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叶,很快风靡了欧美的批评界,并形成多元化的理论格局.其中最主要的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批评、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批评.它们从纵向看表明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脉络,从横向看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差异的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差异的历史原因,其中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二元对立与阴阳调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的差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化落差的影响)。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背景是其产生差异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3.
网络与女性主义是信息时代媒介与性别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新媒体女性”非政府组织的官方新浪微博为案例,在网络行动主义理论框架下,通过虚拟民族志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方法,可以探讨女性主义组织的网络行动特征,并通过其积极行动者的社会网络特征来分析女性主义组织网络行动的动员能力。研究发现,“新媒体女性”能够充分利用微博平台进行抗争性话语的表达,对于积极行动者具有控制优势。其处于所在的积极行动者的社会网络的核心位置,具有很大话语权,但整个网络结构极为疏松,不具有凝聚力。网络整体对行动者的态度和行为等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不利于其形成互动联合的网络行动模式,女性主义组织的网络行动能力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女性的发展成为社会的主题之一,为什么在21世纪这一话题仍然活跃在历史的舞台?这足以说明女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追溯问题的缘由,而最早论及女性主义的当从西方女性主义为开端。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到现代女性主义的发展探讨女性发展、解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这一历程中分别探讨了两性差异问题意识产生的偏差、女性思想视阈的狭隘性以及女性发展道路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思潮中的重要流派,它们在推动女性主义运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对女性和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存在很多分歧。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妇女应该拒绝她们的身体以及她们与自然的联系,强调超越女性的他者性,梳理女性主体意识。生态女性主义则认为妇女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的,妇女解放与自然的解放是相互联系的工程,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的统治下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  相似文献   

6.
论文旨在讨论女性主义尤其是后现代女性主义给当今的女性家庭角色、女性社会角色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由此而形成的困境,指出后现代女性主义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女性主体的消解与重建。文章对于后现代女性主义观点持谨慎的态度,认为这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矛盾。笔者提议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放进女性主义原有的规划,在理论的互动中构建没有性别压迫和性别定势的当代女性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7.
西方女性主义发轫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波女性主义浪潮。其中,对性别正义的关注开启于19世纪7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之后,这也是西方第二波女性主义的活跃时期,但是至今,层出不穷的女性主义流派并没有形成对性别正义的统一理解,对正义目标的主张和正义理想的设计也不尽一致。因此,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对其实现路径进行疏理和分析,能够从总体上对性别正义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于准确理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生态女性主义的广义界定基础上,从生态女性主义对“父权制”世界观批判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生态女性主义对以等级制思维、价值二元论、统治逻辑为内核的“压迫性”概念结构与以二元式思维方式为特征的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阐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深刻内涵,明晰其对女性主义、环境学与哲学的理论价值贡献与促进生态危机解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虽然对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批评和质疑很多,但是作为一种追求性别平等的法律方法,女性主义方法仍不失为一种思考的视角。任何法学方法,最后都是为了案件得到正确判决,因此本文目的不在于提出理论,主要是结合美国宪法案件来分析女性主义方法在案件中的实际运用。由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女性通常是"不在场"的,虽然宪法明文规定男女平等,但是司法实践中不平等却时有发生。笔者希望通过介绍女性主义方法能给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西方女性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首先是忽视性别差异的性别平等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持有的是这种观点;其次是重视差异的性别平等观,激进的、文化的和后现代的女性主义基本上持有这种观点,但无论是忽视差异还是重视差异,都会给女性带来现实的危险;唯物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平等与差异的矛盾是历史产生的,只有历史的发展才能解决,为女性主义跳出这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天赋人权”主张为西方女性主义提供了最初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点,而他的贤妻良母主义的女性观和女子教育观既遭到过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批判,又获得过女性主义思想家爱伦·凯的支持,这一切都使卢梭与西方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变得波诡云谲。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中西方女性主义教学理论与妇女/社会性别学教学实践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国目前妇女/社会性别学的研究虽然硕果累累,但对西方女性主义教学理论及实践的本土化研究不足。因此,我们要力图推进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进程,加强女性主义理论对现实社会中性别问题的解释力,以促进我国性别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是新文化运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为它提供了时代舞台和思想背景 ,戊戌维新以来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它准备了历史前提 ,西方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传入给予了它理论来源 ,正是这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女性主义思潮在此时期的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代以来,民族志反思促进了民族志方法与女性主义理论的结合,以民族志的方式呈现女性主义的立场,既体现出民族志文本对"主体性"的强调,又反映了对女性的关怀.同时,民族志一贯主张的"差异性"视角与女性主义"女性同类和女性团结"的立场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凸显.虽然,女性主义人类学已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并建立起文化意义上的性别...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法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和"平等"脱不开关系.自清末以来,西方的女性主义思想随着其他的现代性思想一同被引入中国.时至今日,我国的女性主义法学在历经了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路径之后,已然具备了某些"中国特色".然而,作为女性主义法学的核心之一,性别平等话题始终处于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总的...  相似文献   

16.
对女性主义叙事学3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界定、学术传统、研究范围、理论构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6个方面有其特点。作为女性主义和经典叙事学研究的整合,女性主义叙事学体现了一种文本形式分析和社会政治批评并重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其在学科界定、理论建设、研究方法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女性主义叙事学应当逐步建立完善的学科理论范式、科学合理的学科评判标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科理论模型,以便促进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继续发展与具体研究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思潮的渊源,从女性主义文化批评的视角揭示翻译这个黑匣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讨在以文化为转向的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女性主义翻译观和中外女性主义翻译实践活动的具体策略,期望在颠覆父权制二元对立中心话语的同时能建立多元共生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降,以北美为主导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叙事理论建构还是在叙事批评实践上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主要从性别、叙事性、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课题等层面出发,评析英国学者露斯·佩奇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文章指出,一方面,佩奇采用文学与语言学的双重视角,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佩奇关于叙事形式可以脱离性别的论点又偏离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 ,对于性别文学的研究此起彼伏 ,从2 0世纪 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80年代引进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影响并产生了中国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批评。突出的创作现象有 :王安忆、铁凝大胆的性描写 ;陈染、林白等作家的“个人化写作” ;朱文颖等 70年代作家的“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是当代政治学领域里的一股重要思潮。以女性主义的政治权力观来审视中国和平崛起这一重大命题,是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两个层面上的分析发现,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与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具有高度一致性,从而在一个侧面上诠释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正义性、合理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