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吕正惠 《台声》2014,(5):38-39
<正>4月10日,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学生们走出台湾"立法院",持续24天的"占领"算是宣告落幕。这期间,我在重庆大学客座,周边朋友、学生多多少少有点茫然不解,希望我能作些说明。人不在台湾,没有机会就近观察,这倒并非是我一直不愿发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10多年来,我已不看台湾的报纸、电视、网络,我不想浪费时间。最近与几批朋友畅叙旧谊,闲聊之际多少也涉及台湾的人和事。听说网络上大陆年轻人对"太阳花学运"反对服贸协  相似文献   

2.
文森 《两岸关系》2015,(2):22-23
<正>近年来,"修宪"议题一再被台湾社会热炒。2014年"太阳花学运"风波后,学运学生与民进党都提出"修宪"主张。"九合一"选后,朱立伦在参选国民党主席时宣布要推动"修宪","立法院"也将成立"修宪委员会",各政治势力在"修宪"议题上大有合流之势。由于"修宪"事涉敏感,未来这一议题会如何发展,各方高度关注。目前岛内各界对于"修宪"内容及推动方式各有主张,意见分歧很大。国民党主推"内阁制",主张将"立法  相似文献   

3.
郭正亮 《台声》2014,(4):49-49
<正>3月18日,被岛内青年学子们称作"太阳花"的学运突如其来,这本不在意料之中。当晚原是50个社会团体在台"立法院"前举行集会,其间200多名学生冲进议场。在场老师或媒体事先都不知情,没想到学生们的占领行动迅速成功,台"立法院"如此脆弱也在岛内社会意料之外。这次抗议,学生在第一时间引发岛内广泛同情,主因是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张庆忠破坏基本程序,因而学生们诉求  相似文献   

4.
声音     
《台声》2014,(5):14-15
<正>龙应台: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学生们就行动层面而言,组织分工明确、舆论宣传、形象营造令人叹为观止,几乎可以打100分;但就思想层面而言,非常薄弱,诉求充满矛盾,对问题没有想透。——4月2日,台"文化部部长"龙应台在"立法院"备询时针对"太阳花学运"学生占领议场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5.
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台湾爆发了以学生为主,部分团体参加的反对"两岸服贸协议"、推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立法"的"太阳花学运"。此事件对台湾政局和社会造成了强烈冲击和动荡,充分暴露出民进党利用学运,进行"台独"分裂势力活动;渗透、培植、争取、扩大绿营后备军;煽动民众对马当局不满,从而达到削弱国民党年底"七合一"选举能量,为其夺取政权制造舆论之目的。"太阳花学运"对两岸关系造成一定冲击,进一步证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大障碍,也使两岸"两会"授权签署的协议权威性面临挑战,深刻地反映出大陆争取台湾同胞民心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纪焱 《台声》2014,(5):38-38
<正>4月10日,历经3周吵吵闹闹的"太阳花学运"落幕,但台"立法院"的争斗却依旧方兴未艾。自"太阳花学运"提出"两岸协议监督机制法制化"诉求后,已有包括台行政主管机构版"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订定协议处理及监督条例草案"、"反服贸"团体支持的民间版"两岸协定缔结条例草案"、民进党版"台湾与中国缔结协议处理条例草案"等7个不同版本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交付岛内相关委员会审查。如果仔细审视"反服贸"团体所支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4,(6)
<正>●黔台:山海相连·携手同心●鄂台:"湖北·武汉台湾周"突显民间对口交流●浙江:两岸民宿专家研讨产业合作前景发展5月上中旬,深春的脚步还在坚定地向前迈进,真可谓"满园春色关不住",春色依旧浓浓。时值春季的4月,台湾发生了"太阳花学运"。一时间,台湾的民主发展是往前迈进还是出现异化,成了两岸的红蓝绿学者们案前床头的常议话题和关心之处。自然,对于"太阳花学运",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不  相似文献   

8.
林建甫 《台声》2014,(5):45-45
<正>占领议场,和平落幕。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学生们从最初的"反黑箱"诉求到"反服贸"、"捍卫民主"……最终还是要把问题交给大人们的世界,俗称"朝野协商"的密室里。这场"太阳花学运"是一个在网络上已进行两年以上的社会运动,学生们藉社交网络互相串联,此前打了好几场"以小博大"的"胜战":大埔强拆、反媒体垄断、文林苑强拆……直至3月18日占领台"立法院"议场,才一"战"成名。严格而言,这些年轻人已练兵许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太阳花学运"爆发一周年之际,岛内多个学运、社运团体再度聚集台"立法院"外举办活动,提出"宪改"等系列诉求。鉴于"太阳花学运"对岛内政局的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蓝营党政系统均对公平分配、世代正义等议题作出积极回应;绿营则抓住时机继续狠批马英九当局、打击国民党。岛内主流舆论对"太阳花学运"的看法则从追捧与热情中消褪,逐渐浮现出反思运动负面效果的理性声音。可以预见,台湾社会很难走出"太阳花学运"的阴影,  相似文献   

