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民俗是各民族广泛的民间传承文化事象。它内涵很广,包括物质、精神等方面。研究一个民族的民俗,对于认识这个民族的上古文化和现代文化至关重要,如将现今一个或者几个民族当今民俗与考古或史书记载的民俗进行比较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上古人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形成与至今的发展变化的相互关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民族。我们从刀丰富多采的民俗事象中,可以追溯到她那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上古文化。认识她在上古居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等。下面试将苗族当今的习俗与汉文献记载的史迹或考古发掘等进行比较性探索。  相似文献   

2.
李会娥 《思想战线》2012,38(2):141-142
贵州雷山郎德上寨,是一个拥有五六百年历史①的苗族村寨,主要依靠传统农业为生,全寨有耕地约287亩,140户,568人,全是苗族。自1987年以来,当地以"苗族风情博物馆"之誉对外开放,至今已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近百万人慕名前往。而值得注意的是,呼应于外界对其"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保存完好"等评价,当地村民也逐步树立起广泛而深入的"文物般的文化保护理念",②从而也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00个民族。中国有56个民族。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过去,人们只知道吉卜赛人是一个漂泊在世界各地的民族,而不知道还有其他类似的民族。其实,早在200多年前,苗族就已经是一个跨国性的民族了。因此,研究苗族及苗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分布与影响,从世界的范围和国际的视角来探讨苗族问题,使之逐渐在国际上形成独特的苗学学科,将会有利于促进苗族经济、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苗族社会历史的发展情况,在我国各个民族中,还是属于比较缓慢落后的。我研究苗族古代史,在宋代一章中提出“苗民族在反抗斗争中形成”的标题,引起一些质疑性的意见。我想这些意见,不外出自以下两个方面:主要的一面是,民族的定义和它从哪一种人们共同体形成,以及民族的特征是些什么?其次的一个方面是,苗族在宋代的社会性质已达到一个  相似文献   

5.
基于370篇关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体验有价值的评论文本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对苗寨文化感知比较明显,在评语中持肯定的态度,主要由苗寨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礼节文化、节庆文化等特色文化吸引物激发产生。但苗寨旅游开发中商业化程度严重,影响到苗族文化本真性的体验。根据游客文化感知特点,以苗寨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苗寨旅游经济水平,提出从重新制定旅游规划、苗民危机意识教育、基层政府政绩考核、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打造休闲度假苗寨、合理规划旅游地产开发几个方面构建苗寨旅游扶贫模式,推动苗寨旅游扶贫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国内拥有五百多万人口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区。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及生活条件的不同、各地苗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现仅就黔东南苗族习俗与两个文明建设关系作一简述。笔者认为,这不仅对“四化”建设有现实意义,而且对研究苗族的社会历史以及苗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包括伦理道德、性格情操等方面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象征符号,也是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外在特征。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多样化的服饰类型是苗族所特有的文化奇葩。对摆金式苗族服饰类型的记录和描述,有助于充分地展示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民族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公里。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共有一千二百多户,五千多村民。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9.
杨昌文,副研究员。1938年10月4日出生在今福泉市冬青树的个苗族家怎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五年制),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贵计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主任、《资计1民族研究编委。系贵州省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入编忡国民族民间医生名利(一)和《苗族人物》。主要从事苗族文化、医药民族学研究。主编佛采苗族,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苗族篇》(国家八五重点课题)、情州省志·民族志》苗族篇、满族篇、羌族篇。是冲国民族文化大观…  相似文献   

