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论《资本论》对现实经济建设的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考察和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最终走向灭亡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资本论》 ,需要由批判转向建设 ,用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运行理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理论等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要追求制度的优越性 ,更要追求生产力的先进性。面对“一球两制”的现实 ,需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致力于创造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应具备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吴楠 《大连干部学刊》2021,37(10):20-25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资本批判和现代化强国建设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基于科学的实践观开创了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范式,奠定了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马克思解蔽了笼罩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强国身上物的外衣,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强调国家必然被"自由人联合体"所取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是科学分析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增殖逻辑导致的生产扩张、分配失衡和消费强制造成了资本主义内部危机。本文立足资本增殖逻辑全球化的大背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规避国际经济危机传导、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破除消费主义影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股份资本理论认为,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联合生产的手段,它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前提条件,成为向共产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种形式。这是我国当前将大中型国营企业改造成联合股份经济的基本理论依据。股份制度早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已经萌芽,然而它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它的典型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却是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一是高度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二是社会化大生产。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必须有大量的货币资本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进行生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需要资本的积累和集中。马克思以极大的兴趣和科学的态度,详细地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发展情况,深刻地揭示了股份公司所引起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重否定或扬弃。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展到全球 ,并且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为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全球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的深化 ,资本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之间矛盾的深化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国内阶级矛盾的复杂化和资产阶级矛盾向全球扩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矛盾的全球化扩展 ,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创造着各种要素。生产因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及社会主义力量全球联合的条件的渐趋成熟 ,无不昭示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是善用辩证法的大师。在批判省思黑格尔和蒲鲁东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合理运用"否定性原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阶级结构和经济范畴的"内在否定"因素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确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的、道德的、法律的和资本本身的限制,马克思为我们呈现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界域,也再次指认了"资本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通过对"虚幻共同体"的勘察和"真正共同体"的畅想,马克思阐释了超越资本主义的方法和道路。以此来看,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性批判中践行着"改变世界"的承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类历史依次划分为资本主义前、资本主义和在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的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主要从劳动条件和自然关系的约束方面考察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对资本主义前的一些社会形态进行了科学概括,说明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资本将对传统社会实行全面的改造,资本将突破地方性和民族的狭隘眼界,创造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体系。资本在全世界胜利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解体创造条件,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准备物质和精神条件。社会主义的生产条件和交往关系都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生成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全面发展、共同劳动和自由个性,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基本概括。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从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得出的再生产理论,虽然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但是,再生产理论却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是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是更大规模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一般原理,例如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在对单个资本运动分析的基础上,进到对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分析。他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为核心,考察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问题。具体地说,他把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划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之路何以可能,这是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着歧见的重大理论问题。俄国村社社会主义的"跳跃论"由于片面强调落后优势,而具有明显的空想性质。在第二国际内部,考茨基等人的"早产论"表明了他们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反对态度,卢森堡则对十月革命道路表示了肯定和支持。从理论上回溯,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发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出发,论证了俄国在占有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可能。列宁以"颠倒过来的革命思想"阐述了俄国在革命基本条件成熟时,先夺取政权,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思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思想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没有违背历史规律,而是具有其选择依据。但是,这些国家在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后,必须正确处理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社会跨越与文化滞后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在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正式提出了资本范畴,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一时成为经济理论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未能预见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而断定剩余价值是资本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科学认识资本主义与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科学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科学认识资本主义是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科学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科学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本文解读了一定程度上被我们所忽略的马克思的原创理论中关于资本文明的理论,特别是资本发展的历史极限的理论,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资本与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统一性,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田文强 《人民论坛》2012,(11):190-191
欧美的金融危机表明,资本在全球空间虽然得到了发展,但矛盾的产生仍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孕育着文化冲突;资本凭借虚拟的方式实现空间上扩张的同时,风险也急剧增加。"空间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回溯和前进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资本主义空间上的特征,探索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型空间,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世界市场的形成,普遍交往的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逼近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马克思认为,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的全球化,它是由资本的内在本性所推动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资本本身的局限性,使这个结果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由资本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萌芽和存在于几个社会形态 ,至今正活跃于资本主义社会和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认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 ,对于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资本的存在与发展问题 ,科学地建设社会主义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凸显出来。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包含着对现代性的深刻洞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他对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和"资本逻辑"的批判中。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价值是:客观上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在反思中发展;有利于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徐晨光  黄殿中 《湖湘论坛》2001,14(5):23-24,27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杜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剥剥劳动的秘密,阐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人类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两个必然”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资本主义体系已经形成,而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了最初的发展之后,却遭受了历史性的挫折。如何正确地认识今天的现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为解释经济危机的成因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成的客观基础,经济危机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充分展开;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成的制度根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全面激化;信用经济扩张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成的重要杠杆,经济危机是需求泡沫破灭在宏观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马克思经济危机成因理论对认识和应对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具有重要启示,防范和应对经济危机要求提高驾驭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就宣布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资本与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历史现象,必将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罗莎·卢森堡更明确地指出,"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除了社会主义,没有别的道路可走"。那么,这个"一定的发展阶段"是以什么为标志?何时到来呢?思想家们并没有准确地预言这个时间,但是他们都明确地表达了一点:资本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将使它自我毁灭。时至今天,资本与资本原则已经泛化到了各个领域,空间生产作为资本的当代表现形态,已经与金融资本、虚拟资本,同时与技术、政治、军事、消费文化等勾连起来有效地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提供了资本增值的新方法。但是,随着资本在"空间领域"突飞猛进的占领,及资本与资源的矛盾愈加突出,资本主义危机已经由"周期性危机"转为"结构性危机",这预示着资本的界限已经来临,摆脱资本统治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别无选择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20.
徐佩华 《理论月刊》2006,3(1):21-23
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立足于现时代研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需要突出其建设性,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具备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战胜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我们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要把研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教条主义的理念,创新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