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签署的税收协定规定以相互协商程序解决税收协定争议,但该程序存在许多缺陷如缺乏强制性、缺乏时限规定、效率低下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彼此之间的税收协定中订入仲裁条款,以完善其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机制。我国也有必要借鉴许多西方国家的做法,在税收协定中订立仲裁条款,以弥补相互协商程序的不足,完善中外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签署的税收协定规定以相互协商程序解决税收协定争议,但该程序存在许多缺陷如缺乏强制性、缺乏时限规定、效率低下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彼此之间的税收协定中订入仲裁条款,以完善其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机制。我国也有必要借鉴许多西方国家的做法,在税收协定中订立仲裁条款,以弥补相互协商程序的不足,完善中外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卢颖异 《法学》2023,(4):174-191
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为资本跨境流动创造了条件,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法律规则的滞后性导致国家间税制协调和税收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消除国际经济交往中的税收冲突,世界各国开始尝试对传统国际税收争议解决机制进行改革。美国在双边税收协定网络中引入了强制性仲裁程序,欧盟从《仲裁公约》到《争议解决指令》,实现了类仲裁机制的设置和完善,OECD全球税改方案提出了具有强制性、有约束力的争议预防与解决机制。中国作为深度参与全球税收治理的发展中国家,应从纵深发展和横向辐射两个角度探索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思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作用,在国际合作中设置多边税收争议解决常设机构,在国内区域间引入咨询委员会独立意见程序,以此提高区域间税收争议的解决效率,为国际税收协调提供创新性产品,同时推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税收治理。  相似文献   

4.
<正> 仲裁是我国解决对外经济贸易和海事争议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和海运企业,在对外业务往来中,遇有争议,根据我国政策和贸易习惯,先由双方直接友好协商解决;经过友好协商不能解决时,则在双方自愿基础上以仲裁解决。我国政府对外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中常有仲裁的规定,对外签订的交货共同条件中一般也都规定有仲裁条款。  相似文献   

5.
战涛 《法商研究》2012,(5):79-85
在以应对能源和环境危机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海外投资者往往面临来自以保护能源或环境或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资源税、环境税、暴利税等税收征收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将加剧投资者利益与东道国公共利益的对决。在传统上,国际投资条约排除税收争议的可仲裁性。但是,自20世纪末期以来,国际投资立法和仲裁实践中出现了税收争议仲裁化的趋势。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根据资本输入和输出的国情,通过在投资条约中引入税收仲裁机制达成投资者利益与国家公共利益特别是税收主权利益的平衡,即在双边税收协定中适当引入强制性仲裁机制的同时,在投资协定中通过合理的制度确立税收争议的可仲裁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际仲裁解决国际投资法律争议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缔结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共同规定。本文对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专设(ad hoc)仲裁庭和"投资争端国际解决中心"仲裁程序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结合WTO《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则和程序的谅解》的有关规定,就修订和完善中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国际仲裁庭管辖权条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航 《中国律师》2006,(10):68-69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其中,协商、调解的适用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或依赖客观情况,具有可选择性和不确定性,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而诉讼则是在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情况下才启动,所以,劳动仲裁才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必经程序,在所有解决劳动争议途径中最为直接,适用最普遍。  相似文献   

8.
"走出去"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企业的同一笔所得被重复征税、未能在东道国享受本应该享受的税收待遇或税收优惠,存在受到税收歧视或者不公平待遇等多种税收风险,以及在投资过程中与当地税务机关发生的税务争议如何解决等问题。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时,要注意了解投资东道国与我国签订的税收协定的内容,主动利用利息、股息、特许权使用费等协定优惠安排,降低企业涉税风险和成本。在与投资东道国发生税务争议时,要注意向我国税务主管当局申请启动相互协商程序寻求救济,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国际税收协定的几个重大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永伟 《中国法学》2005,(1):119-128
国际税收协定是国际税收合作的主要形式。晚近以来,国际税收协定呈现出几个突破性的重大发展,即区域性多边税收协定的产生、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引入和国际税收争议仲裁解决条款的订立。这些重大发展一方面是国际税收合作水平提升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国际税收协定发展的新动向。这些重大发展将有利于促使全球性多边税收协定的订立并使国际税收合作走向法治化的轨道,从而使国际税收协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由于国际税收合作的复杂性,这一过程尚需一定的时日。  相似文献   