10.
浅析黔东南苗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体育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苗族传统体育萌生衍传于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并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满足苗族人民的社会需求,不断地显示出它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成为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方式。认真调查研究苗族体育文化的变化发展过程,对于促进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苗族与楚族     
苗族与楚族的关系,是古今历史学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千百年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我认为苗族与楚族关系密切:始祖相同,远祖相同,近亲相同,应是一个民族的两种称呼。 始祖相同 研究苗族的历史,不能单纯根据汉字历史资料,还必须结合苗族的《苗经》、苗语、苗俗等,全面分析,反复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苗族“巴对雄”(巫师)和“果江都”(话师)用苗语保存下来的《巫词》和《古老话》,是“苗族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最标准的苗经”,它是我们研究苗史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2.
试论苗族的来源和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的来源,过去也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但尚未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而苗族的形成问题,研究的人还不多。个人认为,族源和民族形成是有紧密联系的,离开了民族形成去孤立地探讨族源,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有人说,苗族的族源追得越古老越好。我认为不管是对族源的研究还是对民族形成的研究,都只能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实事求是。民族是何时形成的?恩格斯说:“部落发展成了民族”。这就是说,民族是来源于氏族部落的,但是,氏族部落与民族是有区别的,因为氏族部落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而民族是一些不同的氏族部落在一定范围的地域上逐步形成的。关于民族形成的时间,我看不能有什么统一规定,因为民族这个共同体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民族总是在不断分化融合,旧的民族不断消失,新的民族不断产生。这虽不能说是什么规律,但这种现象,无论在国外,或者在国内,都是极为普遍的。民族形成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斯大林说: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斯大林这个意见是针对资本主义民族而言的。在我们探讨资本主义以前形成  相似文献   

13.
苗族服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独特的迁徙史、生活环境和观念意识,造就了苗族服饰的独特款式、图案和色彩运用,使之成为现实存续而包孕丰富信息的"无字史书"。从民族文化发生学、民族文化背景学、民族文化心理学、民族文化伦理学、民族文化美学角度来解读苗族服饰,能够获得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深入而全面理解,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提供坚实的知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夜访苗寨     
司机好似在追赶西边的太阳,加大油门驶向苗岭雷公山。“好了,今晚我们可以住进这个苗寨了。”当翻过一个高高的山岭后,司机才松了一口气露出微笑。眼前出现了一片迷人的田园风光,一群苗家独特的青瓦黄木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其中间植着许多翠竹和枫树。山寨的四周是金色的稻谷梯田。寨前有一条弯弯的清溪。这就是贵州省东部苗族发源地之一的西江苗寨,也是国内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与这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史紧密联系着,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艺术的状况,其中体现的美学原则,因其与这个民族特有的历史、哲学、社会心理学甚至数学密切相关,从而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七、八个省份。其中以居住在贵州省的最多,苗族在贵  相似文献   

16.
苗寨访绣     
身为苗族,我自然对苗族充满了感情,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是必去无疑的。只要一走入花山场,我就会被身穿五彩斑斓衣裙的同胞姐妹们深深吸引,禁不住地与她们融为一体。看着她们绣满各种花纹图案的衣裙,自然忍不住想去寻访各种花纹图案的来龙去脉,去了解苗族服装制作的整套工序,渐渐地对苗族服饰文化热爱有加。秋末初冬的一天,为了了解云南苗族服装制作的整套工艺,我只身来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马关县都龙镇保良街田坝心岩头村的姑妈家。岩头村距离都龙镇约有30公里,坐落在半山腰,下了汽车还得爬上1小时的山路。当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步…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苗族、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差异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起源于我国古代"穴居"文化系统,侗族木楼起源于我国古代"巢居"文化系统,为我国古代北、南两大文化类型的不同代表.文献学资料、苗、侗民族底层语言以及苗族、侗族原始民居方式遗存等均从不同角度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具有顽强的斗争性格和光辉的文化传统,其中,关于哲学和社会思想资料比较丰富,值得深入研究。 关于苗族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资料,主要存在于“史诗”、“古歌”、“古老话”和“理歌”、“理词”当中。现在要研究苗族古代的哲学和社会思想,现成的参考书主要有两本,  相似文献   

19.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总人口约六百万,有四百多万居住在国内,约百多万侨居国外。由于这个民族的特殊历史及特殊现状,故而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许多学者正致力于苗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著述洋洋大观,但多限于人种学和风俗习惯方面,对于苗族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法律制度则涉及甚少,所以很难披露苗族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三年初,我有机会参加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共同发起、组织的贵州省月亮山地区民族综合考察队,先后对榕江县加宜公社和两汪公社苗族进行了实地调查。两汪公社位于榕江县乐里区北部,与剑河县相邻,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包括苗、汉、侗、瑶、水、壮六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公社。两汪苗族属“黑苗”,自称“达木”,含有憨厚之意,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苗族人口有2764人,占公社总人口的50%以上。他们按妇女穿着的裙子长短不同,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短裙(百褶裙只有七、八寸长)苗,苗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