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由于伊朗与西方立场相去甚远,伊朗核问题谈判已陷入僵局.伊朗参加谈判的目的是争取时间,发展和完善核技术,而西方则希望通过谈判、经济制裁和武力威胁压伊朗屈服.双方互不让步,问题久拖不决,有可能引发战争或中东地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急剧扩散.为了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国际社会需要下决心从根源上入手,将解决伊朗核问题与中东无核武器化的努力直接挂钩,来彻底化解伊朗核危机.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中东政策初见端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宣告了布什主义的终结,中东问题的解决可能出现重大转机.中东问题是造成国际恐怖主义泛滥、高油价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全球性威胁的重要根源,牵动美国最敏感的战略神经.为稳定中东局势,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奥巴马政府将尽早从伊拉克脱身,将反恐主战场转移至阿富汗;可能放弃推翻伊朗现政权的目标,而与其直接谈判;将更多关注并加大投入解决巴以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核政策与核战略的演变可分为3个阶段.当前其主要特点是发展"三位一体"的核力量结构,加强核武器的威慑力和实战能力;采取"核模糊"政策,既谋求核威慑,也规避"国际合法性"的问题;全力防止中东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以色列核政策与核战略的主要影响包括:拥有核武器有助于以色列的军事安全,但加剧了中东紧张局势;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产生严重负面效用,阻碍地区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可能促使以色列的阿拉伯和伊斯兰邻国发展核武器,增加了中东地区发生核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章波 《西亚非洲》2007,11(2):26-31
历史上波斯民族和犹太民族存在传统的友好关系;巴列维王朝的西方化、世俗化政策有利于伊朗和以色列的接近;以色列需要打破在中东地区和伊斯兰世界的孤立局面;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以色列需要通过伊朗转移伊拉克犹太人;1950年伊朗承认以色列。50年代初伊朗开始向以色列供应石油;50年代中期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促使伊以建立了战略关系。以色列向伊朗提供了军事、武器等方面的援助。两国有共同的地缘战略利益。50~60年代,以色列同伊朗联合抵抗苏联和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的威胁、干预及影响。1958年革命后的伊拉克成为伊朗和以色列共同的敌人。美国一直支持以色列和伊朗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直是从其全球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伊朗问题。自从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伊朗政策演变经历了4个阶段。由于伊朗在地缘战略上所处的重要地位,美国即使在与伊朗敌对的情况下,也企图对伊朗内部保持某种影响力。冷战结束后,美国把伊朗看作是欧亚大陆关键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之一。“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最优先事项转变为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特别是要防止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合。  相似文献   

6.
美国反恐新阶段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基本取得胜利后宣布反恐进入新阶段,其对外战略继续围绕反恐展开。美将扩大反恐空间,越出阿富汗,伸展到东南亚、高加索和中东等地区。同时扩展反恐外延,将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纳入反恐范畴。为了最终取得反恐胜利,美将增加军费开支,进一步增强军事力量,并加强与大国的合作。美反恐扩大化引起国际社会质疑,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也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6年,围绕伊朗核问题,美国总统布什像手中拿着"外交"、"经济制裁"和"军事打击"3顶帽子,不知先戴哪个为好.与此同时,伊朗总统内贾德频频出招,抬出"以色列问题"引起"观众"注意,然后宣布掌握了核技术,在霍尔木兹海峡两度军演,致信布什总统,建议与对方在联合国辩论.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与伊朗关系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朗核危机爆发后,以色列同伊朗上演了激烈对抗的一幕,以伊关系呈现出类似而又不同于美苏冷战的战略对抗关系--军事上的遏制与反遏制,政治上的讹诈与反讹诈、经济上的制裁与反制裁、外交上的围堵与反围堵.以伊这种关系折射出维持现状的以色列与挑战现状的伊朗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地缘政治争夺、伊朗核问题和围绕"大屠杀"的历史争论是两国关系陷入僵局的根源.以伊对抗关系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以色列同伊斯兰激进势力的矛盾取代阿以矛盾,成为当前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并使大国在中东的关系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9.
伊朗核问题及其走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凤 《西亚非洲》2004,(1):35-41
伊朗在秘密建造核设施的消息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强烈反应。美国认为 ,伊朗现政权一旦获取核武器 ,便会导致核武器失控 ,必将对美国主导下的中东地区安全和稳定乃至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威胁。美国遂频频敦促或联合国际社会不断向伊朗施压 ,要求其立即无条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加紧向俄罗斯施压 ,促使其停止与伊朗的核合作 ;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促使伊朗政权发生变化。伊朗方面则主要设法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欧盟建立信任和透明关系 ,防止核问题成为美国或以色列打击伊朗的把柄 ;利用利润可观的核合作项目 ,紧紧拉住俄罗斯 ,以抵御来自美国的威胁 ;在国际社会重压下 ,最终同意签署附加议定书。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化企图之间的较量更加激烈,导致大国关系纵横捭阖、重新洗牌。美国与中东穆斯林民族的矛盾将上升,它难以很快搞定中东地区。与美国原来的愿望相反,这场战争将引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新危险。国际社会围绕加强还是削弱联合国在未来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进行激烈复杂的外交博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未变,但我仍面临周边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