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制度缺失与制度创新制度概念涵义非常广泛,它既包括规则和秩序,也包括组织本身;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制度,也有道德、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在形式上是人为设计的构造人类行为互动的约束”、“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P225-226)。T·W舒尔兹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方式理论的演变发展及其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制度变迁的效果主要由制度变迁的方式决定。区分制度变迁的方式存在三个模型: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与供给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自发演进的制度变迁和人为设计的制度变迁模式;激进式变迁方式与渐进式变迁方式模式。本文对制度变迁方式理论的演变、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指出目前的理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还在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决定政府效率的诸要素中,制度因素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制度创新”一度成为人们的共识。可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实践却效果不佳,存在一些问题。在实践者中间对制度资源与政府效率抱有似是而非的认识的为数不少。制度是用以建构群体关系的凭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只有基于一定制度才成为可能。所谓制度通常认为是由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所组成的规范体系。美国公共管理研究专家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人为设计的形成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约束。制度一方面抑制群体生活里可能出现的任…  相似文献   

4.
政府制度行为是政府部门和政府公务员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的需要为社会成员的各种活动设计、制定、供给一定的正式规则 ,并对这些规则的有效执行进行监督的过程和方式 ,包括政府制度的设计制定过程和运行操作过程。政府制度之所以能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是因为任何正式规则都内含对行为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划分或分配的内容和职能 ,任何正式规则都以某种社会强制力或影响力来保证它的功能的发挥。正是这两点才构成了政府制度所具有的社会赏罚功能和激励功能 ,使不按制度规定的权利义务框架行事的行为者得不到相应的利益且要受惩罚 ,使按制度…  相似文献   

5.
制度不是抽象的规则集合,也不是现实的行为堆砌,而是相关制度要素,即"制度规则",与人的实际行为,既在制度范畴内称为"制度行为"的辩证统一。"制度规则"是"制度行为"的理论总结,"制度行为"是"制度规则"的实践经验,两者相互联系、影响、制约、完善,不断循环构成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就是制度的实践论。制度是矛盾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构成制度的本质,是制度发展的内因动力;利益矛盾解决方法构成制度内容,利益矛盾变化引起制度变迁,这就是制度的矛盾论。制度变迁可以缓慢自发,也可以被快速激发。前者是自发性变迁,后者是强制性变迁。在现代经济学中,强制性制度变迁被纳入"供—求"模型加以研究,国家政府(State)被当作主要的制度供给者。但现实社会中,除国家政府之外,其他阶级、阶层、集团也同样能够成为制度供给的强力主体,提供制度、引领变迁。在现阶段中国政治经济体制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举足轻重的制度供给者,其制度供给能力的高低,将严重影响中国制度发展建设的总体进程。因此,如何对经济社会的制度需求及时做出反应,结合执政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特点,选择适当的制度缺口,如乡村行政体制断层、非公有企业利益协调机制缺失及公民社会治理机制失衡等问题加以切入,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制度供给能力,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中国制度发展建设成败命运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云南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琼 《创造》2003,(11):34-35
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有损社会公益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加规范、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劳动分工和财富的创造。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如何实现其个人目标和是否能实现其基本价值,因而当现存的制度阻碍了人们的进取及其价值目标的实现时,预示着需要有新的制度安排来取代原有的制度。中国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济改革,实际上就是一个新制度逐渐取代旧制度的历程。在这一制度变迁的历程中,我国的制度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市场主体的形成、非公经济地位的确立、融资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制度嵌入性的理论分析范式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及运作方式。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农村公共品制度在集体经济时代、税费时代、后税费时代的发展变迁嵌入在农村经济政治体制及发展理念、社会组织模式、文化价值观念等变量组成的宏观制度环境之中,受制度环境决定并随其不断发展。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及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正逐步适应新的制度环境,实现运行机制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8.
制度是规范人们和社会组织活动的规则和习惯。制度产生于协调人类社会的利益关系的需要,是规范社会利益的生产和分配、协调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以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王清 《岭南学刊》2009,(6):30-35
个体理性规避行为的无组织、无意识的聚合,形成集体无意识行动,也是社会力量推动制度变迁的方式。其原因是:集体无意识行动大多发生在弱势群体之中;集体无意识行动是个体理性规避行为的无组织的、无意识的聚合;集体无意识行动推动旧制度变迁具有约束条件及其局限性;集体无意识行动与集体无行动的选择,是由比较收益决定的。从我国在流动人口管制制度变迁过程中,集体无意识行动的作用发挥,推动流动人口管制制度变迁,充分解释了集体无意识行动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亦博 《山西政报》2010,(16):36-37
个人信用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对个人信用的有效管理和运用。来监督和约束个人信用行为的制度和规则体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保障和监督个人信用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规范的个人和社会信用体系是其晟基本的市场规则和重要制度.是维系市场经济中各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1.
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纬 《思想战线》2002,28(3):5-9
任何制度都是一种规则或规范的安排 ,一种人类的理性选择。这种安排和选择决定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同时 ,也是制度的进化和变革的过程。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 ,就是不断引入新的规则与规范、新的合作与竞争、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选择的创新发展史。这其中伴随着人们对正义、平等等价值的追求 ,以及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关系国家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关系社会主义民主的发扬,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因此,它是一项引入注目的制度建设,人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设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人们的预期的效果,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历史反复证明:每当经济模式和经济活动发生重大变革之时,人们的道德观念势必发生震荡和转变;而道德观念一旦成为人们的自觉的意识,又必然会影响经济模式和经济活动。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受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当然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对我们的社会提出新的道德要求,给我们的道德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由于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与过渡,道德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在经济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拜金主…  相似文献   

