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升 《各界》2011,(8):62-64
陶渊明是东晋哀帝时代生人,他生活的年代,东晋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虽然许多史料上说他出身低微,属于破落的官宦家庭,但是他有一个了不起的祖先一曾祖父陶侃。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对东晋的建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侨园》2020,(8)
正和姓起源和姓源出主要有三处:1.以官职为姓。源自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唐尧时,重黎原后人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其后人以祖上职官为荣,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2.起源于卞氏,源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有人名卞和,是一个有名的玉工,他曾以在荆山得璞玉闻名,后来,卞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先的名字命姓,成为和姓的一支。  相似文献   

3.
祖父一辈子,没有洋洋洒洒的谈话演说,也没有堆积等身的专门撰著,以致在今天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祖父的名字.但是他在我的眼中,却可亲可敬.要说祖父的成就,惟有看他做过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他当时为了创办商务印刷馆,曾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结构”的中青年知识分子,还编制过新课本和工具书,翻译逾百种西方小说名著,新创多种期刊,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可以说,在当年商务印刷馆生产的大量优质精神食粮中,不少到了今天仍然是华文知识食谱中的“启蒙主食”.  相似文献   

4.
蔡贵华 《民主》2005,(1):35-36
我最早接触到的民进前辈的名字是郑振铎。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小学高年级。一天,我的祖父手持一本书,他指着书里屈原、司马迁、李白等的人像,给我讲述他们的事迹,还讲书中插图里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边城茶洞     
翻过重重山,渡过道道水,当我们来到湘西小城茶洞,绵绵秋雨正滋润着这座边城。我伫立酋水支流——清水河岸边,但见河水碧绿清澈,缓缓漾动向前流去。回首一幢幢依山傍水的吊脚楼,黛瓦粉墙。古朴宜人,笼在杨柳依依梦幻似的烟雨中,象一幅墨迹初溶的画屏。大凡熟悉一点文学艺术的人,便有可能记得沈从文笔下那个偏远孤寂的渡口,记得那个发生在这个渡口的关于祖父和孙女,关于爱与  相似文献   

6.
环球侨讯     
《侨园》2005,(3)
在肯尼亚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小岛上,有些法茂族居民自称他们的祖先是中国人。他们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许多许多世代以前,中国的水手们与非洲部族藩王首领们贸易经商,藩王给他们长颈鹿带回中国。一艘中国船在帕泰岛东岩触礁遇难,水手们游泳上岸,随身带来船上的陶瓷及其它货物。日久天长,他们娶土著女子为妻,给村子取名“上加”,当地老辈人说,这是上海的谐音。如今,上加村也被叫做“中国村”。稍后,帕泰部落爆发恶斗,上加村整个被毁,法茂族人纷纷逃命,有的逃到内地,有的落脚附近的西雨村。在上加村有个女孩,据说女孩的祖父说她的祖先是中  相似文献   

7.
邓可人 《学理论》2013,(12):133-134
美国环境法中的祖父原则,简称环境祖父原则,是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祖父原则"在环境法中的延伸与发展。简要总结了美国祖父原则的概念、产生与发展,论述了环境祖父原则在美国法中的具体体现,并简单概述了环境祖父原则在我国的体现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它们是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那一部分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同一个概念,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连接链,才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的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经过学者的研究辨析,用学术理念加以透视概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传统文化得以构成和传衍的规则、理念、价值和信仰。中  相似文献   

9.
开端1981年1月的一天,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一间地下办公室里,一位研究员对大伙说:"那个实习医师有个奇怪的病人。"这句话引起了33岁免疫学助理教授迈克尔·戈特利布的注意。病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祖父小时候家境窘迫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去世多年,我们对祖父的认识都是通过别人的口述得到的.这些人包括我们的祖母、父亲、年长的几位兄长,以及其他亲友如陈之骥(我们的大姑父,曾任江苏督军署秘书长)、阎升(祖父生前的侍卫长)等人. 父亲曾对我们说,祖父小时候很爱念书,在毛公书院上学时,成绩就特别得好.后来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才去当了兵,开始就是一名伙夫.  相似文献   

11.
王元 《各界》2013,(2):38-42
一飞冲天 多年以后,当淳于髡站在丹陛之上,面对巍峨的齐国王宫时,也许会想起遭受髡刑的那个遥远的日子。那时的他还是个贫寒人家子弟,出于未知的原因,触犯了齐国严苛法律中的某些条款,被判处髡刑,也就是当众剃掉头发,然后罚去作苦役,人们从此称他为淳于“髡”,原来的名字,或者有没有名字,史书都没有记载。  相似文献   

