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薄冰 《江淮法治》2009,(15):50-51
我国宪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有权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之外的规范性文件,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红头文件”。“红头文件”是一级政府的政令,具有指导性、政策性和严肃性,一项存在违法、违规“瑕疵”的“红头文件”,将影响群众利益,损害政府形象,无疑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在出台“红头文件”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2.
"红头文件"是规范性文件的俗称,其在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诸多违法行政的事例中屡屡看到"红头文件"强暴民意的身影. "红头文件"卖烟.湖北省公安县发出"抽烟令",要求全县所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务用烟一律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全县102家县直部门和单位公务用烟必须按照计划指标完成.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9,(6):4-6
"红头文件"并非法律用语,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称。从制定机关的权限来看,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规章的制定机关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49个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4.
“红头文件”是权力的象征.也是传递党和国家政策的载体。“红头文件”一旦出了错.将导致具体行政行为错误,侵害当地公民的合法权益.影响形象。基于此,湖南省政府法制办日前表示:欢迎广大人民群众为当地“红头文件”纠错,并公布了举报电话。湖南省法制办的做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5.
“红头文件”违法之原因及对策论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景斌  顾颖 《行政与法》2005,(11):78-81
违法“红头文件”常以法律之名行干扰法律实施之实,已成为影响法制统一的一大隐患。违法“红头文件”泛滥主要是人治思想的体现,监督机关预防和纠正不力、行政复议范围的狭窄以及司法上无救济途径等诸多原因,使行政相对人面对违法“红头文件”的侵害有苦难言,在一定程度上又放纵了“红头文件”对法律的恣意冲突。本文试通过对“红头文件”违法原因的分析,找出相关法律对策,以期能对这一抽象行政行为走出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侯严峰 《政府法制》2012,(23):41-41
“红头文件”是各级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因带有红字“台头”并加盖红色印章而得名。透过“红头文件”,人们看到的是政府部门的执政理念以及各级政府展示于社会的公共形象。因此,“红头文件”的正当与否、规范与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最近,湖南省叫停了3.5万份“红头文件”。。自2008年7月开始,湖南省彻底查清全省规范性文件的“家底”,共有35630件内容有问题或过期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被废止或宣布失效,占到清理总数的46.5%。2008年4月17日,湖南省出台我国首部统一行政程序的地方政府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8.
曾润生 《江淮法治》2014,(15):54-54
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九方面举措确保行政机关“红头文件”让群众看得懂、信得过、能监督。  相似文献   

9.
"红头文件"并非法律用语,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称。从制定机关的权限来看,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规章的制定机关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49个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0.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08,(23):32-32
今年10月1日起,湖南省打破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即所谓“红头文件”)“终身制”,规定红头文件有效期只有5年,标注了“暂行”、“试行”的文件有效期为2年,有效期满,文件自动失效。  相似文献   

11.
基层政府滥发“红头文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这种情况的形成有着其特有的原因。从我国立法现状来看,法律、法规和规章原则性规定居多,具体性的可操作性规范匮乏,为了贯彻落实上位法,地方通过制定“红头文件”对上位法的规定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一鸣 《政府法制》2009,(1):41-41
湖南两个“红头文件”互相冲突,日前,几位公民对其中一个“红头文件”提出合法性审查申请。经审查,湖南省政府法制办认定,这一“红头文件”无效,应立即停止执行。据称,这在该省系首次。  相似文献   

13.
眼下正值法治社会时期,有必要加强对作为抽象行政行为的政府“红头文件”进行有效制约,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将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本文结合国内的实践初步探讨了将政府“红头文件”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余川  陈灿辉 《行政与法》2006,4(3):42-45
“换位思考”是一种要求主体站在客体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政府通过推行换位思考,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减少决策失误;可进一步增强行政人员的“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思想,克服官僚主义的作风;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自我纠偏的能力,减少脱离群众、盲目行政与消极行政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在行政立法过程中 ,从立法宗旨、立法原则、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以“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行政法的立法工作。依法行政的实质是人民高于政府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法律是按人民的意志制定的。政府依法办事就是按人民意志办事。政府立法要体现行政公正、行政公开和行政效率的原则。政府行为只有公正 ,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行政立法中必须明确法律责任、建立监督机制 ,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相似文献   

16.
段兵  老言 《公民与法治》2006,(11):25-27
白1989年我国颁布《行政诉讼法55以来,各级法院的“民告官”案件已超过100万件,在已结一审行政案件中,三成原告胜诉。最高人民法院一名资深法官认为,这种现象说明.老百姓懂得了用法律“治官”.还学会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公民权(2月12日《中国青年报》)。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民告官”案件的大幅上升,一方面表明群众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制观念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权力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17.
陈华 《中国审判》2011,(11):90-91
千百年来的“官本位”社会,造就了老百姓要么畏官、怕官,“民不与官斗,屈死不告状”,要么积累到“官逼民反”走上极端的文化心理特征,这显然不利于我们当今社会的依法治国。但“礼之用,和为贵”、“冤仇宜解不宜结”的文化传统又为矛盾的化解、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心理保证。在司法实践中,我院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以中、正、仁、和四个字贯穿行政审判的全过程,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切实维护了官民和谐。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是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的替代方案。深圳市实行的行政改革,存在内在矛盾和缺陷。从宪法学角度看,要限制行政权力就必须从国家权力宏观角度选择限制行政权力的路径,即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通过法律规范行政权力;通过创造“社会交往民主”的制度环境以实现人民主权;建立公共财政,为政府行政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通过听证、回避等具体的行政程序的设定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方式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决策”助推政务公开向纵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向军 《中国监察》2010,(17):40-42
推行"开放式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构建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创新探索。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实行"开放式决策",让民主促民生,将“自上而下”的精神贯彻与“自下而上”的民情诉求相结合,从而实现从“老百姓有权知道政府在干什么”上升到“老百姓有权参与政府决策干什么”,大大推动了政务公开工作向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20.
"红头文件"并非法律用语,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