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公权即政府权力,是维护社会治安之必须,维护和谐社会之必须。无公权则无法协调社会秩序。但是公权与私权之间具有不平等性,享有对公民个人的支配权,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公民相对于公权本来就为弱势群体,公民个人无法与之相抗衡,往往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极易受到侵害。如果公权被滥用,将对国家、集体和公民利益造成超乎任何犯罪的损失。因此,要控制行政权力膨胀,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以防止其滥用和越权行使以保障基本人权,防止权力异化损害人民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公权与私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和权利的平衡与和谐与否 ,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明发展程度。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 ,权力会愈将受到规范和约束 ,权利会愈将得到保障和发展。在我国现实生活中 ,权力的规范与私权的保障还存在种种不足。因此 ,研究公权与私权的关系 ,分析公权与私权的现状 ,寻求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计划生育突出体现了国家公权与个人私权相对立的一面。虽然计划生育的终极目的是维护和发展私权,但由于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的失范,对群众私权挤压过多,引发社会矛盾。在权利时代,计划生育部门应从观念、制度和工作层面加强对私权的保护。但这不意味着公权的无原则退让,二者的衡平关系才是构建和谐计生的最佳保障。  相似文献   

4.
无罪推定的本质是对公民清白身份的一般假定,在此意义上,其既是社会契约订立的基本前提,亦是契约项下的重要内容。无罪推定规则体系所构筑的人权保障网络对权力之运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时,在社会契约论框架下。由公民负担一定限度的容忍义务是必要与正当的。为避免容忍义务蜕变为超额或不法之容忍状态,必须明晰容忍的底线,而在刑事司法领域,应以无罪推定的规则体系作为容忍义务的底限规则。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的监护问题纳入公权监督,不仅是我国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外在要求,而且是弥补监护缺位,社会监督失灵,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本体需求,既要私权自治又要适当国家干预,符合公权监督私权的法理要求。因此,应当设置检察官走访制、出具报告制、诉讼辅助人和设立强制举报制度等一系列监督法律制度,做到事前预防和事后法律救济。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责任主体,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未成年人人权保障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民法的本质是私法,民法规范主要是授权性、任意性的,这是因为私权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私权受侵害的情形:一种是来自公权力方面的侵害;还有一种是民事主体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时候侵害到其他民事主体的权利,于是产生了私权之间的博弈。因此有必要探讨公权与私权的界限、私权受侵害的情形、私权的保护问题,以此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私权利。  相似文献   

7.
财产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进步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财产权利的发展.财产权从最初对个人权利的强调发展到对财产的社会属性的关注,作为人权义务主体的国家,其义务亦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不作为的消极性义务拓展到作为的积极性义务.在国家履行消极性义务,尊重、承认和保护公民财产权这一基本原则基础上,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实现那些依然处于贫困状态的公民的财产权利,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论警察权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共权力的警察权,无论是其行政执法权还是其刑事司法权,都来源于全体民众权利的让渡,这就决定了警察权的私权基础和私权保护功能。因此,警察权的行使目的是保护公民的私权利,警察权的行使应当以公民基本私权利为边界,遵循公共原则、责任原则、比例原则和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9.
诉权是基本人权的救济手段,诉权又是救济性的基本人权。作为公权与私权之间的桥梁,程序与实体之间的纽带,诉权的宪法化和宪法性为诉权提供了司法救济和宪法救济两个渠道,救济也相应地分为两个相互连接的层次:权利的救济导引出诉权,作为一种救济权的诉权的救济导引出宪法诉讼。从保障诉权进而保障人权的角度出发,我们应顺应世界各国整体性的走向和趋势,建立中国的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制度,走宪法司法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公民参与权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与权是公民通过国家不断创造的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公民参与权,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是落实人权公约义务的迫切要求,是风险社会治理的客观需要和走向善治的必要途径。当前我国公民参与权保障还存在宪法保障不足、缺乏刚性机制、制度体系不完备、救济途径不畅等问题。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公民参与权的宪法保障,完善立法,增强制度刚性,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司法审查制度,保障公民充分行使参与权。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公共所有权的类型之一,受公法和私法的共同调整。公共所有权是一种既有权利又有义务、能够使管理规则得以发展的有组织的所有权制度安排,确保群体成员对共有财产平等利用权的所有权制度设置本身,已隐含了公共事务负责者对共同体成员实施内部管理的公共性权力,也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即,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是一种兼具公权和私权双重属性的复合性权利。当前国内学界的公权说与私权说,只不过是对其社会属性某一方面认知的结果,均具相对的合理性,但都是一种存在"附加条件"的"真理性学说",而当此"附加条件"被去除之后,无论是公权说还是私权说,均有可能成为谬误。  相似文献   

