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既得利益是社会利益格局之一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违背"公共性"的既得利益却是社会发展的"毒药",不仅侵害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性,还会严重降低社会资源的分配效率,因此,必须加以破除。公共管理者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有着自己职业群体的合法既得利益,也会存在着不为社会认同的"非合法性"既得利益。探寻公共管理者既得利益形成的内在机理,设计合理的治理路径,对锻造和提升公共管理者的"公共精神"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者的素质是提高政府危机处理能力,保证我国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者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者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史中新近出现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管理者,是这一社会治理活动的职业承载者。如果说工业社会的社会治理活动更多地遵从科学化、技术化的原则,那么作为后工业社会治理活动的公共管理,则奉行伦理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分析公共管理活动的职业体系、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角色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探讨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管理者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社会治理的发展史上,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它突出了社会治理活动中的服务价值。服务价值是一种伦理价值,是关于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规定。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理想是服务精神和服务价值的体现,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者能否对服务价值做出选择,是由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又反过来决定了他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公共管理者。  相似文献   

5.
公共管理者的效能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力兴衰。公共管理体制的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管理者的实际表现,它对公共管理者进行角色定位,并提出知能要求。对公共管理者来说,从政治、法律与道德责任及知识技能的维度上理解这些要求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公平和高效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我国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本文从崛起中国的多重转型任务、社会角色和承担的职责、新时期信息的地位、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和电子政务的应用等角度论述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提出了从信息素养的二重性入手,以具备优良信息素养的特征为目标,将公共管理者提高信息素养融入建设学习型政府之中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研究公共管理问题,需要从职业活动的角度出发,因为,这样就会把伦理的视角引入到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中来。通过研究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问题、道德行为选择过程中的道德判断问题以及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权威与自由的实现问题,就能够对公共管理获得一种全面的认识,从而在构建公共管理这一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得到科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信用政府具有承诺兑现、服务高效、廉洁自律的职能特征。信用政府的实现需要处理好既定成就与既得利益的关系,协调公共权力、党权以及公共利益,不断强化对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力、判断力、决断力的尊重,通过公共管理的规范和实践,打造信用政府,实现信用政府目标,取信于民众、取信于社会。  相似文献   

9.
公共管理人员作为公共问题的处理者、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存在着诸多的角色转换的需求,诸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角色的转换、决策者与执行者角色的转换、公职角色与社会角色的转换等等。这些角色转换不好,就有可能引发公共管理角色的冲突,造成公共管理活动的失误甚至失败,进而招致社会资源的流失和对公共管理者及公共管理部门形象的损害。处理好多种角色的转换是公共管理活动导向公共利益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财产权的限制往往被视为是一种社会义务,是私人财产为了公共福祉所应承受的正常负担,因而具有社会正义性.财产权按照权利归属可以分为私人财产权和公共财产权,法律在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同时也应规制公共财产权.近现代以来,政府财政权有日益膨胀的趋势,应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法律确保公共财产权取得及其分配的正当性.中国宪政历程有其本土化的经济社会语境,中国宪法文本体现了独特的历史规定性,但其语词表达也蕴含了特定政策背景下不同功能解释的可能性.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分配正义和财产秩序,基于公共财产权规制的财税法治是关键突破口和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住房保障问题上,存在着责任的分配问题。这些责任包括财政责任、制度建设责任和监督责任。无论何种责任的履行,都需要通过对政府问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来达成社会的公共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了伦理学这门学科,但是,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建立对于伦理学发展史有着转折的意义,他把伦理学转化为一门从事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科学,即致力于道德的制度和道德的治理模式的设计和安排。公共管理伦理学既是揭示人类走向伦理社会必然性的科学,也是关于公共管理者职业伦理规定的理论。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般伦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同时,又是伦理学发展的一种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融资与提供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存在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等问题,并已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农村公共产品问题实际上是转型过程中政府体制、财政体制等诸多问题在农村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兴起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和文化上的革新,它在参与性和互动性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为和谐市民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互联网有助于形成一种有着民主意识的公共话语和公共文化体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这一传播模式自身的完善,它将成为构建和谐市民社会的主要平台.  相似文献   

15.
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及其效率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整个社会运行过程中,公共产品是不可或缺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它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私人经济部门供给公共产品会出现普遍不足,导致市场失灵的出现,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就落在了政府身上。然而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又会出现低效率的问题,探讨其中的原因,找寻相应的对策,成为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产品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它具有三大特征:一是非排斥性;二是非竞争性;三是效用不可分割性。这样,就存在搭便车行为。只有政府转变财政职能,才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行使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与发展职能。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是适应社会公共生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构成了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取向、以公共权力为依托、以公共秩序为归宿。这构成了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内在意蕴。公共政策在公共权力的支撑下,通过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来实现公共利益,从而也为社会公共生活建立起新的公共秩序。这是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现行文秘工作中档案管理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正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在现实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需要管理者们及时研究与纠正。  相似文献   

19.
能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能本管理,以能本理念为核心,构建公共人力资源的能级制管理体系,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服务竞争时代公共服务管理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有必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制约机制以规范公共权力的有序运行。用道德约束公共权力的运行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即加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自律、加强对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培训以及加强对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评议,以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