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过程本质上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在城市社区层面,随着单位制逐渐解体,城市社区进入了后单位制时期.并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治理形态从“管治”到“自治”、邻里关系从“解体”到“重构”、社会阶层结构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分异与隔离。  相似文献   

2.
试论城市管理中“依法治市”的几个问题白瑞堂城市管理,从广义上讲,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治安等各方面的管理,它包括宏观管理,也包括微观管理,而“依法治市”则是城市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可以称之为“城市管理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3.
孙渭铭  王翠萍 《前沿》2010,(18):87-89
本文探讨的是我国从城市经营向城市管治思维转换的过程以及城市管治与城市规划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以前以经济效率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思想也呈现出许多弊端,不能够满足城市健康发展的理论需要,因此城市管治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兴理念被提出,虽然我们还处于探究摸索阶段,但是随着对城市管洽与城市规划关系的深人研究,最终我们会构筑出适合与我国城市发展的城市管治理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反智主义在美国颇为流行,形成了从精英到平民的“集体智商衰退”现象。美国反智主义的生成有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它既是资本利益愚弄民众的“需要”、美国对抗性选举政治和冷战思维主导下的美国国际政治实践的产物,也与美国宗教文化传统、激进反主流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滋养”密切相关。同时,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中虚假信息的泛滥和群体极化现象,对于反智主义的泛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根本上说,美国反智主义的盛行集中反映了美国的制度性危机和严重的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城市规模扩张、治理成效与治理成本变化的纵向考察,区域主义经历了旧区域主义与新区域主义两个阶段,二者之间存在以下区别:产生背景不同、治理结构不同、治理路径不同、治理范围不同、治理价值不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治理面临着城市治理现代化程度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要求的矛盾。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城市治理的启示包括:建立区域城市政府合作治理制度、形成区域城市多元治理模式、建设区域城市公共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陈发桂 《岭南学刊》2011,(6):121-126
管治视阈下基层维稳的惯性思维展呈为:重视体制维稳而忽略制度维稳;重视维稳结果而忽略维稳过程;重视事后补救而忽略事前防范。这种管治型的维稳思维导致的结果是政府的维稳与民众的维权陷入非理性博弈状态。要有效矫正基层维稳的管治思维定式,应当从“管治”走向“共治”,让民众从维稳的对象转变为参与维稳过程的主体。只有从民间组织介入、完善基层维稳问责评价体制和提升政府公信力入手,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基层维稳工作中“共治”思维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亮  付小飞 《求索》2007,(11):63-64
本文从博弈论分析城市管理中现行管制的非合理现象,提出了从改变管理模式、控制执法自由裁量权和建立合理权力监督机制三方面入手,来有效的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与国内社会双重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公共管理正在历经路径转变,即从“发展主义”转向“以人为本”。针对“发展主义”带来的失衡和以往形成于同质社会的一整套管理模式,中国公共管理的路径选择应以人为逻辑起点,构建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与可治理的社会。中国公共管理最终将从经济建设的管制型公共管理转变为均衡发展的服务型公共管理,从政府单独治理型公共管理转变为社会共同参与治理型公共管理,从为民做主的权力本位型公共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权利本位型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9.
仁政必自经界始。行政区划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国家按照地区来划分国民的做法却古已有之。因此,在纵向梳理中国从秦至今政区地理变迁历史的基础上,指出强政治—弱技术这个传统中华帝国时期行政区划调整的鲜明特征,在1949年以后逐渐为强技术—弱政治所取代。从历史的承继与发展看,从强政治到强技术的逻辑转换本质上是政治主义到管理主义的体现,它由内而外地重构、支配了行政区划变迁的全部轨迹。根据发生学的见解,1949年以后一个脱离传统结构的新政治体制是诱致变迁的根本原因。立足当下从追求技术理性的视角,探讨在地方治权有效实现的框架下如何匹配相应的政区地理空间的命题,并尝试着通过构建一套行政区划指标体系进行回答。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制度创新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全国讲,城市社区建设基本上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从根本上讲,试验中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对中国城市进行社会重构的探索,这一社会重构意味着在新形势下要对城市社会组织体系、社会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本文将集中围绕几个与社区建设密切相关的领域,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试验探索进行一些理论分析和探讨。 一、社区建设中的“管理”地位 “管理”与“稳定”。十五大强调要“协调好发展、改革、稳定三者关系”。经济领域政府抉择的切入点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政治领域政府抉择的切入点是“改革…  相似文献   

