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学制度具有内生性,它是按照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逻辑生成的。大学制度是大学伦理精神的制度性定在。蔡元培不但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倡导者,更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创制者和践行者。他的尝试为中国现代大学百年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以及自由、民主精神浸透大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外部环境的创设上,蔡元培力图通过大学区制,实现教育的独立与大学自治,通过平民学校、劳动大学之制,力倡教育之平等;在内部通过教授治校、研究所制等,确保大学的民主治理和高深学问研究的学术本质。  相似文献   

2.
大学自治立法要研究的是大学自治从大学精神向大学组织管理法律制度转化的过程。本文在分析研究我国大学之公务法人地位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自治的内部管理、外部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高教法治与大学自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教法治在我国已初步确立,是行政法治在高教领域的具体体现。而大学自治是保护学术自由的重要机制,在此机制下,大学可以在与学术自由相关的范围内行使相应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高教法治对大学自治有着保障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自治与自主之间——论我国大学章程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毅 《法学论坛》2012,(5):78-85
对于应然价值追求和实然价值追求的混淆是我国当前大学章程难产的重要原因。在现行的制度环境下,我国难以实现西方意义上的、完全的大学自治,因此应当将"自治"作为应然的、终极的价值追求,而把法律规范和政策文件中明确承认的"自主"作为实然的、务实的价值追求,从而以应然和实然的二元划分的逻辑为起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一些教育领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从不同的方面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的思考。大学自治和司法审查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专业课程设置析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方 ,大学自治具有悠久的传统 ,其核心———学术自治在现代仍被政府尊重 ,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治模式。中国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国家在面临巨大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作为富国强兵的工具 ,大学不可能摆脱政府的影响而发展成为自治实体。目前教育部对大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的管制可能侵犯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这种传统管理模式阻碍了大学功能的发挥 ,必须进行改革 ,构建使大学、政府、社会的利益都可顺利表达、相互博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学制度改革倾向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与社会背景之下发生的大学制度改革,在性质、趋向、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引起大学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和大学制度改革的目的,往往规定了大学制度改革的趋向,使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就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以及当代的大学制度改革来看,大致存在着这样几种倾向性,即学术倾向性、政治倾向性、经济倾向性.分析这些倾向性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大学制度改革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实践中,大学组织、制度与管理之间都紧密相关.论文选择组织内与组织间的双重视角,通过对组织、制度与管理三个概念内在相关性的深入探讨,从理论层面上揭示了大学组织、制度与管理之间的相关性.一般而言,组织是人有目的的集合,制度是约束人或组织的规则,而管理则是人在一定制度的约束下,通过分工与协调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大学组织、制度与管理之间的相关性同样符合上述逻辑.  相似文献   

9.
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发展依据其与教学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般认为,科学研究正式进入大学是在19世纪初期,洪堡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思想,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成为大学的基本原则,研究作为大学培养学生的主要方法.19世纪后期美国大学中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确立,使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被提升到研究生教育层次,明确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在大学实践中的局限性或条件性.20世纪中期,科学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之后,大学的研究被纳入"大科学"体系,一些研究的目的遂发生变化,开始脱离教学.即在现代大学中虽然以培养人才为基本出发点、与教学紧密结合、自由探究、小规模甚或个别式、传统的科学与学术研究仍存在,但同时出现了为了教育之外的某个目的、与教学没有什么关系、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大规模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学自治和法律保留的关系在台湾地区一直充满争议,这种争议源于制度保障说和授权说之间的冲突,前者将自治权视为宪法上的分权而不从属于法律,后者则要求严格适用法律保留,要解决冲突不能仅仅以制度保障说来代替授权说,还需要控制法律对大学事务的规范密度。台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对推动大陆大学法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学的传统学科视野中,教育只是普通教育,大学教育并不隶属于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没有大学的复兴,没有学科制度化浪潮的出现,也就没有教育学的今天.大学教育实践规训了教育学,为其提供了组织建制和学术队伍;但教育学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存在以及大学教育实践对教育学学科制度化的意义.从学科规训视角出发,教育学的重建必须注意教育学与大学的关系,必须重视大学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必须重新检视教育学学科制度化的方方面面,必须从学科制度化与制度化学科的角度重新思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常安 《现代法学》2012,34(1):44-56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共同纲领》的宪政宣示尽管具有最为重要的合法性确认意义,但这一基本宪政制度的真正奠基,则有赖于民族识别、民族干部培养、少数民族地方民主改革等一系列相关政治实践。这其中,少数民族地方民主改革可视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基的关键,它直接决定了新中国的民族治理制度是否坚持和贯彻了社会主义方向这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实质所在。同时,新中国通过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民族治理的基本宪政制度,也实现了清末以来多民族大国的民族—国家建构的真正飞跃。  相似文献   