12.
柴歌 《侨园》2014,(5):13-13
<正>4月11日,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辑丛中笑到大阪真田山陆军墓地探访和祭奠了安眠在这里的甲午战争期间被俘后去世埋葬在日本的清军士兵墓地,请记住这些炎黄子孙祖先的名字:杨永宽,李金福,刘汉中,西方珍,吕文风,刘起得。中国人把他们遗忘了120年,他们的家人后代能知道他们魂归东瀛吗?从碑文上看,刘起得和吕文凤皆死于甲午战争之后不足一年,地点在大阪陆军医院,因此,他们可能是在等待交换战俘期间,因伤或者因病死亡的。  相似文献   

13.
王军 《团结》2003,(3):46-48
时光荏苒,祖父辞世近14年了。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想以拙笔撰一小文,聊慰思念祖父之情。今恰逢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66周年,举世闻名的台儿庄大捷65周年,面对这两个重要的纪念日,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我的祖父王肇治。此时,祖父那威武高大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宏亮如钟的声音又萦绕在耳畔,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4.
李雷诗 《各界》2013,(7):31-33
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每逢星期六都要去纽约市郊的里弗德尔的祖父家学中文。我家和祖父家仅隔几个街区,我们都是走路去。祖父家的草坪边有一个小警棚,昼夜有警察值班。我们经过那里,心想祖父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否则为什么要派提着警棍带着枪的警官守卫呢?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9,(Z1)
正姓氏起源1.源于子姓,出自春秋初期宋国国君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子桁,字乐父,公子衍的孙子以乐为姓,分为两支。其一为夷父须。据《姓纂》《急就篇》等记载,衍子倾父泽,倾父泽子夷父须,夷父须以祖父衍之字乐父命姓,成为乐姓。子姓乐氏正确读音作yuè。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乐王鲋之后,属于  相似文献   

16.
沉冰 《瞭望》1989,(Z3)
在古都洛阳的商业界,不知道高晓歌这个名字的人可能不多,可是你要找他所经营的那个道北百货商店,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不用说在纵贯东西那四十里长的繁华干道中州路上找不到它的身影,就是在那些稍占地利的商业小区里,也没有它的地位。这个集体  相似文献   

17.
乌镇的夜     
施立松 《党政论坛》2011,(12):58-58
那是去年秋天的事了,我却念念不忘。早春的梦里,时常听得那欺乃的桨声,梦外一声声清脆的鸟鸣,顿时被点染成思念的情绪。那倒映在水中的灯影,在晕开的涟漪中,像一匹匹弄皱的绸缎,时常锦绣了我的梦境,我忍不住要用那个俗而又俗的词了——魂牵梦萦。是的,仿佛有什么遗落在那个地方,仿佛前世未了情今生不灭缘,让我一次次用了最轻最轻的声音唤她的名字——乌镇。  相似文献   

18.
王长才 《民主》2014,(11):1-1
<正>我们有一个和我们的生命与事业相伴前行的朋友,她的名字叫《民主》。她不仅是杂志,更是我们奔向民主路上的一面旗帜,她引领我们向那个目标前行。中国有那么多奔民主的人,有那么多为中国的民主政治进步而奋斗的志士,可是有几人能够拥有这样的一位朋友?我们有幸拥有,拥有这个朋友。《民主》杂志在北京霄云里,我在南京,距离1200公里。过去我乘66次快车,需在车上睡一夜,天明才能到达;现在乘高铁,只用4个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值得记住的一件事,就是看了电影《无问西东》。这部电影让我真正看到了那个年代的那些先生。从影院出来,曾是燕园学子的妻子一声慨叹:唉,不会再有了。影片结尾,重现了一长串西南联大名师大家的名字和身影,观众都静静地看,没有人离开。我看着大银幕不由心生一问:为什么在那个战乱、动荡、颠沛、困苦的年代,在西南那些茅草屋里,会出现那么多先生?他们为什么能在哲学、历史、文学、科学等等那么多领域矗立起那么多座高峰?!  相似文献   

20.
连战,是现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他的父亲连震东、祖父边横,人称"台南三连",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台湾望族.连战的祖父连横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才气横益的爱国史志学家、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