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一、无产阶阶专政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苏)科兹洛夫《简明哲学词典》把国家本主义和租让制等同起来,说:“在苏联,国家资本主义占极小地位,主要采取向外国资本租让的形式。”(〈苏〉《简明哲学词典》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笫221页);有的同志把国家资本主义和苏联的整个新经济政策等同起来,认为:新经济政策所提出的经济形式,总结起来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加自由贸易。(《来定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1980年第22期第27页);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建立起以社会主义经济为领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关系,列宁把这种经济形态称之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研究》1981年第4期25页)。  相似文献   

2.
1987年6月,苏共中央全体会议通过了《根本改组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肯定了《苏联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以下简称《企业法》);7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通过了11个具体决议,与《企业法》配套。这表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已从准备阶段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一、“根本的改革”方针的提出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献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收录了万余件苏联时期的解密原始档案,涉及到苏联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第14卷专题为“斯大林克里姆林宫办公室来客登记簿(一)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看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主要的是经济没有搞好。《当代思潮》1993年第4期上发表周新城的文章,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文章认为,如果把苏联7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应该说两句话:第一,苏联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速度远远快于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地位从欧洲的第4位、世界的第5位一跃而为欧洲的第1位、世界的第2位。而且苏联遭到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美国本土不仅未受到战争破坏,还发了战争  相似文献   

5.
博览之窗     
正1956年毛泽东为何放弃编写党史教科书的计划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展了平反冤假错案和批判个人崇拜。从1953年至1955年,苏联《历史问题》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资料,打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框框,力图重新评价苏共历史。对于苏联的这些做法,毛泽东主张:既不应全盘否定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  相似文献   

6.
陈兆德 《唯实》2003,(8):39-40
社会主义在一系列国家的胜利和在若干国家的失败,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大的事件.20世纪的最后20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景象:一方面是苏联东欧的一批国家(含亚洲的蒙古)政局发生剧变,导致共产党下台、社会主义垮台、国家政权倒台,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低谷;另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呈现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喜人局面,中国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08,(11):61-61
1943年5月,作为世界革命大本营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突然宣布解散,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沈志华在《探索与争鸣》上撰文指出,共产国际本来是以发动世界革命为其基本任务的,但随着苏联一国社会主义的建立成为现  相似文献   

8.
陈兆德 《唯实》2003,(9):39-40
社会主义在一系列国家的胜利和在若干国家的失败,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大的事件.20世纪的最后20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景象:一方面是苏联东欧的一批国家(含亚洲的蒙古)政局发生剧变,导致共产党下台、社会主义垮台、国家政权倒台,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低谷;另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呈现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喜人局面,中国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1980年,G·巴尔尼的《致总统的关于2000年世界的报告: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书在美国问世,书中对世界未来的发展所持的悲观论调,对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大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此,美国学者Г·凯恩和ДЖ·西蒙感到十分愤慨,并组织一批颇有声望的学者,编撰了一本《富饶的星球<对2000年的世界>的回答》,以大量例证对《报告》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批驳。苏联学者M·比良耶夫在《世界经济与国防关系》杂志1985年9月号上发表了一则题为《地球的资源:关于最近的将来的两种论点》的书评,介绍了《报告》和《回答》中主要的对立论点,充分肯定了《回答》的批驳,同时也指出了《回答》同避政治问题的缺点。现将书评译出刊载于后,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酝酿成立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国际的代表各起了什么作用,这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联史学界认为:“在共产国际的代表于1920年春到达中国之前,无论是李大钊、陈独秀,还是中国别的社会主义的拥护者,都还没有实际考虑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在苏联共产党人的直接参加下出现的。”([苏]K·E·舍维廖夫著:《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原载苏联《远东问题》1980年第4期。) 台湾省的王健民等人也在其《中国共产党史稿》(一) 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苏联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震撼了整个世界。一般而言苏联剧变包含三方面内容:1.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灭亡;2.苏联作为多民族的、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3.苏共作为苏联惟一的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无论从上述哪一个方面来看,苏联剧变都值得深入研究。为什么曾在经济文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2月6日印发,提出用3年时间探索形成具有数字经济时代鲜明特征的创新发展道路。借优势拓展经济新空间:2月6日,贵州印发《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内首个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我省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是什么?谢晓尧:贵州的优势总的来说有4个方面,一是战略优势,国家大力支持,数字化发展态势逐渐形成。先后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春节前夕,《世界经济导报》推出一篇岁末记者述评——《中华民族最紧要的还是“球籍”问题》。文中宣告:“从整体经济实力特别是人均指标比较,可以说,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个危险,并不亚于《义勇军进行曲》诞生  相似文献   

14.
张军锋(以下简称张):您曾以苏联外交官的身份亲身经历了中国历史命运大转折的过程,请您谈谈1946-1949年在中国期间的经历. 齐赫文斯基(以下简称齐):我先简短讲一下1945年的事.1945年我到莫斯科,通过了国家考试,获得了副博士资格,我论文答辩的题目是《孙中山和他的对外政策》.答辩后我接到任命要求返回中国.在莫斯科逗留期间,我负责陪同郭沫若,他应邀来莫斯科参加苏联科学院220周年院庆.这位中国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兼考古学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黄健主编的《经济战略比较研究》一书,1986年6月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体制改革,针对世界范围内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在实践中的得失教益,进行了系列比较研究。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十章,分别就中国与西方类型国家,中国与苏联及东欧类型国家,中国与第三世界发展中类型国家,以及中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內的有关经济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书讯     
《湘潮》1990,(12)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湖南师大刘仁荣副教授主编,分上、中、下三册,90万字,不仅辑录的资料完整丰富,而且写有长达14万字的专论,附有大事年表,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的专辑,对于研究革命根据地经济史,乃至党史和中国现代史都有重要价值。 (陈金龙)《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增刊《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论文选辑》收录了今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等单位在天津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苏联、共产国  相似文献   

17.
世界观的定义打开任何一本哲学教科书,几乎第一句就读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请看下列几本有较大影响的著作和教材给世界观所下的定义。苏联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说:“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的一般观点的体系。”1963年苏联出版的哲学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哲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是或多或少完整的世界观,也就是世界即自然界、社会和人的一般观点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在1958年11月郑州会议上,在1959年8月庐山会议上,两次向全党干部建议读书,读斯大林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社会主义部分。庐山会议以后,毛主席觉得国内、党内的问题解决了,有条件读书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经济增长的总体形势自1996年到200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1%,4.3%,4.6%,5%和4.7%(根据2002年9月《世界经济展望》提供的数据)。2001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欧洲和日本经济也处于不景气之中,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陡然降至2.4%。从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升,同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到3%。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3年世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想寻求一种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而且是比苏联更快的方法。人民公社受斯大林所有制理论的影响,与苏联的农业公社有着相同之处。在纠"左"过程中,毛泽东建议四级领导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对纠"左"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纠"左",人民公社在所有制形式上退回到类似苏联的农业劳动组合,但仍然保留着苏联农业公社的某些特征,实际上成了两者的混合体,这是纠"左"不彻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