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产生,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以及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制度是现代公司制的三大基本原则。虽然公司法入制度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它也容易沦为股东(或董事)逃避债务、损害债权入利益的工具,因此,需要有一个相应的制度来平衡公司的股东和债权入的利益,完善公司的法入独立人格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各国立法或实践纷纷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加以完善和补充。我国修订的《公司法》也引入“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公司立法已趋于完善。我们应正确认识该制度中的股东行为及其适用条件,在实践中慎重权衡,审慎适用,这样才能体现该制度的价值,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司人格独立原则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引起的价值背离和利益失衡问题,导致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产生。公司人格否认具有相对性,而且仅适用于实质上已经丧失独立人格的公司。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不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的否认,相反,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的净化、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作为公司法制度核心的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在我国的《公司法》中得以确立,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有些人利用公司独立人格及有限责任从事不正当行为的现象,严重危害交易安全,损害债权人利益。为此,借鉴西方国家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解决上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公司法人格制度原本设计好的正义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拟就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现象、现行《公司法》确立的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及缺陷、及立法完善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平  焦艳芳 《工会论坛》2006,12(6):101-10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引入,对于健全我国公司法人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这一制度规定,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否则,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不良后果,影响公司的稳定性和机能的正常运转。笔者认为适用这一制度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其实质,坚持正确的适用原则,确定其具体的适用范围。在具体的案件中,法院应借鉴一般民事侵权所致的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判定是否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要求股东与公司一起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个案中暂且无视公司独立人格,而追究股东的无限责任,以保证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的实现,它是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必要和有力补充,对于防止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与有限责任,侵害公司债权人(或处于弱势的小股东)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出台适用这项制度的具体规定就显得十分紧迫。从司法实务层面,分析了应当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情形、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后归责原则与责任承担、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举证责任、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主体和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维护公司可持续运作的一项法律制度,但是司法适用中的实施效果不尽满意。构建我国完善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合理界定法人人格滥用行为,并从管辖法院、当事人、举证责任及执行程序的适用等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我国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础.但目前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违背了公司法人制度的宗旨和精神.针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逃避债务的现状,从立法和司法角度对我国引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兼与孟勤国、张素华先生商榷》一文,既建基于没有读懂其批驳的原文,在推理过程、提出的论点、论据方面也存在不足。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法人人格无因果关系,公司独立责任也不是股东有限责任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公司法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但在跨国公司中,母公司如果出现滥用控制权、规避法律义务、不正当利用法人人格等情况,就有可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直接承担责任。通过探讨其在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中的运用,弄清该法理之本质,有助于中国公司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在被滥用的时候对债权人和其他利害相关人提供的一种救济制度。它充分体现了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和公序良俗的法律原则,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分析。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肇始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是美国法院在审理公司纠纷案件时创立的一项判例法原则。它是指向对于滥用公司法人格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以致债权人或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的,法院将不再考虑公司的独立人格,而责令不正当行为人直接承担责任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公司人格混同是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或其他公司人格完全混为一体,使公司成为股东或其他公司的另一个自我,形成股东即公司或公司即股东的情形。公司人格混同的表征为产混同、业务混同和人员混同等。公司人格混同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基本要求,构成现代公司法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公司的独立人格将公司的责任和股东的责任严格区别开来,有效地降低了股东的风险和责任。但同时,也出现有些人利用公司独立人格逃避法律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而直接要求股东承担责任,以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公司法人人格的否定以公司股东获得有限责任的条件的丧失为法理基础。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设计和完善,应坚持灵活的立法形武,在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司法解释,突出制度设计的针对性,针对公司形式有区别的对侍、适当扩大、合理定位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情形井坚持发展的视野,不断丰富否认的手段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制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法律制度、法学方法和社会发展等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可以知道,公司法人的人格独立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前提,对这种法人独立人格的否认是以具体的制度来填补法律的漏洞,同时,这种制度上的变化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在。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数量日益增多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公司人格独立制度———有限责任制度面临挑战。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 ,我们不应再僵化地固守公司人格独立制度 ,在特定情况下应采用“揭开公司面纱” ,否定子公司的独立人格 ,由母公司承担债务责任。在法律适用方面 ,对子公司的人格否认应适用东道国的法律 ,母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则应以合同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原则来确定应适用的准据法。  相似文献   

18.
公司人格本质及其人格否认制度在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践中有过种种讨论,但并没有完全形成共识。本文在考察西方学者公司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将公司人格本质理解为经济价值、自然形态和社会规范的错综物。虽然现代公司人格理论与实践都承认股东的有限责任,但是各国法律也肯定,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对公司独立人格进行否认,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诉讼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诉讼程序正义是正确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条件.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诉讼中,公司利害关系人是诉讼的原告,公司积极股东和公司应是诉讼的共同被告.应当通过建立新的举证责任制度和公益诉讼制度来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公司人格否认是为了制止滥用公司法人制度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允许在特定条件下,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责令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或社会公共利益承担责任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