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一、工业的主导作用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随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工匠精神"时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本文对习近平关于"工匠精神"的观点和思路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了习近平关于"工匠精神"系列讲话的意义与价值,并就如何使"工匠精神"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设和发展,以期实现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最大化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郭因 《当代建设》2002,(4):11-12
文化有广、中、狭三义。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为求愈来愈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一切设想、设计与创造。它包括作为基础的物质文化,体现于上层建筑的制度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以科学、道德、艺术为三大支柱。中义的文化指的是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精神文化中的文学艺术。我们要讲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文化是一种运作,而其成果便是文明。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文化有农业社会的黄色文化,有工业社会的灰色文化。正在兴起的是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的绿色文化。作为相应的成果,便有农业社会的黄色文明,工业社会的灰色文…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人的高质量发展。工匠作为构建人类文明,乃至未来工匠社会的中坚力量,创造出了各种文化形态。各行工匠在劳动与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沉淀为深厚的工匠文化,产生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价值,它与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其含义与每个历史阶段的启示都有所不同,但都内蕴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社会快速转型的质量时代呼唤人的高质量发展,工匠文化是人的高质量发展之核心,专精特新、“知行能成”成为工匠文化对人的高质量发展之内在价值。可以说,工匠文化是一种以“知行能成”为基本原则并拥有专精特新品质精神的人类社会价值实践活动文化,是一种经典型的高质量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5.
潮汕文化中最具深刻内涵的,是其"精细"精神:农业的精耕细作,手工业的精雕细琢,商贸的精心经营,饮食的精工制作,艺术的精益求精。而在新的时代发展面前,潮人仍需警惕文化自新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张尚仁 《思想战线》2013,39(1):79-83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于"道"文化中,中国因"道"文化维系中华民族而成为是世界上惟一延续5000年的国家。"道"文化贯通于中华文化的百家之中,又是民众的普遍意识。"道"文化的基础是道家哲学。道家哲学认为,"道"是世界的本体和万物的本原,具有惟一、无限、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精神、信息等多重本质属性。"道"的哲学早已发出人类生存存在深沉危机的预警,这一危机深藏于人的自然本性与人为生存而"人为"的内在矛盾之中。这一矛盾的发展,使人类历史呈现"失道"过程,持续下去,甚至可能导致不可往回的灾难。"道"文化就是要人类正视生存危机,为人类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文化,使之走向世界,是拯救人类摆脱危机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三次产业概念的形成三次产业的划分,反映了社会分工和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顺序。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生产食物,农业就是生产食物的部门。因此,各民族的经济活动总是从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的农业开始的。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农产品除满足农业人口的需要以外有了剩余的时候,才从农业中分化出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制造生产工具的手工业(工业的前身)和其它生产或活动。当农业和工业充分发展了,劳动生  相似文献   

8.
<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超越式"传承与创新: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区域特色的发展潜力,促进生活型服务"走出去";积极运用互联网,创新生产工艺和商业模式,弘扬民族、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线上线下互动传播中国品牌等。执着专一的"工匠精神"正在成为文化创造的主流:在文艺界,淡泊名利、摒弃浮躁、认真严肃考虑的创作态度的"工匠精神"日益成为文艺工作者们的普遍共识,文艺作品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现象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9.
我省手工业是比较发达的,它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供应城乡居民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需要上,仍然起着很大作用。但由于是分散落浚的个体经济,所以必须「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地方国营工业在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担负着相当重要的责任,并有与手工业密切联系的有利条件。省委指示地方国营工业在过渡时期应发挥的作用中,也将支持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列为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很好贯彻这一指示,积极担负起这一责任,改善手工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7,(10)
<正>《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江苏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更需要工业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工匠精神是工业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不仅是规矩、规范、标准、精益求精,更是一种劳动的风格、工作的风格、工作的品质、人的品质,同时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风范、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导向,内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新时代全面推进"精彩呼铁"建设,就要着力激发工匠精神,厚植工匠生长的土壤,培育一批批敢担当、有作为的"铁路工匠",助力草原铁路振兴发展!一、激发工匠精神,助推"精彩呼铁"高质量发展1.敬业奉献,担当新使命。伴随现代  相似文献   

12.
吴旭 《中国妇运》2014,(7):22-23
四川是古代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地,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引擎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区位条件,奠定了四川妇女手工编织的深厚基础。近年来,四川省妇联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创业、改善民生的整体部署,针对城乡妇女增收致富的需求,把传统手工编织作为促进妇女发展的新途径,通过政府、市场、公益、科技的多元驱动,努力为妇女参与经济建设搭建平台,使传统手工业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实现了四川妇女手工业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微观天下     
正"工匠精神"开创"质量时代""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今年两会,"工匠精神"这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评论】"郭晓伟":"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古时就有庖丁解牛的钻研境界。如今,发展新经济,更离不开这种用心、用神钻研  相似文献   

14.
正火花传统技艺在产业化道路上遇到的困境,反映了我国特定领域传统手工业被迫卷入充满竞争的商品化市场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也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难题。火花火花是傣族传统手工业品。燃放火花在傣族传统文化中标志一个仪式的结束,或者在节日中增加节日氛围。在傣族民族节日如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州庆等民族节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工业文明在走向辉煌的同时,同农业文明一样,被扬弃也是其必然的"归宿"。因为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类确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构建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6.
理论文萃     
信息高速公路与文化发展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导致了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则导致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并将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跃入信息社会。这场革命已经并将继续给文化领域带来巨大变化,预示着高技术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了保护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应创造一个有利于世界各民族文化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环境。曾经在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华传统文化应抓住机遇,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中做出新的贡献。(晓叶摘…  相似文献   

17.
鲁班信仰赋予传统工程建造以价值理性,构成传统工程建造的伦理精神——百工之神。鲁班信仰得益于鲁班工匠"把工程做好、做好工程"敬业理念传承、工匠群体崇拜鲁班道德情怀以及传统工程建造祭祀仪式、仪轨。鲁班信仰在现代工程建造"祛魅"中,由于失去工匠崇拜群体,成为游魂和孤魂。现代工程建造背离了工程建造价值理性,导致工程建造与社会处于高度紧张关系之中。赋魅工程以价值理性成为工程建造回归生存论原则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由混融到分化: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 随着人类社会从"民族历史"阶段向"世界历史"阶段的转化,越来越多的学者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研究社会发展和运作的规律,并通常将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文明形态:原始社会、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19.
正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即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随着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工匠、老手艺逐渐淡出人  相似文献   

20.
"工匠精神",在已步入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今天,是一个被疏忽已久乃至于渐要淡忘的词。经过时间的检验、洗礼,"工匠精神"在机器化大生产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体现了我们对现代制造工业的反思,传递了对传承与创造的渴望。在奔向"创造大国""智造大国"的奋斗进程中,当中国产品的身影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们其实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需要"工匠精神",都更加深情地呼唤"工匠精神",以期为急需突破的"中国制造"提供新的自省路径,规划新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