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制度反腐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反腐倡廉制度绩效偏低的情况,直接体现为高校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因此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制度绩效的视角来看,反腐倡廉制度绩效偏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反腐倡廉制度对高校权力制约的不足与外部环境的不良诱惑共同作用降低了制度执行力,进而导致制度功能丧失或低效。因此,要提升反腐倡廉制度绩效需要以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以权力制约为核心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以廉洁文化为主题营造反腐倡廉制度运行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推进党的反腐败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将民主理念和民主手段引入其中,将民主提升为惩防腐败的新治本之策,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民主"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这就必须切实关注"民主"惩治预防腐败的机制与"民主"惩治预防腐败的机率。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为公务员制度比较完备的国家,历来比较重视公务员道德建设,基于"人性本恶"的假定,制定道德规范,设立道德委员会,建立道德教育长效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在实践中扼制了腐败的进一步滋生。美国公务员道德建设的经验,如正视"利益冲突",建立健全制度,整合优化组织保障体制,加强教育和监督等,对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哲学思路、法律体系、专门机构、教育培训、社会监督等问题的解决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晶梅 《学理论》2010,(27):27-28
腐败是一个历史性现象,也是全球性难题。当前,做好反腐倡廉工作,需要突出抓好教育、监督、预防、惩治四大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从源头开始,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5.
何旗 《理论探索》2016,(4):31-37
作为一种以权力制约和监督为指向的监督形式,民主党派监督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反腐倡廉整体效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在遏制权力腐败蔓延势头、规引公民和社会组织反腐、推动法治反腐进程及构建廉洁政治生态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但当前反腐倡廉中民主党派监督也有一些薄弱之处:民主党派监督意识淡化与监督能力不够、执政党领导干部认知偏差与接受监督自觉性不足、监督制度不完善与执行不到位等。为此,要加强教育引导和场域拓展,增强民主党派监督意识和提升监督能力,为实现民主党派反腐倡廉价值提供强大的内在基础;加强民主建设和信息公开,强化执政党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为实现民主党派监督反腐倡廉价值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改革和创新监督制度和监督运行机制,为充分实现民主党派监督反腐倡廉价值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是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但由于当前对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存在疏于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无法监督、不要监督等诸多问题,监督难、难监督、监督实效不佳一直是困扰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道难题。监督机制的虚化、弱化乃至失灵、失效,是传统政治文化中消极因素影响、政治民主化进程滞后、监督领导体制不顺、监督制度体系不完善等各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增强领导干部监督实效,必须从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意识、发展党内民主、改革创新监督领导体制、完善监督法规制度四个重要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儒家廉政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廉为政本"、"吏为廉先"、"廉政为民"等主张,折射着儒家学者们以礼治国的感悟和政治智慧。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或多或少地会从儒家廉政思想中挖掘出些许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惩治、预防与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以德治国"思想、"干部自律"观念等分别是儒家"廉为政本"、"廉政为民"、"道德教化"、"为政以德"、"修身正己"等思想的现代转化,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弘扬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加强道德教育,能够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廉政理念;弘扬儒家"修身正己"思想,树立高尚品格,能够培养领导干部优良作风;弘扬儒家"廉政为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增强领导干部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婷玉的"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思考"一文指出,根据国际反腐经验,一个社会如果能够使人既不敢腐败、不能腐败,又不想腐败,才能真正的遏制腐败,我国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构建也应遵循这一路径。结合中央曾提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六字方针,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需要以"公开"为核心破解监督难题,同时突破体制障碍,使纪委和媒体的监督更具力量,并致力于倡导社会风气,打造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大气候,最终营造社会和谐大局。  相似文献   

9.
制度建设是防止腐败发生的根本途径,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抑制和防范腐败的必要条件,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形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完善制度、创新制度和执行制度等环节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了具有江苏特点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在探索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做好预防腐败工作,必须坚持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坚持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发挥法规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坚持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保证把广大职工的权利用来为群众谋利益上;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建立机制,发挥好预防、惩处和保护的职能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腐败发生,才能真正地为企业改革、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董必武同志在长期领导中共财经和政法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反腐败思想:必须注意加强财经干部队伍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共产党不能变成"商业党",不能"与民争利";腐败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惩治腐败离不开法律,也需要"依法办事"。董必武同志的反腐败思想,对我们当代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执政党纯洁性,列宁结合苏俄政治建设实际提出了"加重对党员判罪"思想并贯彻在司法实践中。列宁思想的实质就是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过程中,反对执政党成员特权,反对腐败,加强纯洁性,从严治党。这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局部执政时期所继承,在全面执政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实践中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加重对党员判罪思想对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反对特权,重申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政治准则;明确责任,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严明纪律,加大对违法党员干部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体制机制,这是破解腐败高发、多发的基本途径。只有组建一个由预防腐败署、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构成的预防与惩治腐败完整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结构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效的功能,形成一个能够保证各职能机关各负其责、相对独立、依法治理的运行方式。完善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巡视制度和"一案双查"等制度,逐步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才能有效遏制腐败。同时把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作为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这是我们党实现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的新思考,是跳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重典治吏”思想在朱明王朝立国执政的纲要中占据指导性位置,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整个明初社会的恢复和发展阶段,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广大民众肃腐惩贪的愿望。反思当下依然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明初的“重典治吏”思想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根源上摆脱特权思想的牵制与羁绊,进一步提高反腐制度的执行力,在强化惩处的同时兼施奖励,做到德治与法治并举。  相似文献   

15.
腐败的本质是公权私用,是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异化。腐败官员与腐败资产外逃严重影响民众对于廉洁政治建设的信心,对我国的政治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惩防腐败对国家的政治稳定至关重要。目前,腐败行为的结构性转型使得我国对腐败官员跨境外逃和资产转移的惩防难度增大,因此,要认真对待社会转型带来的制度风险和利益冲突,正视权力结构存在的问题,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改革政治体制,依靠民主政治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促成对政府官员责任的落实和监督。将惩防跨境腐败上升到法治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我国政府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完善户籍管理、护照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制度。要在国际法和国际条约框架内,加强国际司法合作。  相似文献   

16.
时代的发展为反腐倡廉建设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与挑战,“科技反腐”在实现权力制约与监督、动态监控、政务信息公开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优势,日渐成为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科技反腐”的具体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通过财政合理投入、政务公开、预防体系构建、制度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才能克服其弊端发挥其优势,将“科技反腐”的作用落到实处,使其真正服务于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爱护干部、保护干部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的目的在于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少受损失。同时,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并把这个体系的建立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治理腐败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多措并举。党员领导千部一定要注重良好作风的养成,注重道德的表现和树立公众形象,要将领导干部的作风表现规范化、纪律化。  相似文献   

18.
印度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腐败问题的困扰,而且发展到现在腐败问题愈发严重,如今在印度腐败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机制"。腐败给印度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此印度政府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在机构设置上都采取了许多措施。不过,由于受到低效的法律体系、公务员体系、民主体系、传统文化以及种姓制度等制约,印度的反腐败工作长期停滞不前。对印度腐败与反腐败的理性分析与思考,对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推进党的反腐败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将民主理念和民主手段引入其中,将民主提升为惩防腐败的新治本之策,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民主”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这就必须切实关注“民主”惩治预防腐败的四大基本要素,即“民主”惩治预防腐败的机理、“民主”惩治预防腐败的机制、“民主”惩治预防腐败的机遇、“民主”惩治预防腐败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