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鹏 《外交评论》2006,(2):84-87
适值周恩来逝世30周年之际,“纪念周恩来逝世30周年暨首届‘周恩来外交学’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2006年3月18日),来自外交部、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单位的老大使、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作了主题发言。会议主要就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周恩来的外交风格与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周恩来外交学学科体系架构等方面展开研讨,对于周恩来外交学的研究状况,与会者既充分肯定了成绩,又指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非…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周恩来思想研究的状况,对“周恩来精神”、周恩来与中国革命、周恩来与社会建设道路的探索、周恩来的党建和科教思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3.
<正>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周恩来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范,铸就了独特的精神特质——周恩来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周恩来在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形成过程中的贡献。1927年底至1928年初,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周恩来,非常注意总结秋收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中保存与发展革命力量的经验,以及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较早地提出了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1928年初,周恩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中国的情况与俄国不同,不能在城乡同时发动武装起义,夺取中心城市必须有周围武装割据力量的汇合的思想。在1929年的“九月来信”中,他提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的重要论断。这是周恩来总结了中国革命一年多来的实践经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思想的升华。1930年9月,周恩来进一步提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应成为全党中心工作的中心。周恩来这些思想理论观点及其所起的指导作用,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卓越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观与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的科学分析、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周恩来在他一生众多的著作和讲话中,有许多关于统一战线的科学论断,形成了独特风格的统一战线思想,它在周恩来的全部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在新中国人民政协工作的的长期实践中,周恩来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了深刻地理论思考,作出了巨大的理论建树,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周恩来人民政协理论体系,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周恩来人民政协理论,更好地指导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  相似文献   

7.
简讯     
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央统战部政策理论研究室和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研讨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统一战线思想、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继  相似文献   

8.
1927年8月1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下,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无论是对共产党还是整个中国的历史,这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件。周恩来是南昌起义的最高领导人,全程参与了起义活动的筹划和实施,对起义的成功举行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周恩来在南昌起义中的主要贡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周恩来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及其对当今广大党员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关于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是周恩来同志一生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同志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处理我国宗教问题的重要观点,对我国宗教工作的伟大实践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的宗教应该由中国人来办 我国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从一开始就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极大影响和控制。周恩来尖锐地指出:“近百年来基督教传入中国和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却是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联系的。基督教是靠帝国主义枪炮的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新文化建设构想与实践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征:先进性、民族性、科学性、群众性、开放性、和谐性。研究和学习周恩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外交部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周恩来外交文选》集中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在外交方面的卓越思想和理论贡献。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周恩来同志的外交思想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同志在指导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实践中,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复杂,外交斗争如何曲折,他始终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观点述要●柳建辉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1998年2月17日至22日,由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国家教委、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主办的“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出席开幕...  相似文献   

13.
傅耀祖 《外交评论》2000,24(3):25-29
建设当代中国外交学要以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外交思想为理论基础,新中国外交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和思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对当今时代特征,战争与和平问题,中国外交的纲领、路线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中国外交风格和艺术丰富了外交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随新民 《外交评论》2006,23(2):77-83
具有很强个性化特色的周恩来外交思想以传统文化内涵的哲理、和合精神为核心,兼容并蓄了异域思想之精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互谅互让、共同发展思想都内涵丰富的哲理。周恩来外交思想是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构建“和谐世界”理念也是周恩来外交思想时代精神的展示。周恩来外交思想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外交工作26年,呕心沥血,运筹帷幄,为开创和发展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外交文选》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研究周总理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在这一问题曾有过共识,但也有过不同的认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建国后毛泽东与周恩来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地位作用以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上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学习《周恩来外交文选》令人信服地看到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博大精深。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是随着新中国外交实践的演进而发展的,它处处显示周恩来纯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光彩和力量,对中国外交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对外交学的探讨研究是无价的宝藏。  相似文献   

18.
置身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周恩来,信仰确立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思想形成与转变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甚至痛苦的过程:从朴素的爱国主义者到革命民主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深入研究周恩来信仰选择的过程,分析周恩来信仰选择过程的特点,对于当代青年信仰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很有意义.首先,外交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创建的.1955年,当时与中国建交国家不过23国,但周总理高瞻远瞩,看到中国外交今后会有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的统战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他实事求是地把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对统一战线的原则性问题、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进行深刻分析和研究。为了鼓舞群众的抗战热情,抵制顽固派的破坏活动,周恩来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巩固统一战线的方法和途径。抗战时期周恩来的统一战线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