13.
大学自治权不仅涉及与外部国家公权力的关系,也涉及与内部学生权利的关系。从外部视角而言,台湾地区大学自治权获得了宪法性保障地位,不仅可以对抗行政权的不法干涉,也可以对抗立法权的不当规范;从内部视角来看,校园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被彻底破除,大学生获得了全面的诉讼权。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尊重大学自治权与有效救济学生权利之间寻求恰当的途径成为司法实践的关键。台湾地区司法机关在经历一系列的实务尝试后,放弃了合法性审查模式,确立正当性审查模式。这种司法经验值得大陆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拉开了高教领域法治的序幕,依法治校的实践成如火如荼之势。为实现高校的和谐与稳定,"高校法治"提供了一种理论维度的反思,实现了现实问题的学术化。现行研究存在混淆"高校法治"与"依法治校"、高校法治万能论及价值立场的忽视三种理论误区。只有合理地解析高校法治的内涵才能正本清源、消除歧见,完善高校法治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并非一国之"租界",因此,大学事务亦有法律保留原则适用之必要,但是学术自由内在要求国家法律只能是宏观性和方向性的"框架立法",进而给大学自治这一制度性保障留足创制空间。大学"校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根据不同的"校规"类型有着很大的差异。对"学术性规则"而言,法律设定的"国标"只是学术的"最低标准",为教育质量计,各大学的"学术性规则"可以在法律之上设定更加严格的学术条件。而对"行政性规则",法律则是不可逾越的"上限"规范,只是就我国的法治实践现实观之,应破除"国家权力单一"的神话,确立"国家—社会"二元权力构造,进而给自治团体的自我型塑留下适当的裁量余地。当然,符合"法律保留原则",仅在宪法审查之路上迈出了"形式上"的第一步,"校规"要满足合宪要件,还必须存在"实质阻却违宪事由",这又要接受"比例原则"的合理性检验。  相似文献   

16.
自治不仅仅是大学的一种权利,更是大学的责任担当。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趋势下,将对大学自治诉求的回应上升到制度环境供给的层面,需要通过对管理与自治间衡平机制的探索,从理念、职能和法律上的衡平以及大学内部的衡平,将有限的"大学发展资源"得以公平、有效地配置,从而真正回应大学在新时期渴望新发展的自治诉求。  相似文献   

17.
易军 《中国法学》2012,(3):79-94
我国民法理论认为,法律行为生效需具备成立要件与有效要件;法律行为成立后,是否有效不明,只有再符合有效要件,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然而,无论是从成立要件关涉保障自治、有效要件关涉限制自治,还是从成立要件具有肯定性、有效要件具有否定性,甚或从诉讼法上成立要件事实由主张法律行为上权利者举证、有效要件事实由否认法律行为效力者举证的角度来看,此种"正面"、"并列"规定有效要件与成立要件的做法均有不妥。通过建立"成立推定有效"规则,并使积极性的"有效要件"转变为消极性"效力阻却事由",可改进这些弊病。这一方案厘清了各种影响法律行为生效的因素之间,以及其与私人自治的私法主导原则之间的意义脉络,并藉"成立要件+效力阻却事由"的制度构造建立了法律行为生效的"要件体系",从而凸显了私人自治对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决定性作用,并使私人自治获得体系性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大学的教育质量不尽人意,面临着失去灵魂却不卓越的尴尬局面。之所以如此,偏颇的大学教师考评机制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现有的大学教师考评机制过于强调科研成果,而忽视了教学业绩,结果导致大学教师不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不关心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局面出现。只有重构大学教师考评机制,将教学作为考评大学和教师的主要依据,才能有望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诚信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从诚信在政府道德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政府诚信与宪法以及民主政府的关系出发 ,可以揭示出 ,政府诚信是珍贵的政治道德。政府诚信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不仅与社会诚信存在着重要的互动关系 ,更对社会诚信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