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海尔集团     
《中国人大》2014,(7):F0003-F0003
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29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著名家电品牌。201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1803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08亿元,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2倍。  相似文献   

2.
《研究与实践》2002,(3):12-14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经过17年的艰苦努力,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7年来,海尔营业额以年均78%的增长速度发展,2001年,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亿美元,品牌价值已达436亿元,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3.
1984年,一个名叫海尔的小工厂在青岛创立。创立之初,海尔籍籍无名年年报亏。26年之后,这个曾经濒临倒闭的小厂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电业从小到大、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更是一代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海尔以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和。真诚到永远”的品质。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这一切都和一个人息息相关。他就是张瑞敏。  相似文献   

4.
公司     
《小康》2014,(10):15-15
西门子 彻底退出家电市场 9月下旬,西门子公司和家电巨头博世集团达成协议,后者将收购西门子所持有的合资企业博西家电50%的股份。这意味着,西门子也将彻底退出家电领域。有数据显示,西门子家电业务只占公司总收入的4.85%,注重工业、能源、医疗等核心业务的西门子集团在自身陷入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很难对家电电器业务进行“大输血”。10月起,西门子将对组织架构进行大幅调整。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3,(5):40-42
海尔——中国企业的一个奇迹。经过17年的艰苦创业,在没有国家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国际化大企业——海尔集团公司。2001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创业17年来保持年均78%的发展速度,品牌价值评估已达436亿元。2001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刊登资料表明:世界白色家电制造商排名,海尔位居第六。在海尔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中,有位杰出的女性与海尔大业相伴,她就是海尔集团总裁、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绵绵。她从1984年创业至今,17年如一日,用行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大》2013,(7):56
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从开始只生产冰箱一种产品,到现在产品种类扩大到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彩电、计算机、手机、智能家电、整体厨房等,销往160多个国家与地区,产业覆盖家电、金融、软件、地产、医药、装备部品等行业,拥有员工8万多名。2012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1631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生产海外销售额66亿美元,占总营业额的26%;实现利税160亿人民币,其中利润总额90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集团CCC(现金周期)连续三年保持-10天,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2,(5):25-25
继“以旧换新”、“家电下乡”和“节能惠民”三大刺激性政策之后,国内家电产业再度迎来又一重大利好。在5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推广期限暂定一年。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未来购买节能家电的时候,将能享受到由国家补贴所带来的优惠政策,而对于销售量连续下滑的家电生产厂家来说,这也无异于“久旱逢甘霖”,必然成为今年产业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全球著名的战略调查公司Euromonitor公布了2002年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排序,海尔以3.79%的市场份额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2004年1月,由世界知名的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和全球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公司举办的“世界最受尊敬的公司”排名揭晓,海尔集团再次位居中国公司首位。海尔的成功,是和它成功的品牌战略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家用电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十来件家电。然而,当这些家用电器出现故障时,家电维修就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有一伙人,就看准了家电维修的市场,打着维修的幌子,到处  相似文献   

10.
《友声》2011,(2):45-46
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的海尔是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大家电品牌。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目前,海尔已在亚洲、欧洲、美洲,中东非等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9,(8):3-7
家电下乡是针对农村消费者定向研发、生产、销售指定家电产品,由政府财政部门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的农村家电推进工程。这既是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也是扩大农村消费、拉动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通知》(财建[2008]862号)精神,制订本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晖 《长白学刊》2008,(5):158-158
随着全球化企业市场开发的进展,跨国公司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先进技术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并且也成为全球技术转移和扩散的主体。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也将迎来对东道国技术转移的新阶段。如何克服来自跨国公司的技术流入垄断障碍,如何在新时期与跨国公司的国内合作国际化浪潮中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需要对新阶段跨国公司技术战略的新变化作以考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国际性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对中国某些行业的支柱企业进行利诱,通过合资、收购、控股等手段,蚕食了中国一个又一个民族工业品牌。继饮料、化妆品、洗涤剂等行业之后,家用电器业又成为它们新的蚕食目标。据统计,目前中国家用录象机和VCD影碟机市场的90%被国外品牌占据,即便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冰箱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美国惠而浦收购了北京的雪花,瑞典丽都收购了长沙的中意。韩国三星收购了苏州的香雪海,德国西门子收购了滁州的扬子。这些世界级的冰箱巨头不惜重金,如美国惠而浦公司耗资200万美元调查中…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福州市、长沙市财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为规范家电以旧换新拆解补贴管理,根据《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44号)和《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财建[2009]298号)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家电以旧换新拆解补贴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名牌发展壮大名牌在当今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创立名牌、保持名牌、发展名牌,已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问题。调查发现,27.5%的公众认为名牌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4.2%的公众认为名牌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商品统计调查又一次表明,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消费者已经开始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的新阶段,在消费品市场上,国产品牌已经占有绝对份额的优势。在100种商品中,夺得市场占有率和销售第一的国内品牌有85种,家电尤其突出。长虹彩电市场占有率已达25.4%,海尔空调达30.7%,海尔冰箱35.3%,新科影碟机37.8%。  相似文献   

16.
“4年前甚至没有人能够拼出海尔的英文名称“,37岁的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裁迈克先生说,“而现在,美国的家电零售商没有一个不知道我们.“迈克的这句话,大概是对海尔发展能力的最贴切描述.……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商务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家电下乡操作细则》(财建[2009]48号)、《关于加强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监管防止骗补等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财建明电(2011]1号)等文件有关规定,进一步强化家电下乡监管职责和违规行为处理,促进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实施,我们研究制定了《家电下乡政策执行监管及违规处理办法》(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18.
金榜风采     
《协商论坛》2007,(10):64-64
商丘金榜电器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发展至今已拥有金榜电器购物广场、商丘海尔专卖4S店、海尔中央空调4S店商丘总代理、大型水产养殖场、金榜电器俱乐部和家电售后服务中心,现有员工120多人。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9,(3):72-73
针对家电下乡向全国推广以来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王保安4月底给予了释疑解答。  相似文献   

20.
银锋 《求索》2009,(11)
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特征就是货币资本、商业资本及产业资本的国际化。随着跨国公司竞争的加剧,跨国并购已然超过新建投资,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本文从东道国经济安全的角度,以美国跨国公司收购我国公司为例,探讨跨国收购企业的博弈问题。我们研究的结论认为,在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内企业尚无力与跨国公司展开全面竞争的情况下,跨国并购将会在某些领域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安全。为此,在跨国并购中,我们要侧重维护我国的产业经济安全,并在经济体制转型上,加强对我国现有民族企业的制度创新,这是我国企业赢得跨国并购博弈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