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论教育异化下教师幸福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青 《法制与社会》2010,(9):189-190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教育发展下所产生的教育异化导致了教师幸福的缺失。本文从教育与教育目的异化,教育与教育价值、人的生命价值异化两个维度阐述了教育异化下教师幸福缺失的原因与表现。文中指出构建社会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是应对教育异化下教师幸福缺失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劳动改造是我国对罪犯进行改造的基本手段之一,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劳动是人本质中的核心要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罪犯的产生是由劳动的异化导致了人本质其它要素全面异化所决定的,所以必须坚持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劳动改造还要考虑现实因素,如罪犯劳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生产项目的安排等.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生存状态,经历两个基本的阶段:异化状态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人类在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状态以前,历史必然地要经受异化的苦难.一方面想要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实际上也就是为最终消灭异化创造历史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想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的人的存在的异化状态,以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只能是一些人头脑中的美好愿望,是自欺欺人的幻想.无论是异化状态还是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都是历史的产物,是由人类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规定的.在考察人类生存状态的历史发展时,必须反对人道主义的历史观而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谢庆玲 《法制与社会》2011,(34):226-227
教育异化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社会现象,它对家庭、社会、尤其对学生和老师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国家的教育制度的缺失,学校的教育目的导向,以及教师和家长的价值观的影响等;其扬弃的路径在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国家教育制度改革、学校教育理念的转换等。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本质上要求教育自由.然而检视我国的教育现状,发现教育自由的空间已被压缩到非常狭小的地步.在教育价值取向的“唯理性主义”、“功利主义”以及教育功能世俗化发展的理念指引下,教育忽视了人的全面、独立与自由的发展,扼杀了受教育者人格发展多样化的自由,因而导致理想教育错位、情感教育缺位以及信仰教育迷失,其结果便是教育领域中乱象丛生.这些乱象,已严重地异化了教育的神圣性与崇高性,成为创新教育发展的“毒瘤”,进而阻碍着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消费异化思想是弗洛姆异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现象的分析,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个消费异化的社会,人们的消费行为不再以自身的现实需求为目的,一定意义上消费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消费的本质发生了异化,消费不再是手段而成为目的.准确理解弗洛姆的消费异化理论,对认识我国现代社会中的消费现象,关注人的内在精神需求,解决实际现实问题,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制度异化是指因制度缺陷或其他制度外的因素而导致人所建构的行为规范成为束缚与支配人的工具.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来看,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在实践运行中表现出明显的异化特征,导致这种异化的内在原因是职务发明制度的缺陷,外在原因是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职务发明制度的异化客观上使得该制度沦为企业奴役发明人、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工具,严重偏离了职务发明激励创新的制度目标.因此,为回归职务发明制度的立法初衷,应该对异化的职务发明制度进行匡正,确立以人为本的制度理念,构建互为制衡的产权配置模式并完善我国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  相似文献   

8.
王喆 《法制与社会》2013,(8):197-198
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技术成为了一种事实上的霸权,在这种霸权下的休闲已然变成了一种异化的休闲,反而束缚了人的发展。面对休闲异化问题,应该树立科学的休闲观、回归人文的休闲,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异化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和发展环节、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思想体系的融合、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精神实质,使其能拓展其现实适用性。从关系的角度看,"和谐"与"对抗"是对应的哲学范畴。经由人的实践主体为中介,"异化"反映的是一种人与其行为结果的对抗关系。自然和社会领域的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实际上是一种异化。和谐达成与异化克服过程具有同一性,和谐是对异化的不断克服,这也正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前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价值诉求,而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自身思想变革的重要环节。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和价值贬值的多重表现和内在根源,其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包括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正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价值诉求出发,马克思揭示了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人学主旨,即超越人的工具理性、从人的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人学价值。而在当代中国,这也正是理解和汲取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人学价值的意义所在,即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自觉性,尊重劳动与劳动者以及创造劳动者价值实现的生产劳动与生活环境,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奠定坚实的人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红春  安丽 《法制与社会》2013,(34):175-177
人权从应然状态变为实然状态,让人活的幸福不仅需要内因,即个人自己的勤奋努力,更需要外因,即有一套合理的保障机制,只有内外力量的有机结合才可以实现人权的有效保障.而且,这一样一套保障机制必须有符合人权自身内在规律的若干要素有机构成,其中独立与自律是应然且实然内在要素,缺失了两者的人权保障机制必然会异化,如此不仅能导致保障机制丧失保障功能,而且还会异化为侵犯人权的机制.为此,本文将探讨构建独立与自律的机制来防止其异化.  相似文献   

12.