10.
<正>历时一个多月的台湾"太阳花学运"在4月10日晚结束,占领台"立法院"议场的学生的诉求得到部分回应。一般认为,这场学生运动并不单纯,而是夹杂着国民党内部矛盾、民进党内各派系争斗以及民进党政治动员模式的调整等诸多因素,其对台湾政局、社情民意和两岸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国民党整合更加困难国民党的整合以及团结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党发展的重大问题。2008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4,(5)
<正>自3月18日,"太阳花学运"风起云涌,至4月10日学生们撤离议场,学运落幕。此次学运中学生们提出"反服贸"诉求,就经济性而言,"服贸"明明是一个对台湾经济发展有利的协议,为何部分年轻人不领情?其背后的世代不正义及分配问题,值得深入思考。2011年英国经济学家戴安·科伊尔在其著作《被卖掉的未来:拼经济,不该拼掉下一代的未来》中谈到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经济增长要有感,需要落实在民众薪资上。持续强调错误、失真、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4,(5)
<正>此次学运缘起自3月17日台"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审议服贸协议过程中,由于审议僵持,国民党籍"立委"张庆忠在30秒内宣布服贸协议视为已完成审查从而引起岛内争议。18日晚,岛内民间团体举行抗议"突破警力"占据台"立法院"议场。19日,"黑色岛国青年阵线"在网络号召购买太阳花为学运加油,至此占领行动被冠以"太阳花学运"。  相似文献   

13.
2014年3月18日,台湾部分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学生占领“立法院”,从而引发震动全岛的“太阳花学运”。学运组织者和参与者广泛利用新媒体传播工具来发布和散播反对意见,建构反服贸集体意识,建立学运动员网络,获取国际支持,筹措行动资源,支持各项行动的组织和管理,对于学运的发动和开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及其社会应用,继而着重对新媒体在此次学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探讨新媒体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图说宝岛     
《台声》2014,(5):8-13
<正>古坑四月雪浪漫桐花祭4月5日,云林客家桐花祭在古坑荷苞山桐花公园开幕。桐花祭期间,客家歌谣表演、桐花市集、桐花彩绘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民众前往观赏。璞园三连霸封王写传奇4月5日,第11季超级篮球联赛(SBL)总冠军赛落幕,当天璞园队以83比69击败台湾大队,成为该赛事史上第二支赢得三连霸的球队。"太阳花学运"撤离"立法院"4月10日,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学生们步出议场,在台"立法院"周边举行晚会。图为参与民众拿出手机发出亮光,在一片光海中合唱歌曲《岛屿天光》。  相似文献   

15.
新媒与老歌     
陈斌华 《台声》2014,(5):47-48
<正>今春台湾最受海峡两岸关注的新闻,莫过于3月18日爆发、4月10日退场的"反服贸"学生运动。在20多天的"太阳花学运"期间,作为一名媒体人和台湾问题研究者,我最关注的是新媒体在当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以及台湾新世代对新媒体的依赖与信赖。回顾此次学运,从活动的缘起、发动到串联、组织、物资保障再到对外传播,新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抗争首先缘于部分学生不满"立法院"审查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过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9)
<正>"太阳花学运"(又称"野百合学运")无罪判决,引起台湾社会各界正反两极的讨论。从今天的角度来检视,"反服贸运动"与其说是"台湾作为一个政治社群,意欲重新进行自我表述的大规模公民运动",不如说是"野百合学运"世代为实现"公民民族主义""国家建构"的政治精算,是一场赤裸裸的夺权斗争。毫无疑问,过去30年来台湾的经济停滞,美国所一手主导的"新自由  相似文献   

17.
台湾·时政     
《台声》2016,(11)
正5月20日,台当局"行政院长"林全上任后的第二份公文,就是撤回对126名"太阳花学运"人士的告诉。"太阳花学运"源起台湾"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宣布完成《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审查,引发"反服贸"学生团体不满,2014年3月18日起占领"立法院"议场,之后衍生出3月23日学生攻占"行政院"行动,警方驱离时曾与民众爆发流血冲突。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4,(5):43-44
<正>自3月18日以来,岛内社会历经多次震撼:30秒审议闯关、学生攻占台"立法院"议场、警方强行驱离占领台"行政院"的学生引发流血冲突、与台当局对话破局、学运团体号召近50万民众走上街头、中华统一党总裁张安乐(即白狼)与占领议场的学生们互呛、台"立法院长"王金平进入议场承诺"先立法、再审议",这一连串政治戏码,其铺陈与张力堪称高潮迭起,岛内民众虽感意外,却并不陌生。如同岛内很多人士指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以梁振英为特首的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迈入第二年,尽管香港出现非法"占中"运动,台湾发生"太阳花学运",但港台关系未受影响,依然稳中有进、持续深化。港台双方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经贸关系更为紧密,文教交流也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太阳花学运"闹腾的时候,一个叫刘乔安的女子登高一呼,善于捕捉焦点的媒体镜头,啪啪对准她绑在头上的布条,因为上面印着6个醒目黑字——"民主不能交易",刘女也因此被冠以"太阳花女神"。但她很快就从媒体的政治版串到了娱乐版,因为疑似在旅馆从事色情行业的"不法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