12.
源自警察权力限制要求的侦查比例原则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狭义比例原则三个方面。适当性原则要求侦查措施必须与侦查目的紧密关联,必要性原则表现为强制侦查作为任意侦查的例外形态而存在,狭义比例原则以权利保障为取向,要求实现维护社会利益与保障个人利益的价值平衡。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尚没有充分体现侦查比例原则。从法治国家建设方略和人权保障要求出发,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应当确立侦查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公权与私权之争是社会生活中一直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推进,权利如何配置,公与私两种权益如何界定,已经成为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公权的有效规制与私权的有效保障,即:"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是否能够实现平衡,才是实现和谐社会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5日,我院举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研讨会。与会者以人权保障为主线,从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公权制约和私权保护方面,着重考量了辩护制度、证据制度、监视居住、技术侦查以及检察监督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个人财产权的确立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它可以解决盲目的政府行为或集体行为,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有效投资,有利于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确立个人财产权是保证个人行使民主权利的前提,是宪政的基石,是实现宪政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对个人财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对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保护力度存在差异;对有关私有财产的规范体系不完整、缺少征用补偿条款;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手段和国家赔偿制度;没有将私人财产权当作公民的基本权利来保护;私有财产范围界定不明确。对此,首先将公民私有财产权作为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来保护,把财产权利平等保护和普遍保护观念体现在宪法条文中,消除实质上的不平等;其次,建立宪法保护公民财产权的规范体系;第三,建立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宪法诉讼制度,增加征用补偿条款;第四,通过划定公权和私权的界限,确认主体普遍享有的财产资格。个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是完善我国人权保障体系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是界定政府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基础,是建立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履行国际人权公约 ,是我国政府维护人权的法律义务。必须加强司法人员的人权意识 ,强化刑事法律人权保障功能 ,维护公民的个人基本权利 ,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为了使我国刑事法制建设严格贯彻“两权公约”的要求 ,必须在修订刑法时明确体现限制死刑精神 ,为最终取消死刑创造条件 ,并将劳动教养作为保安处分规定于刑法之中。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民社会和传统臣民社会的主要差异在于:权利与义务何者为本位、社会的主体和人权的法律保障等方面。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我国民主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非常状态下的人权保障状况更体现法治国家的成熟程度。基于其紧急性、强制性、单方性和高裁量性等特征,非常状态下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对行政相对人人权的克减是客观存在而且经常出现的,也是必要的,但这种人权克减应当符合法治原则、比例原则和权利救济原则。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确定行政紧急强制中人权克减的可操作性标准,以完善我国非常状态下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解决效率与公正这一对矛盾时,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侦查权侧重从公权属性视角考量。侦查权在历史演变中,是沿着“私→公→公私并存”的轨迹发展的。在人权保障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以私权制约公权成为我们解决上述矛盾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联合国人权宪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精神在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协调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刑事司法"与"和谐"有着难以割舍的内在关联.和谐社会必然是崇尚法治的社会,必然是公民个人权利有保障、国家权力受约束、社会秩序井然、刑事司法公正得到实现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