11.
周宇 《观察与思考》2009,(14):38-39
俗话说:“一座城市,三分靠建,t分靠管”。这一俗语看似朴素,却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尤其是如何“管”,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既有“堵”的含义,更有“疏”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去年以来,杭卅J市提出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和“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全体城管执法队员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加大了对城市管理“堵”的力度,杭州的城市面貌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和美观,这一点已得到了杭州市民的普遍认同。然而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这“整洁、有序、美观”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尽管执法队员忍辱负重、努力拼搏,也只能有限改变这一现状。 城  相似文献   

12.
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为实现政府转型而改变政府职能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政府转型,就是从投资型政府、管制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强化市场型政府。治政与政府转型当前,中国政府提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来打造服务型政府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治政”的努力。长期以来,人们关注“政治”两个字,通常在“政治”上做文章,把主要的思考和制度与政策的设计重点放在了如何治理黎民百姓和社会上,政府管理的重点也是如何“防民”、“治民”,而很少关注“治政”两个字。“治政”就是把政府及其官员当作管制的对象,限制政府和官员权…  相似文献   

13.
王军伟 《前沿》2013,(18):45-47
霍布斯处处与亚里士多德为敌,他首先以为经院亚里士多德主义是造成人类“精神黑暗”的原因之一;他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自然观;他还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天然等级说”;他批判亚里士多德“城邦是出于自然的演化”的说法;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自然状态是国家产生之前人类所处的完满的状态,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却与此南辕北辙,霍布斯不遗余力地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建立自己新的哲学体系,同时这也是时代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泛娱乐主义把本不该娱乐的事情给娱乐了,其产生的社会危害不可低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嵌入,泛娱乐主义与民族主义等思潮相勾连,产生了新的变体,从而解构与重构着社会文化形态,也给社会生活带来新变化。为解决泛娱乐主义引发的价值真空和失范问题,亟需提升文化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5.
吴琳 《学习与实践》2009,(11):156-163
我国城市从改革开放前以“工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今天“以人为本”、“宜居城市”建设为主导,其间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发展工业主导城市;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发展经济主导城市;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即新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管理理念经历了从“发展工业的城市”到“发展经济的城市”再到“和谐发展的城市”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世纪初,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浪潮在全国蓬勃兴起。作为全国数字城管首批十个试点城市,杭州从2006年3月开始就建成运行数字城管,着力落实信息采集“一机制”、部门协同“一张网”、及时解决“一命门”、服务民生“一热线”等工作举措,切实履行城市社会管理相应职责,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发现问题靠举报、处置问题靠突击,解决问题靠批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的社会综合体,并处于不断的动态过程中,它不仅集聚着众多的人口,也集聚着人类文明的最主要成果,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产生不同形态的城市。所谓城市现代化,我以为应该具有“高效能”和“高情感”两方面的内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使城市具有高度的现代物质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首先,城市结构是保障城市发挥高效能的基础和关键。早在本世纪初,一些学者就提出了“花园城市”、“卫星城市”等理论,试图解决大城市中人口过于集中、市中心过于拥挤而造成的一系…  相似文献   

18.
柳雯 《福建通讯》2002,(9):14-15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厦门海湾城市的建设也不会是历史的一瞬,同时.厦门建设海湾城市也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但是,今天的厦门,建设海湾城市的氛围从未有过如此浓烈,海湾城市,寄托着厦门人心中无比美好的梦想,海湾城市,将是厦门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美国女士莱恩·罗默是一个长相很丑的人:鼻子很长,还带着鹰钩;嘴唇很薄,很苍白;她的右眼上方还有一片紫色的胎记;她的其他地方也长得不太对劲儿。所以,说她丑,一点也不假。她小时候,孩子们经常取笑她,向她怪叫,以为她就像一个女巫。 现在莱恩·罗默说:“我是很丑,但我也很美,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灵魂。”如今这位36岁的女士发起了一场反对“漂亮主义”的运动。 在美国,有许多会遭到人们反对的主义:如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主义、老年主义(讨厌老年人)……现在罗默又给这个不短的名单加上了一个新的,这就是“漂亮主义”,即…  相似文献   

20.
社会化城市管理通过采取包括市场化、专业化在内的多种手段,推动了城市管理由自上而下的单向管制向上下互动的和谐共治转变,缓和了城市管理冲突,缓解了政府管理压力,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社会化城市管理代表了未来城市管理的大趋势,进一步深化和充实社会化城市管理的内涵,增强社会化城市管理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紧迫课题。一是在价值取向上,社会化城市管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