黄春彦 《法制与社会》2010,(23):129-130
公共行政权力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工具,偏离这一宗旨,权力就会异化。公共行政权力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公共行政权力异化的根源所在。在公共行政权力的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法律制度的缺位、监管的滞后以及公共行政权力使用者公共伦理的缺失,导致权力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法律法规上厘清公共权力的行驶边界,明确和权力相一致的职责;对权力运行机制进行完善、增加透明性,形成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公共行政伦理观的建设,是我国防止公共行政权力异化和对公共行政权力异化进行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刘志远 《法制与社会》2010,(13):276-27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无论是在知识水平、生活追求、社会实践上都上升到一个大台阶。技术理性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也由于技术的日益异化和扩张让人类危机四伏。技术理性的扩张中对价值理性的忽视造成了人性的危机、人与社会的危机以及人与自然的危机。技术的日益异化和技术中价值的缺失,使得我们重新审视技术理性以及进一步反思技术理性合法性的根据,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均衡及“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宋杰 《法制与社会》2011,(30):229-230
国家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教育要与时俱进就需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并把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关键。然而社会的功利化、教育的工具化及个体的异化从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本文从人本思想的角度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解读,分析其缺失的原因并力求找出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阐释了科技异化的原因与代价,指出不合理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必然导致科技的异化,科学发展观将有利于走出科技异化的困境,构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温芽清  南振兴 《河北法学》2012,30(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
驰名商标保护的价值目标,随其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的演进,历经了消费者中心主义和商标权人中心主义,但至善至美的价值目标应是商标私权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精妙均衡与和谐.我国驰名商标保护过度关怀商标权而忽视社会公共利益,从而导致了世所罕见的认定异化—立法异化—司法异化的进路,认定方式异化为主动、批量、集中认定,认定效力异化为全域长期有效,认定标准异化为好声誉、高质量、大销量,保护范围异化为全类一统保护.要彻底实现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理性回归,必须深植其价值目标之“根”,培育其价值理念之“土”;重塑其事后终极救济性、被动、个案认定的即时有效性的运行机制;建立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优化制度环境,规制认定自由裁量;规范企业对驰名商标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论文博士”制度在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推行多年,应有其合理之处.但大家更扭心,类似的制度引进后,会不会被异化成“特殊学生”不劳而获的绿色通道。这种担心可以理解,因为异化在教育领域已经发生过太多:本意为鼓励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特长生”、“保送生”以及多种高考加分项目,被异化为获得名校入学资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马克思首先根据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理论和观点,从批判国民经济的前提出发,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对异化劳动问题做出了全面的研究,指出了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产生的根源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最后得出无产阶级必须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法律异化是指法律这种人类创造出来的本用于服务人类的社会规范,因为一些原因反而成了走向人类对立面的一种异己力量的法律变化。其表现为依"法"迫害、合法伤害、非法侵害、人们对法律的异己感和积极寻求法律的替代品等多种形式。法律异化的人为因素是人的异化,客观因素是法律本身的悬空与不切实际、法律规范限制性的僵化、司法的"证据中心主义"和法律运行的程序主义等。克服法律异化的路径有以人为本,确保良法的产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防范主体的自我异化;运用宏观、全面的社会治理手段防范法律的异化等。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诉求的权利化是为当下的社会大众乃至学界所共同追求的一项目标。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文本主义和实证主义司法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于权利客观性的迷思。在司法实践中 ,对权利客观化的过分追求可能导致人的异化以及权利的异化。以叙事的进路来推进权利的实现富有积极意义 ,这可以部分地消解对权利客观性的迷思 ,进而克服因此导致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