10.
郑晓艳 《法制与社会》2010,(14):104-104
随着全球经济交流的不断增长,国家间缔结的税收协定越来越多,而各国财政利益冲突及对法律条文理解不同,国际税收争议频繁引发。传统方法已不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国际税务争议仲裁制度渐成趋势。本文将从理论支持、实践操作两个层面试论述国际税务争议仲裁制度的本土植入。  相似文献   

11.
人事争议处理之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聘任制度改革的深入,各类人事争议层出不穷,由于传统的解决人事争议的手段存在明显弊端,人事政策法规的空白、人事争议救济渠道的狭窄、争议处理程序的不规范产生的后果是实践中大量的人事争议因缺乏法律的有效调整而无法得到圆满地解决,使事业单位人事改革过程中各类矛盾激化.完善我国人事争议处理机制,要引入代理人制度,发挥协商在人事争议解决中的作用;立法上要明确聘用合同是一种广义的劳动合同,并将其作为特殊的劳动合同纳入<(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将人事仲裁纳入法律调整,从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两方面实现人事仲裁和诉讼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法、美、日三国集体争议处理制度吴英姿一、法国集体争议处理制度法国劳动法典第二篇专门规定集体争议及其处理制度,即集体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调停、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一)自愿协商。集体争议发生时.双方当事人应根据集体协议(协定或议定书),或关于争议...  相似文献   

13.
上期答案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在我国,劳动争议现行的解决处理方式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1、协商是指争议双方自愿平等的协商解决争议,这一争议的解决方式充分体现了对当事人双方主体意志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现状的描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立法可以在对劳动争议进行个别争议和集体争议区分的基础上,分别规定不同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对集体争议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制,对个别争议采取嘲解自愿,只审不裁”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并提出具体操作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2):116-116
张伟杰等人在2006年1月2日的《工人日报》上撰文介绍,法律规定,我国解决劳动争议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个途径。其中协商、调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也不是到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途径。而劳动仲裁则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即不经过劳动仲裁.法院就不受理起诉。同时,仲裁裁决和法院裁决都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宪法和缔结条约程序法规定了重要协定制度。重要协定和非重要协定缔结的国内法程序不同,法律效力也应有所不同。决定重要协定及非重要协定的内在根据是协定事务的重要性,根据税收事项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缔结条约程序法》的规定,中外税收协定应为重要协定,其批准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作出,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上公布。中外税收协定在经过上述程序后应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的效力。  相似文献   

17.
在涉外经济贸易中,发生争议在所难免,为寻得纠纷的解决,争议双方通常通过友好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而仲裁则是解决涉外经济贸易争议的主要方式。涉外经济贸易仲裁是在自愿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国家间税收合作的发展,国际税收合作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税收争议的频繁出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指出为此国际社会致力于解决国际税收争议,尤其是OECD国家创立的OECD模式,即相互协商程序模式,在国际税收协调方面的成就颇为明显。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博弈论的角度能够透彻分析阻碍其有效性的深层因素,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两项专门的法律制度。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中明确规定,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我国法律在劳动争议诉讼程序与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衔接上,对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定,这就导致人民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常常出现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因此,本文对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程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司法实践积累一些经验,为我国相关立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师华 《法学杂志》2002,(6):54-56
国际贸易争议的解决方法主要有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商事诉讼、WTO争议解决机制和国际争端机制。国际商事仲裁是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国际贸易争议 ,主要是基于双方当事人事先的约定或事后的仲裁协议 ,仲裁人不得对当事人约定范围以外的事项进行仲裁。国际商事诉讼是通过司法诉讼的方式解决国际贸易争议。这里司法诉讼是在一国法院提起的涉及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的国际贸易争议 ,各国法院根据本国的民事诉讼法对此类争议行使管辖权。WTO争议解决机制是用来解决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由于执行WTO协定而发生争端的一套法律制度。国际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