14.
制度是要求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具有强制性和导向性双重作用的社会运行机制。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随着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依赖的不断加强,为了保持其生产生活的稳定和有序,制度就随之伴生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人类制度变迁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程度越高,其制度建设的水平也会越高,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直接体现着人类文明的程度。因此,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制度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日异突出,…  相似文献   

15.
制度经济学认为:在现代社会里,制度比人品更重要。这里所讲的制度,实际上就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人们不断反复博弈的结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公平性,它至少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二是效率性,没有效率的规则是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的;三是对人的行为约束是基于人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一面。制度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克服人的弱点或不足,如人的有限理性、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人并不总是善的,等等。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就曾针对党内外存在的腐败现象深刻地指出,“不是说个人…  相似文献   

16.
胡莹 《大连干部学刊》2009,25(11):32-35
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都属于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每一步都源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供给行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滞后于整体经济制度的变迁,在金融制度安排的创新选择方面存在着对经济制度变迁的“模仿”。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问题。需要研究政府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设定的目标.并据此决定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应发挥的作用,实现从机构主导向功能主导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正制度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在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要求公正的面向人们。美国学者诺思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指出:"制度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为实现制度对人们关系的约束,并保证人们能够自觉地遵循制度要求。因此,制度的制定必须是正义的,符合人们的公平、正义以及效率等价值目标,达到人们希望的美好制度环境。一个符合正义的制度首先要实现人人平等,保证人们利益的平等分配、权益的平等保护以及  相似文献   

18.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进行制度创新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最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要创新制度必须突出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突破:创新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事业单位归属于第三产业,其功能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有效服务,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性质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资源配置活动必须通过市场进行。同企业一样,事业单位也是市场主体,它的进入市场同对企业的要求一样,也需要有一个产权界定,以明晰的产权关系,保证其市场主体行为的自主权利,以争取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把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9.
由人组成的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而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准则,即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有成文与不成文之分,成文的为规则,不成文的为习惯;社会规范也有适用范围之分,有社会公认的,有部分适用的。其中由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构成的系统,即为制度。制度由社会中普遍适用的规范组成,代表着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取向,规范个人及组织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制度是调节与约束人类行为的一种规则,因而其必然有一个人性的假设作为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也就是说,制度既是人的产物,又是人的桎梏。所以,它必须符合人的品质与要求。正如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所洞见的,人类政治制度应是人类生存环境等多种条件的产物。又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主张,美国式的民主满足了美国民情的要求。但是,人性问题是千古之谜,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这就难以有一个一致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和生活机制的演进。而没有这一视角,制度考察与制度变迁分析就失去了认识的基础。因为按照一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