侦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侦讯对策教材编写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是侦讯活动中的一对内在矛盾,教材中难以避免。在编撰侦讯教材时,需探索静态要素与动态实践的结合,在它们之间找到对接点。侦讯活动中的情境、角色、话题等都可以表现在气氛中,也都可以体现在“侦讯对策论”的活动、法律、对策三大结构要素中。  相似文献   

10.
侦讯引供论     
侦讯中的引供是中性的,有讯问方向和逻辑引导。逻辑引导,体现了侦查假说的指向性。引供的谋略隐蔽性,产生了其知密性、守密性、探密性;而技巧地扰密讯问、抛密用证等,体现了引供的对抗性。引供类型方面,不管开放式或封闭式提问,都要有相应的启发性、选择性问题,其应答都暗示了一定的倾向。关键词、情节梗概、复述式等提示,都有所引导。泄密类引供,类似于抛密用证。引供和口供的动机,具有复杂性。有供认无供述、供认大于供述、供认与供述矛盾、翻供等,都体现了一定的引供效能。侦讯的胜败、双赢、双败等,都是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依法侦讯表现在记录上,涉及记录与侦讯其它构成要素的关系、记录内容的作用、各类记录的特点、记录的科技含量等。侦讯记录与侦讯对策构成较为复杂的关系。侦讯记录是联系侦讯系统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2.
侦讯话题论     
侦讯话题是案侦活动所涉及的问题。它们需顺应现代的法律背景,正视侦讯的对策态势,把握话语主动权。寻找和设计侦讯话题,需要充分研究案情,把握嫌疑人心态,寻找其兴趣点和兴奋点。对话中,可试着提起,试探其反应。侦讯话题的类型和运用,有预设性的、意向性的、临机性的、混合性的,应对其进行实战分析。捕捉提起侦讯话题的时机,要切合侦讯语境,适合嫌疑人心境,用证话题的时机更要选择恰当。侦查员要策略地推动侦讯话题,寻找表达方式,有技巧地深入它们。要实现侦讯目标,各类目标都需有相应的话题。侦查员临场驾驭话题的能力,实际上是驾驭侦讯情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侦讯用证问题在现有侦讯教材中的论述存在诸多不足。从现有教材的问题和侦讯实际出发,应在侦讯对策用谋的辩证性中研究侦讯用证的对立统一性。以正面用证和侧面用证、明示用证和暗示用证为例,应该重视侦讯用证技巧定义的准确性;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混杂用证和单独用证为例,用证技巧应该源于侦讯活动的实际;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补充用证和事前用证、演化用证和原貌用证、点滴用证和包围用证为例,应从辩证用谋的角度去研究侦讯用证的技巧性。总之,提高用证效能,有赖于侦讯用证技巧的组合与谋略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侦讯学概论     
侦讯从古代的审讯演变至今,有其特定的研究领域,有它区别于法庭讯问的特点.当代侦讯的研究,需有其现代法制的视角.本文概略论述了侦讯学的研究对象、组成要素、理论构件等.以期深入侦讯的研究对象,拓展其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5.
侦讯用证论     
侦讯用证,有其不同于法庭用证的目的、特点、功效、原则。其必要和效益两原则,制约着用证方式的选择,决定着用证技巧的施展。本文从侦讯实际出发,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研究技巧类别,在规范、辨析其基本概念中,形成侦讯用证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6.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了场域理论,我国刑事诉讼侦讯关系同样适用于场域理论,即侦讯场域.析解侦查期间律师会见权的介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及侦查人员的惯习等原有的侦讯场域,在新刑事诉讼法运行过程中,沿着侦讯场域的变化发展方向,应逐步完善律师会见的限制性规定、构建非法证据防范体系和引导侦查人员的惯习,使侦讯场域的要素配置适应新刑事诉讼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侦讯技巧     
侦讯技巧是侦讯对策实施活动中面临的具体操作问题。其中有对策理论的灵魂 ,也有实践活动的艺术。本论辨析了它的概念 ,研究了其相关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情况 ,提出了侦讯技巧的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侦查讯问谋略是由谋略主体、谋略对象、内容和谋略场四个要素有机地构成的整体。以讯问谋略主体为核心,各要素在整体运行当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侦讯谋略的结构体系是由讯问谋略、讯问方法、讯问语言及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搭配、排列而构成。  相似文献   

19.
侦查讯问谋略是由谋略主体、谋略对象、内容和谋略场四个要素有机地构成的整体。以讯问谋略主体为核心,各要素在整体运行当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侦讯谋略的结构体系是由讯问谋略、讯伺方法、讯问语言及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搭配、排列而构成。  相似文献   

20.
有效地制定、实施侦讯策略是获得犯罪嫌疑人完整、真实口供的重要前提.通过对现代侦讯九大步骤法内容的介绍和评价,提出了制定和实施侦讯策略应遵循的科学心理依据以及应坚持的法律性和道德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